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健 苗燕飛 曹雪麗 譚青龍 鄭澤寶
摘要:天然藥物化學是制藥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特點,結合目前天然藥物化學的發展狀況以及本課程對學生的培養要求和教學現狀,對其進行教學改革,嘗試優化教法、注重實踐環節、改革考核方式,使課本上抽象的知識具象化,立體化,注重學生的興趣與能力培養,提高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制藥工程、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
一、前言
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和臨床藥學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述天然藥物中化學成分的結構特點、物理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方法、結構鑒定、生物活性及生物合成途徑等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知識內容相對復雜、抽象,研究內容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很多不同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點容易混淆,不易理解、記憶,需要學生具有良好的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波譜解析等基礎。如何使學生學好這門課程,是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在課時少、難度大、缺乏同步實踐教學的客觀條件下,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以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亟需進行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1-2]。為了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提出了天然藥物化學傳統教學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二、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堂教學重視程度不足。傳統天然藥物化學教學認為實驗課教學不屬于核心教學內容,很多教師認為化學實驗課教學僅屬于理論課程教學的附屬品。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沒有被作為一種素質培養和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3],教學內容顯得比較單調,致使學生學習的積極不高。
2、現有教學手法單一。目前,多媒體教學雖然已經普及,但是在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中應用仍然存在著很大的不足。教師在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言堂”的問題,很多學生在學習中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一些學生實驗操作或者實驗總結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采用按部就班的模式[4-5],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和創新性嚴重不足。
3、學習效果評價側重于成績。天然藥物化學學習中對于學生的評價主要以期末學習成績作為評價標準,這種評價模式存在著很大的缺陷。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僅僅注重提升考試成績,而對于自己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嚴重不足。由于評價只側重成績,致使學生在學習時只在意結果的好壞,忽略了學習中積極鞏固知識、思考和分析等方面能力的培養。
三、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
1、優化教學內容
天然藥物化學系統地介紹了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及結構鑒定等方面的內容。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確定教學重點,以此開展教學,做到有的放矢。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不同類型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和鑒別,并熟知各類柱色譜技術和UV、IR以及NMR等光譜學方法在天然藥物化學成分研究中的應用情況。依據此目標,教師可以將授課內容劃為重點講授、“一筆帶過”、興趣選講幾部分。在各類化合物的定義、提取、分離以及結構等知識點上多花點精力,由于結構解析部分有專門的《波譜解析》課程,也可以挑選典型化合物、進行簡單的講解,而其生物合成途徑、藥理活性等內容可以略過讓學生自行學習。通過優化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有共性也有特色,可以讓學在輕松抓到專業重點的同時也可以掌握自己有需求的知識點,不再為繁雜的課程內容所累。
2、線上和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
課前教師通過學習通等網絡平臺發布課程PPT、文檔、及錄制或者下載的教學視屏。教師提前布置好每個章節的教學任務和學習目的,學生通過登錄網絡平臺,觀看教學視頻或者PPT,記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困惑的問題,并通過QQ群及微信群進行留言,教師通過留言有針對性的調整線下的教學內容和側重點,對于個別學生提出的難題和困惑,進行單獨輔導。
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可通過網絡平臺,布置相關測驗題,考察學生對課堂知識點的掌握程度。測驗題可以設計成多種題型,例如判斷題、選擇題、問答題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培養他們的獨立自學能力。此外,受課堂時間限制,每個章節最新的科學研究報道可以作為拓展內容通過網絡平臺呈現出來,供學生課后學習,拓展知識面,及時了解國內外研究進展,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研素養。
3、優化課程的考核體系
以往的期末考試題型主要是名詞解釋、填空題等。像這兩類題型,基本上學生是可以通過死記硬背來解決的,這樣會導致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比較片面,對知識點并沒有一個深入的理解,從而,也就會出現大量的“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類型的學生。因此,期末考試的題型要進行一定的修改,考察的重點應放在學生的專業綜合能力上,也就是一系列知識點的綜合應用。例如,可以設置一個情景,在這個情景中,學生要用到這門課所學到的一系列知識來解決一個綜合型問題而不是單單的解釋“酸提取堿沉淀法”的含義。
四、結束語
傳統天然藥物化學教學已經不能滿足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改革之后的教學有利于學生對該門課程知識體系的系統化學習,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和實際工作需要。天然藥物化學是一門隨著現代科學理論和方法的更新不斷發展的學科,這就要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應不斷進行教學總結、探討和改革,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永亮,朱蕾,曾曙才等.新冠疫情背景下線上—線上混合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農業教育,2020,21(154):39-54.
[2]段靜雨,么煥開,李巖等.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21):30-32.
[3]楊珊珊.天然藥物化學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9,17(17):140-142.
[4]張艷軍,彭重威,廖日權等.天然藥物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的探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3,28(11):15-18.
[5]袁田.基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課程思政教學探究[J].山東紡織經濟,2020,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