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華 郭國安

《瓷土礦》國畫/作者:王錫良
辛丑開春,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先生迎來他的百歲生日,值此喜瑞之際,《景德鎮陶瓷》謹向王老先生致以誠摯的祝福和崇高的敬意。
王錫良先生是我市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他從13歲學徒到壽登期頤,從藝八十余載, 歷經兩個世紀,創作無數精品,見證波瀾歲月。如此厚重人生,在整個陶瓷藝術界可謂是空前幸事,確實值得慶賀祝福,更值得贊揚敬仰。

《都昌印山》國畫/作者:王錫良

《都昌南山》國畫/作者:王錫良
早在青少年時期,王錫良就憑著個人的勤奮獲得許多老藝術家的贊揚和厚望。1959年,王錫良以他的驚世之作《革命搖籃井岡山》一舉成名。此后的歲月中,他謙虛勤勉,不斷進取,很快在陶瓷藝術界脫穎而出,一步步走向事業高峰,晚年被譽為“陶瓷藝術界的泰斗”。
禮贊王老的藝術人生,自然會回憶起多年來曾經讀過的各種媒體關于王老人品、藝品的報道和評價,也會聯想起與他同時代的老一輩陶瓷藝人,甚至會聯想到其它領域與王老有相似人生與品格的一些優秀人物,諸如吳運鐸、巴金、常香玉……,之所以如此,目的是想在反復閱讀聯想中,品味他們的人生,探尋最本真的亮點。
吳運鐸為兵器工業的發展,把一切獻給黨;巴金以他的文學才華,在字里行間燃燒激情,叩響人們心靈的同時,也點亮自己的百歲人生;常香玉“戲比天大”,懷著對藝術的敬畏之心,用畢生精力把豫劇文化推向高峰;王錫良把繪畫當做“千載事”,在“五尺園”藝術天地中,付出一世的認真,一生的努力。

《電到山村》國畫/作者:王錫良

《編出公社豐收年》國畫/作者:王錫良
他們的崗位雖然不同,但年相近,道相同,把畢生的精力分別獻給軍工、文學、舞臺和手藝的亮點品格相同。這是一份執著,更是一種信仰,這份執著和信仰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用王錫良先生自謙邏輯來推論,這種精神正是當下念茲在茲的工匠精神,它是職業道德、能力、品質的體現,也是從業者的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執著、專注、精益、創新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王錫良將這些都視為安生之本和生命的尊嚴,并為之堅守弘揚了一輩子。
王錫良對藝術的執著在業內堪稱楷模,尤其是對寫生一往深情。這緣起于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央美院梅健鷹等幾位老師“師法自然的指教”,景德鎮陶瓷界曾一度興起寫生高潮,但堅持下來的不多,王錫良卻付出了半個世紀的追求。從那時起,他利用業余時間走遍景德鎮的田坳、山水,采寫風景,注重從大自然和火熱的生活中,尋找創作靈感和素材。他還不辭辛勞,遠足祖國名山大川,“搜盡奇峰打草稿”,齊云山、九華山、張家界、九寨溝有他的身影;黃河、長江、武夷山有他的足跡;黃山、廬山、井岡山去的次數更是不勝枚舉。直至2006年,年過八旬的王老仍和女兒王秋霞上廬山寫生。他用來寫生的筆記本有十幾本之多,內容包含人物、山水、花卉、樹木……均以速寫記錄。可見他平時是見什么、記什么、畫什么統統收錄,厚積薄發。承如他的學生感慨,先生是將所有精力都傾注在關注的繪畫上,其勤奮專注一般人真難做到。
在漫長的藝術生涯中,王錫良矢志創新,銳意進取的追求從未停步。他早期繼承王大凡的人物畫傳統,作品講究工整細致,但骨子里卻潛含創新的因子。五十年代進入工藝社和部陶研所后,他一方面努力學習美術知識和陶瓷技藝,另一方面又認真鉆研劉雨岑、汪以俊、張志湯、劉仲卿、趙金水、萬里中、陳先水、章仕保等老師的藝術長處,使自己的藝術水平不斷提升。尤其是在與祝大年、高莊、梅健鷹、蔡若虹等先生接觸后,王錫良大開眼界,深刻認識到“藝術貴在創新”的重要意義,明確了“繼承傳統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在繼承上創新,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創造出具有時代精神的藝術陶瓷作品”的努力方向,由此大步邁開創新步伐。
他以創新題材為突破口,深入生活、聚焦時代,創造了一大批謳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們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祖國欣欣向榮為主題的新品佳作,如《蓮塘清晨》《彩蓮圖》《紅色的井岡山》《歡慶腰鼓》《慶豐收》等,為傳統粉彩山水、人物畫的創作開啟了一股清新之風。
他還從創新裝飾方法入手,在構圖、設色、用筆等方面進行不斷探索和變革,他構圖用筆以線為主,設色講求淡雅,使作品一改傳統粉彩的繁縟之風,既有細膩、清秀、典雅的風味,又有中國畫寫實寫意的筆墨技法形式,還具有陶瓷粉彩裝飾繪畫的獨特性。
王錫良晚年的山水人物畫,大多以寫意為主,他以精煉的筆墨形式和獨具匠心的高度概括,提煉作品主題,寥寥數筆,童叟宇舍,山松流水便躍然瓷上,給人一種清新古樸、稚拙簡約之感,品讀這些作品,有激情感悟,也有野趣文人氣,這樣一種創作方式和審美語境,既是他繼續求新變化的探索,更是他長期以往堅守工匠精神,心志襟懷的流露和誠摯情懷的表達。因為工匠精神中藏有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生命哲學,也有技進乎道,超然達觀的人生信念。八十年的藝術生涯,王錫良在攀登藝術高峰的同時,也在攀登人生的精神高峰。正可謂,“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王錫良先生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培養的藝術家,是老一輩藝術家的優秀代表,禮贊王錫良先生的工匠精神,是為了向老一輩藝術家致敬,也是為了繼承愛崗敬業、執著專一的優良傳統,弘揚創新引領,追求卓越的時代精神,為促進陶瓷工業的發展和建設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作出新的貢獻。
“古樹參天立,森森一片蔭。但愿人珍惜,萬古得長青。”衷心祝愿王錫良先生匠心永恒,生命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