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皇 葉晨 戚笑歌



一、合肥市旅游形象現狀
近年來,隨著合肥城市定位的提升,以及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合肥市政府積極打造“大湖名城,創新高地”的城市形象。與此同時,作為安徽省會城市,合肥的旅游形象模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主要產業之一,應當對城市GDP有較大貢獻,合肥市的旅游產業近年在GDP中的占比(詳見圖1-1)呈現上升趨勢,但比重仍然較低。
合肥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歷史上有包拯、李鴻章、劉銘傳等著名人物,現存眾多歷史古跡和人文旅游資源(詳見表1)。通過實地走訪,對合肥市主要景區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和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筆者就合肥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進行了調研。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談到旅游,您最先想到的目的地?”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別是北京、杭州、西藏、三亞、昆明、重慶、上海、南京、西安、黃山。如何提高合肥旅游的知名度是吸引更多游客的關鍵。單從旅游資源層面來看,合肥的旅游資源相對豐富,但是知名度都不高,即使從安徽省來看,合肥一般不是游客第一選擇。
二、旅游業對合肥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
合肥的經濟結構已經呈現從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型升級的態勢,當前合肥旅游產業在第三產業中占比有限。旅游業包括吃、住、行、購、游娛樂等多方面,不僅僅是旅游業自身,對其他產業還有前向關聯度和后向關聯度,且后向關聯度高于國民經濟平均水平大于前向關聯度。而合肥旅游業目前對經濟的發展推動作用還有待提高,旅游形象塑造就顯得尤為重要。
旅游業首先帶動的有交通、餐飲、酒店住宿和旅行社等行業,這些產業直接關系到游客在旅游前對景點、路線等各個方面的選擇。以酒店住宿為例,合肥第一景區包公祠周邊大大小小的旅館就有上百家。因此,首先要將合肥旅游業系統化擴大規模,讓外地游客在合肥旅游時,能夠考慮延長游玩時間,刺激各行業發展。
旅游業帶動的還有餐飲業,合肥傳統美食有很多,如巢湖銀魚、小龍蝦、三河米酒、廬州烤鴨等,而將這些傳統美食發揚光大,也是旅游業與餐飲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旅游業也同時帶動商貿零售業的發展,游客在游玩娛樂時往往會在景區購買當地特產。合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葫蘆烙畫、廬陽剪紙、廬州蛋雕、吳山鐵字、三河羽扇等近20項,非遺融合了合肥歷史由來已久的傳統文化和習俗,都可以作為旅游特產或伴手禮。
三、合肥市主要旅游資源分析
(一)合肥三國遺址公園是安徽省重點保護單位,也是全國保存完好具有較高史學價值和軍事價值的三國文化遺產,同樣也是合肥的一項重要人文旅游資源,歷史氣息濃厚。但是即便是在省內多數人對其也知之甚少。比較江蘇省無錫市的三國城,每年有大量游客前往參觀游覽,據數據統計,無錫三國城每年有近300萬人次的游客,與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形成鮮明對比。無錫三國城有大量的仿古建筑,真實再現了三國時期的歷史風貌,使游客置身其中,從情感上穿越了歷史、感知了歷史。和其他景點一樣,無錫三國城也以舞臺劇和露天演出的方式演繹經典歷史故事,讓游客在游玩時增加代入感,這一點值得合肥三國新城去學習。合肥境內帶有三國文化的景區還有古逍遙津和周瑜故里廬江。
(二)李鴻章故居位于合肥淮河路步行街,位置極佳也缺陷較多。接受調查的游客表示,故居內很多陳設都被重點保護起來,整體規模小且能夠參觀的點十分有限,可以考慮改變保護措施護并且利用現代技術,將故居的全貌很好的展現在游客面前,讓游客能夠更好的去了解李鴻章生平。作為名人故居,單單從名人個人角度去吸引游客前來參觀是不夠的。李鴻章作為晚清軍政大臣,也是淮軍的創始人,可以考慮從淮軍文化角度去加以宣揚。同樣是名人故居,也可以借鑒其他宣傳措施對李鴻章故居進行整改。
