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穎
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青海 西寧 810012
冠心病屬于臨床心血管科常見疾病,其發病因素可能與血脂異常、高血壓、吸煙、運動過少、肥胖、糖尿病等相關[1]。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心臟缺血、動脈狹窄及心肌收縮功能減弱等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情延展,若不能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西心臟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與健康[2]。臨床上常見治療冠心病藥物為阿托伐他汀,調脂作用顯著,但對于心功能改善不明顯,影響預后療效。本文主要針對冠心病患者給于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進行探究。
1.1基本信息資料 抽取2019年12月-2020年10月期間在本院治療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奇偶數法分為2組,均經過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納入。排除標準:①合并有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腎臟器功能異常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藥物過敏或不耐受患者。納入標準:①經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確診為冠心病,②患者無治療藥物禁忌癥,且意識清醒。參照組44例患者,男24例,女20例,平均年齡范圍(48.3±7.5)歲,平均病程(4.2±0.6)年;試驗組44例患者,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齡范圍(47.8±7.2)歲,平均病程(4.5±0.5)年。基本資料數據匯總檢測對比,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給于阿司匹林等常規藥物進行治療,參照組繼續給于阿托伐他汀(生產企業: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7)治療,每日口服劑量20mg,一日2次,每次10mg,持續治療4周。試驗組則實施瑞舒伐他汀(生產企業: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37)治療,每日口服劑量10mg,一日一次,每次5mg.連續服用一個月。
1.3觀察指標 觀察經不同藥物治療后,各族患者心功能(LVEF、FMD、hs-CRP)各項指標變化及臨床療效統計。治療效果評定標準:①顯效:心絞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心功能各項指標恢復正常范圍;②有效:心絞痛等癥狀發作頻率明顯減少,心功能有所恢復;③無效:心絞痛癥狀無明顯改變,甚至加重。總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2.1心功能指標變化統計 組間比較,試驗組患者治療后心功能各項指標與參照組相比明顯得到改善,有統計差異性(P<0.05)。見表1.

表1 心功能指標變化統計
2.2對比各組治療效果統計分析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效率為97.72%與參照組79.54%相比較高,存在差異性(P<0.05)。如表2.

表2 對比各組治療效果
冠心病誘發因素較多,隨著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病率逐年升高,增加了冠心病發病率[3]。冠心病發病以心絞痛為主要體征,若不能及時治療,持續加重疼痛,心臟供血嚴重不足,可能會誘發心力衰竭,對患者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產生不利影響。阿托伐他汀是臨床上常用治療冠心病藥物,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病死率[4]。阿托伐他汀屬于一類HMG-CoA的抑制劑,可能影響羥甲戊酸的正常代謝,降低膽固醇合成,進一步導致血清中膽固醇含量增加,導致血脂水平異常,同時還抑制肝臟合成載脂蛋白,雖然可控制病情進展,但無法徹底改善心功能,不利于疾病預后。瑞舒伐他汀屬于一類選擇性還原酶抑制劑,可以增強肝臟選擇性,調脂作用明顯,降低膽固醇水平,穩定動脈板塊,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癥狀。同時瑞舒伐他汀還是新型他汀類藥物,服用后血清半衰期長,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是治療冠心病的高效藥物。綜上所述,針對冠心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效果顯著,安全行及可行性高,明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