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洪青
(長春職業技術學校 吉林長春 130102)
近年來,全球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掀起了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了抓住契機,邁入制造強國行列,我國形成了以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的集合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工業機器人位列第二項,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
在國家政策的激勵和市場需求的帶動下,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實現快速增長,工業機器人行業從業崗位急劇上升。
截止到2016年,全國中等職業院校專業目錄中沒有工業機器人相關專業及專業方向,吉林省中等職業學校沒有工業機器人專業畢業生,在工業機器人行業出現嚴重的供需失衡。目前,在工業機器人行業,從事現場編程、自動系統維護、工業機器人安裝調試等崗位的人員主要來自對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畢業生的二次培訓,而且短期培訓難以達到崗位要求。[2]
工業機器人按產業鏈可分為機器人本體、零部件制造企業、系統集成商和機器人應用商三個部分,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主要分為國外品牌機器人代加工和國內品牌機器人自加工兩種,核心零部件生產企業主要以生產控制器、伺服系統、減速器為主;系統集成商,包括單項系統集成商、綜合系統集成商,這類集成商按照行業工藝要求,在不同行業或者特殊工藝領域有著獨到的技術,因此衍生出來的配套企業數量眾多,而且大部分企業的工作模式是非標準化的,從前期方案制定到項目實施以及到最終的驗收與實際應用,都較難具備規模性和復制性;機器人應用企業多數使用工藝性較強的工作站進行生產加工,它們一般要求系統集成商按照自己產品的工藝和特點定制相應的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
工業機器人崗位群的調研與分析主要從行業和企業的視角進行,企業主要圍繞工業機器人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應用商層面展開。
在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剛剛起步的今天,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工業機器人產品開發、系統集成及技術培訓等高級技能人才上,工業機器人行業崗位群主要由工業機器人應用工程師、工業機器人機械工程師、工業機器人電氣工程師、工業機器人視覺工程師、算法工程師、系統集成應用工程師、銷售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硬件工程師、培訓講師及維護工程師組成,具體崗位職責及薪資待遇如下表:

序號 崗位名稱 崗位職責 薪資(年薪)1 應用工程師負責基于工業機器人自動化項目的方案設計、仿真與可行性評估;機器人相關項目外圍設備選型,程序編制與現場調試;參與專用機器人或智能裝備的研發過程,實現機械、電氣、軟件的協同開發。7-12 萬2 機械工程師 負責負載分析及電機選型;電機進行控制與調試。 7-15 萬3 電氣工程師 負責伺服電機工作原理及控制方法應用;設計完整電氣控制系統。 7-15 萬4 視覺工程師負責非標機電一體化設備或機器人應用的相關設計、制作及現場調試;系統編程及圖像處理。9-20 萬5 算法工程師 負責C/C++編程和常用數據結構計算。 9-30 萬6 系統集成應用工程師負責機器人伺服電機驅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研發;工業機器人集成系統安裝、調試及故障處理。7-15 萬7 銷售工程師 負責工業機器人產品銷售及售后服務。 7-12 萬+提成8 售前工程師負責制造企業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相關需求調研,進行商機跟蹤、客戶拜訪、維護客戶關系;跟蹤政府及行業智能制造相關政策,并及時反饋。8-15 萬9 軟件開發工程師 負責工業機器人軟件開發與編程。 12-20 萬10 硬件工程師 負責機器人硬件設備安裝、調試、檢修及故障處理。 7-20 萬11 培訓講師 負責機器人技術及操作培訓。 10-20 萬12 維護工程師 負責機器人操作、安裝、調試、維修、維護與保養。 7-10 萬
通過崗位名稱及崗位職責不難看出,留給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崗位并不多。要想獲得這些崗位的就職資格,需要啟動新形勢下的校企合作及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再發展。[3]

序號 崗位名稱 崗位工作任務描述 市場需求1 機器人安裝調試工機器人設備硬件安裝、合理工藝布線、驅動器調試、機器人故障排除與維修。200人2 生產線安裝調整工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調試,進行plc 編程,機器人編程,傳感器及氣動液壓原理應用。130人
該項調研數據及信息來自國產機器人制造商,市場需求包含企業本身需求、同行需求、系統集成商及其客戶連帶需求,人數最多。

序號 崗位名稱 崗位工作任務描述 市場需求1 應用工程師 工業機器人項目中機器人示教、編程、調試、維修等。 24 人2 系統集成工程師 工業機器人項目方案設計、編程、集成應用、虛擬仿真應用、管理。 12 人3 培訓講師 工業機器人職業技能和相關技術培訓。 16 人4 軟件研發工程師 機器人產品及系統開發、虛擬仿真系統開發。8 人5 機器人售前工程師 配合銷售對客戶進行機器人方案講解。 20人6 現場裝調工程師 對已銷售項目的產品進行現場調試,滿足客戶需求。 30人7 售后服務工程師 對公司客戶進行售后服務工作。 15 人
該項調研數據及信息來自國內多家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市場需求包含企業本身需求、同行需求及其客戶連帶需求,人數較多。

序號 崗位名稱 崗位工作任務描述 市場需求1 電氣工程師 對現場設備的故障進行檢查并上報;機器人電氣元件保養與維護;配件的維修與管理。 15 人2 調試工程師 對工業機器人及相關設備現場調試等相關工作以及相關設備改造。 15 人3 維護保養工 對工業機器人設備及自動加工線進行日常維護與保養。 10人
該項調研數據及信息來自國企機器人應用商,市場需求僅指企業本身,人數相對較少。
通過對工業機器人行業深入調研,了解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構成,掌握工業機器人領域崗位設置、崗位職責、典型工作任務及薪資待遇,積極探索智能制造為專業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重新定位專業發展方向,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努力建設具有新時代特色的工業機器人專業方向,發揮重點專業示范、引領作用。[4,5]
結合上述調研情況分析,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系統集成商,在眾多崗位及市場需求中,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所占比例不到30%,獨立承擔崗位工作任務的中職生不足5%,崗位工作主要定位在機器人安裝、調試、維護、保養及簡單程序編寫與調試層面。縱觀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市場需求,對工業機器人專業建設而言,機遇與挑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