(三)三河古鎮是5A級景區,清末的太平軍三河大捷也是近代中國戰爭史上一個重要戰役,其發生的地點就在三河古鎮。比較蘇州的周莊古鎮,同樣是5A級景區,同樣以水景著稱,可以說相似度很大,而很明顯周莊每年接待的游客數量要遠遠大于三河。周莊有中國第一水鄉之稱,利用其歷史人文底蘊展示江南風情吸引游客。三河同樣可以展示其特有太平天國歷史,以及當地美食,形成三河古鎮特色旅游文化。如結合三河大捷突出其歷史地位,對三河太平天國英王府和古城墻加以整合,增加一些可以與游客互動的活動項目,讓游客可以參與進來,增加可玩性。
四、合肥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
合肥市旅游資源較為豐富,未來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現存在景點較為分散、游玩體驗感較差、主題不鮮明等局限性。就可行性而言,除了在交通出行方面為旅游提供便利之外,也可以從各個景點之間歷史文化和人文習俗進行聯合,形成一定的旅游主題,用相似的歷史文化來帶動其他景點共同發展。美國著名的杜克大學教授凱文·萊恩·凱勒在《戰略品牌管理》一書中指出,地理位置或某一地域空間也可以與產品、人一樣成為品牌。旅游品牌形象圖2。
游客印象最深的合肥旅游形象
就是讓人們對合肥的旅游業形成一種良好的條件反射,將特定的形象與地方旅游結合起來。從“三國文化”、“廉政文化”、“淮軍文化”三個角度出發進行塑造,根據調研數據(詳見圖3-1)顯示出游客心中印象最深的合肥旅游形象,形成“三國故地,包公故鄉,淮軍故里”的合肥旅游品牌形象。
(一)三國文化。合肥三國遺址公園、古逍遙津公園以及周瑜墓等地點可以形成三國文化的旅游主題。三個景區以歷史典故的時間順序為主線,以張遼大將軍威震逍遙津為主要亮點宣傳作為三國文化主題的起始,由于逍遙津又地處合肥市中心地區,更有利于吸引游客前來游玩。而后再帶動三國遺址公園和廬江周瑜墓,以三國新城建立的原因和目的講述三國時期合肥的歷史地位和突出功績,在帶動合肥本地人認同感的同時也有助于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和考察學習。緊接著宣揚三國時期不可或缺的人物——周瑜,將廬江縣旅游資源進一步開發和完善。
(二)廉政文化。黨廉則政清,政清則國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重拳反腐,懲貪去惡,堅決把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包公園始建于北宋年間,是為了紀念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該旅游主題以廉潔奉公的包公形象去打造合肥市旅游資源的“廉政文化”,并結合目前黨和國家反腐倡廉行動去樹立“清廉”的旅游品牌形象。
(三)淮軍文化。將李鴻章故居和同一時期作為中國近代重要軍事戰略地域的三河古鎮以及劉銘傳故居結合起來宣傳愛國主義文化。李鴻章和劉銘傳都是淮軍的重要將領,將合肥作為淮軍搖籃進行大力宣揚。
(四)具體措施。針對合肥市政府提出“文化合肥”的概念,對三國遺址公園、包公祠、李鴻章故居等歷史古跡進行保護,拆除一些與古跡風格相悖的現代化工程,持續進行小規模的維護、修繕,保留其文化特色。利用“互聯網+旅游”、新媒體平臺等將合肥的特色文化推廣出去。制作關于三國時期的著名戰役等一系列的動漫IP人物形象,以真實有趣的表達方式,將歷史英雄形象印入人心,將戰役運用的制敵策略以簡單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或使用簡潔有趣又朗朗上口的口號,將合肥古戰場的驚心動魄和現代化的合肥城市風貌結合起來,使人在無形中埋下探知欲望。舉辦特色鮮明的主題文化活動:“曹魏將張遼破孫權之勇”,“一座孫權攻不下的城——合肥之戰”等各種小故事以舞臺劇或其他表演形式表達出來,也可以引申孫權、周瑜等人的兒女情長的趣事;關于合肥的一些傳統手藝的表演:火筆畫、洋蛇燈、廬州蛋雕非遺手工技藝與現代游樂設施相結合,進行一年一次或不定期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活動。
衷心希望“三國故地,包公故鄉,淮軍故里”品牌形象,能與弘揚合肥城市品牌形象相結合,成為今后合肥旅游業發展的名片,從而推動合肥市經濟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安徽三聯學院經濟管理學院)
本文系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基于品牌形象理論的合肥市文化旅游資源整合調查”(編號201910959050)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