李 靜
瑞昌市人民醫院,江西 瑞昌 332200
前言:冠心病是一種慢性疾病,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老齡化程度的加劇,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壓力也在不斷的增長,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不斷的上升。在冠心病發病機制的研究中,肥胖、血脂異常都有很大幾率造成冠心病的發生,因此在臨床的治療中,對患血脂的控制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在對冠心病的藥物治療中,抗血小板藥物、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藥、調脂藥等被廣泛運用,在相關的研究中,多種藥物的聯合治療成為了臨床的常用治療方案[2]。本次研究將對阿托伐他汀鈣片結合心血管藥物在治療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血脂水平的變化進行分析探討,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抽取80例我院科室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段內收診的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在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均位于53~84歲年齡段內,經觀測平均值(64.7±4.8)歲;4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均位于54~86歲年齡段內,經觀測平均值(64.9±5.9)歲。納入患者排除患有其他重要器官的嚴重疾病,兩組患者的組間觀測信息經檢驗均衡可比(P>0.05)。
1.2方法 對照組:對患者采用常規的心血管藥物進行治療。單硝酸異山梨酯片每天1次,每次40mg;美托洛爾片每天2次,每次25mg;阿司匹林腸溶片每天1次,每次100mg;依那普利 每天2次,每次10mg。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每天1次,每次20mg。兩組患者在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患者的情況進行觀察分析。
1.3觀察指標 (1)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對患者進行血樣的抽取,進行血清檢查,包括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變化。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5%,較對照組80%的治療有效率呈更高顯示(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對比 [n(%)]
2.2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后的血脂相關指標 在對患者的血脂指標變化的比較中,觀察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療后的改善情況更優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血脂相關指標比較
在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采用手術治療的治療效果較好,所支付的費用高,且手術風險較大,尤其在年齡較大的患者,對手術治療的接受度較低。因此更多患者會選擇進行藥物的保守治療。
他汀類藥物是治療冠心病的一種常用藥物,在患者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并有著極高的有效率。該藥物是在臨床中常使用的一種降脂類藥物,在臨床中認為調脂效果最好的一類藥物。而阿托伐他汀鈣片是人工合成他汀類藥物,同樣的具有降血脂、抗心絞痛的作用,抑制肝臟內還原酶的產生,阻止機體合成總膽固醇,從而預防冠狀動脈不良情況的發生[3]。聯合常規的心血管藥物進行使用,可更好的提高治療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較對照組呈更高顯示(P<0.05);在對患者的血脂指標變化的比較中,觀察組患者的血脂水平治療后的改善情況更優于對照組,具有可比性(P<0.05)。
綜上所述,在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采用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心血管藥物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在血脂指標的檢查中,TC、TG、LDL-C等指標都明顯的降低,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