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 凌
他是馳騁“鹽?!钡呐眱?,從一名普通技術員到中國的鹽業專家,30多年來,創新探索制鹽技術研究,以技術革新助推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帶領蘇鹽井神成長為制鹽行業的巨人。

劉正友,江蘇蘇鹽井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江蘇省“333 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中青年領軍人才、江蘇省制鹽工業研究所所長、鹽化工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
淮鹽出,天下咸。2020 年,江蘇蘇鹽井神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淮安市市長質量獎、江蘇省省長質量獎、全國質量獎“大滿貫”,創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研發平臺,引領全國鹽業高質量轉型發展。
不平凡的成績單與一個人的名字緊緊相連,他就是中國鹽業專家、省“333 工程”領軍人才劉正友。正是在他的不斷創新與探索下,蘇鹽井神成長為制鹽行業的巨人。
劉正友原是淮安市熱電廠的一名普通技術員,憑借30 多年的制鹽技術研究,讓制鹽行業摘掉污染、低效的標簽。
“企業要當好培育黨員的‘孵化器’。”劉正友認為。他常常深入生產車間、科研一線,主動尋找好苗子,制訂出“8090高潛人才”三年跟蹤培養計劃,承辦省百萬“黨員先鋒”技能競賽崗位練兵活動,充分發揮黨建凝聚人心的作用。
如今,蘇鹽井神從一個地方小廠實現了采制鹽基地規模和噸堿盈利能力全國領先。在他的帶領下,搭建起院士工作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綠色工廠示范企業、省軍民融合鹽化工循環經濟研究中心等多個省級以上科研平臺,先后研發百余種高端化、特色化的食用鹽和生活鹽,制鹽生產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談起劉正友的管理風格,90后技術員趙淼感受頗深:“劉工手把手帶我們,不厭其煩、不留情面。我們最怕他提問了,因為常常被問住,但仔細揣摩他的問題后確實進步不少?!眻F隊成員在劉正友的嚴格帶領下,逐漸成長為各領域的專家,其中8 人被評為省級高級專家,超過50 人獲得高級職稱。
近年來,蘇鹽井神完成了科技項目100 多項,其中,2 項通過省部級鑒定,1 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多項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已授權29 項國家專利技術,參與制定調味鹽行業標準和工業鹽國家標準,為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進軍國際市場、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合作奠定了科技基礎。
“在鹽業體制改革后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下,想要跨越突破,唯有延長特色產業鏈才能高質量發展。”擔任蘇鹽井神公司總工程師以來,劉正友瞄準打造國際一流鹽業領軍企業的目標定位,在技術創新的潮頭浪尖奮力搏擊。
攻堅純堿生產工藝時,傳統的聯堿法和氨堿法均無法有效徹底地處理廢液、廢渣,劉正友帶領團隊多方調研實踐,在2010 年提出了全新的“鹽堿鈣聯合循環生產工藝”設想,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探索,最終攻破了技術難題,在世界上第一次將該工藝實現產業化。先后建成100 萬噸/年制鹽工程、60 萬噸/年純堿工程及120萬噸/年鹽鈣聯產工程,實現了“液體鹽制堿、堿渣注井、鈣液采鹵、鹽堿鈣聯產”的循環經濟產業化新模式。
這項由劉正友主持研發的新技術,獲得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蘇省知識產權局百件優質發明專利,鹽、堿、鈣3 個系列的5 項產品被列為推動我國純堿行業整體技術進步的新工藝,同時以2600萬元專利許可費向國內同行推廣該專利技術,完成了業內首次專利授權,為中國制鹽和純堿行業的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
2017年,蘇鹽井神承接印度尼西亞制鹽工程技術服務,兩次受邀赴泰國THAI KALI公司開展制鹽技術指導,成為全國鹽行業首例技術輸出服務企業,劉正友帶領蘇鹽井神第一次打開了國際大門。
產品線豐富了,市場打開了,但劉正友又把眼光放在了地下深層鹽腔上。通過參與國際鹽化行業活動,他了解到北美和歐洲發達國家曾有用鹽腔儲能儲氣的案例,但在國內卻從未使用,淮安地下巖鹽儲量世界第一、開采量大,他判定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但在多方溝通了解后,劉正友卻碰了一鼻子灰,收到的回復不是技術要求太高就是受發達國家技術封鎖,短時間內無法攻破。但這并沒有打消劉正友的念頭,鹽腔儲能項目需要涉及地質、勘探、工程等多領域的知識,他就一項一項地去啃這些硬骨頭。功夫不負有心人,中科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中俄東線楚州儲氣項目公司等多家單位的專家對該項目表示支持,并著手開展可行性研究。
同時,由于2017 年底全國較大范圍內出現的天然氣供應緊張所暴露出的儲氣能力不足,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明確提出要建立以地下儲氣庫和沿海LNG 接收站儲氣為主的多層次儲氣調峰系統。劉正友主動搶抓機遇,憑借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臺,積極攻關、大膽創新,研發了鹽巖水平井儲氣新技術。
2020 年12 月,蘇 鹽 井 神 的“高雜質鹽礦大規模儲氣技術產業化應用示范”獲評淮安市“淮上英才計劃”創新團隊,獲得300 萬元研發項目資助,有力推進了鹽穴儲氣項目在淮加速落地。
“國家十分重視鹽業體制改革,我們投身制鹽事業的人,必須定位國際一流,以科技創新為源泉,以人才強企為支撐,以綠色發展為動能,為中國鹽業進步、中華民族富強譜寫更加壯麗的詩篇?!眲⒄颜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