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江 管清華 杜金秀
1.諸城市婦幼保健院,山東 諸城 262200 2.諸城市密州衛生院,山東 諸城 262200
保留自由呼吸的靜脈全麻符合最新的快速康復醫學理念,為了達到臨床麻醉需求,多種靜脈麻醉藥復合使用,易發生呼吸抑制,影響通氣氧合。故臨床需要一種監測手段,能夠及時、準確的提前干預呼吸障礙,維持圍術期病人良好的通氣氧合,提升麻醉質量[1]。
1.1資料來源 選擇2019年5月~2019年11月我院適合保留自由呼吸靜脈全麻的180例女性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0~50歲,平均年齡(35.6±8.9)歲,均為擬在靜脈全麻下行婦科宮腔鏡手術。排除高血壓病史、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術前均無嚴重心、肝、腎等合并癥。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學標準,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檢測方法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動脈血氣監測 患者麻醉時(T0)、麻醉10min(T1)、麻醉20min(T2)、麻醉30min(T3)、麻醉40min(T4)、麻醉50min(T5)、麻醉60min(T6)抽取橈動脈血監測PaO2和PaCO2。
1.2.2經皮氧/二氧化碳分壓監測 生理鹽水及酒精清潔皮膚后,將丹麥雷度TCM4的傳感器置于患者右上臂平坦處,在相同時間點連續動態監測TcPO2和TcPCO2,要求測試的電極溫度為44℃,平均使用2h后更換電極監測的部位。
1.2.3心電監護儀監測 在相同時間點用心電監護儀記錄SPO2。

2.1不同時間點TcPO2、TcPCO2、PaO2、PaCO2水平T0、T1、T2、T3、T4、T5、T6時間點,TcPO2水平低于PaO2水平,TcPCO2水平低于PaCO2水平(P<0.05),見表1。

表1 不同時間點TcPO2、TcPCO2水平和PaO2、PaCO2水平
2.2定性相關性分析 繪制TcPO2與PaO2、TcPO2與SPO2、PaO2與SPO2、TcPCO2與PaCO2曲線圖,如圖1、圖2所示:曲線變化方向、波動規律基本相同,趨勢線顯示為趨勢同向,證明存在相關性。三例患者出現缺氧體征,三種監測方法中,經皮TcPO2/TcPCO2波動幅度最大,靈敏度最高,血PaO2/PaCO2次之,SPO2最低。


圖2 患者TcPCO2與PaCO2相關分析曲線圖
在臨床手術麻醉中,保留自由呼吸的靜脈全麻可以發揮各個藥物的特點,滿足手術鎮靜、鎮痛等不同需求,對生理干擾輕,副作用少,蘇醒快。嚴密監測血氣變化是非常必要的,為實現這一目的需重復多次采動脈血做血氣分析。動脈血氣是判斷機體氧供、內環境是否紊亂的金標準,但其為有創操作,不能連續監測,只能點狀監測,從抽血到出結果需要一定時間,并且結果受人為操作因素影響較大,不一定客觀穩定。
TcPO2、TcPCO2監測代表了最新的監測發展方向。大量臨床研究表明,TcPO2、TcPCO2與動脈血氣、SPO2有很好的相關性,可以準確及時的反映組織及微循環的灌注及氧合情況,且靈敏度高,簡便實用,應用于保留自由呼吸的靜脈全麻,可以提前發現存在的通氣障礙,連續監測,幫助實現良好的通氣氧合狀態[2,3]。
經皮PO2/PCO2對通氣反應靈敏,與動脈血氣關聯性良好,可第一時間發現通氣障礙,而且更能反應組織及微循環灌注情況,在保留自由呼吸的靜脈全麻有廣闊的推廣使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