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哲
湖北省秭歸縣人民醫院,湖北 秭歸 443600
近年來,急性腦梗死發病率日趨升高,該疾病主要是因為患者腦部供血不足或中斷,產生腦組織壞死現象,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有關數據顯示,急性腦梗死患者導致死亡人數超過了440萬。因此,需提高其重視程度,實施靜脈溶栓治療,從而將患者的神經功能改善。現如今,溶栓藥物種類越來越多,包括:尿激酶、阿替普酶等,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效果顯著,應用范圍比較廣泛[1]。本文擇取本院接收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時段:2019年06月至2020年07月),觀察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效果,現有以下內容。
1.1一般資料 時段:2019年06月至2020年07月,選擇本院接收的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符合研究內容者共計90例,對其臨床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治療)和觀察組(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各45例,其中對照組:女性患者例數為18,男性患者例數為27,患者年齡下限值為61歲,年齡上限值為79歲,平均年齡值(70.56±2.86)歲。觀察組:女性患者例數為19,男性以患者例數為26,患兒年齡下限值為62,年齡上限值為78歲,平均年齡值(70.57±2.91)歲。兩組基礎資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獲得急性腦梗死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完整患者。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②排除肝腎功能障礙患者;③排除顱內出血患者;④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1.2方法 對照組施行常規治療,給予患者阿司匹林腸溶片進行治療,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是阿司匹林的生產廠家,J20130078是阿司匹林的國藥準字,患者服用劑量控制在100mg/次[2]。
觀察組施行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 & Co. KG是阿替普酶的生產廠家,S20110052是阿替普酶的國藥準字,劑量為0.9mg/kg,在1min內靜脈注射阿替普酶的10%,然后將剩余藥物在1h內實施靜脈滴注方法,在實施藥物治療后24h復查患者的頭顱CT[3]。
1.3觀察指標 ①分析治療效果,有效率=顯效+有效[4]。②分析NIHSS評分。

2.1分析治療效果 結果顯示,和對照組(82.22%)相比,觀察組(97.78%)更高,P<0.05。

表1 分析治療效果[n/(%)]
2.2分析NIHSS評分 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數據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和對照組NIHSS評分相比,觀察更具優勢,P<0.05。

表2 分析NIHSS評分
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腦血栓形成、血管堵塞等是主要的致病原因。根據不同的發病機制能夠將急性腦梗死分為多種類型。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腦血栓占比60%。在臨床的治療過程中,減少患者腦組織缺血壞死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有關研究表明,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開展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方案,對患者神經功能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研究可以發現,分析治療效果,和對照組(82.22%)相比,觀察組(97.78%)更高,P<0.05。由此可見,阿替普酶是常見的溶栓藥物,糖蛋白是其主要成分,分子中的賴氨酸殘基和纖維蛋白結合,從而降低患者血小板的活性,能夠獲得理想的溶栓效果。在腦梗死患者中應用阿替普酶,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比較低,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治療后,和對照組NIHSS評分相比,觀察(5.42±1.01)更具優勢,P<0.05。可以發現實施阿替普酶靜脈溶栓治療,降低了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程度,效果顯著。在治療期間,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調整藥物的劑量,從而提高整體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阿替普酶進行治療,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