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紅芳
平邑縣平邑衛生院,山東 平邑 273307
前言: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老年人的抵抗力較低,免疫功能也較弱,因此,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道感染等的發病率逐年升高[1]。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是會使得患者的呼吸產生困難,病情容易反復發作,尤其是肺部感染,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影響,還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影響[2]。本文將對開展社區護理活動對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
1.2資料 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當中,選取66例進行研究,選取時間為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將其分為兩個組別(對照組+觀察組)。
對照組33例,年齡61~79歲,平均年齡(66.5±1.3)歲;病程4~12個月,平均病程(7.8±1.1)個月;其中男性患者17例,占比51.52%,女性患者16例,占比48.48%。
觀察組33例,年齡62~78歲,平均年齡(66.3±1.2)歲;病程3~12個月,平均病程(7.5±1.0)個月;其中男性患者15例,占比45.45%,女性患者18例,占比54.55%。
組間資料對比,p值>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 常規護理干預。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按時按量為患者供給藥物,確保患者無異常情況出現。
1.2.2觀察組患者 社區護理活動干預。①健康教育。老年患者的依從性往往較低,缺乏健康知識,使得服藥或者治療均會產生影響,因此,要對老年患者進行正規的知識培訓。定期舉辦講座,提升患者對于自我的管理能力,給患者發放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手冊,定期做好隨訪,設立社區咨詢熱線,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問。②飲食及生活護理。患者的飲食要采用易消化的食物,清淡為主,采用高維生素、高蛋白的食物,避免油膩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日常飲食要做到均衡營養,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照顧,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早睡早起。③心理護理。老年人的心理負擔往往較重,因此,要與患者多進行溝通和交流,疏導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盡可能的滿足患者的要求和需求,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建立良好的心態。④身體鍛煉。老年患者要采用適當的運動,從而提升患者的自身抵抗力,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及運動時間,比如散步、打太極等,注意鍛煉的時間和強度。⑤藥物治療護理。患者在用藥的過程當中,要嚴格遵醫囑,定期對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隨訪,了解藥物的使用情況。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采用我院自制的評分量表進行測量,涵蓋合理飲食、遵醫囑服藥以及堅持運動三個方面,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強。
1.4統計學 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66例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自我管理能力,并以T檢驗進行,計數資料采用%的形式表示男女比例,并以χ2檢驗進行,組間對比p<0.05即證實有差異。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合理飲食評分、遵醫囑服藥評分、以及堅持運動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對比分)
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護理學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人們對于護理的要求和需求也逐漸增多[3]。護理學進入社區,已經成為了目前較為主流的趨勢。社區護理活動干預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進行約束[4],從而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升,提升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更好的配合治療[5]。
本文的研究當中,觀察組患者的合理飲食評分、遵醫囑服藥評分、以及堅持運動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這說明,在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療當中,采用社區護理活動干預的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推廣價值,適合在臨床進行實施和開展,也適合作為常用手段作用于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