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輝
摘要:“一帶一路”是我國當前重要的國際合作倡議,是推動我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消化過剩產能、開辟新的消費市場、實現經濟社會繼續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不僅需要各國的交流合作,也需要跨國公司運用經濟手段積極予以推動。本文首先從三個層面論述了“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國公司發揮主體作用的必要性,然后重點從挖掘和擴大市場潛力、疏解優勢產能、實施本土化策略三個方面說明跨國公司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主體作用,最后從為企業搭建平臺、有序推動投資便利化、培育專業化人才、建立聯合投資風險基金四個方面提出支持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主體作用的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 跨國公司? 主體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推動全球經濟一體化,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發展路徑。該倡議的實施,對于我國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消化過剩產能、開辟新的消費市場、實現經濟社會繼續穩定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2020年初以來,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各國經濟發展面臨較大壓力。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72.28萬億元,同比增長0.7%,增速較去年同期減少5.5個百分點。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7.33萬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7.2%,可以說消費水平的下滑是造成GDP增速變緩的主要原因。從產業分析,2020年前三季度,我國第一產業增速為2.3%,第二產業增速為0.9%,第三產業受影響最大,增速僅為0.4%。在此背景下,我國積極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交流與合作,對實現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帶一路”倡議的順利實施不僅需要政府積極倡導國際交流合作,也需要跨國公司運用經濟手段予以推動。跨國公司可在對外投資、開發項目的過程中實現產品、技術、文化的輸出,進而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共同挖掘合作潛力,探索深度合作,為“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夯實基礎。因此,本文對“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國公司如何發揮主體作用進行研究,希望能夠為跨國公司助力“一帶一路”提供有益參考。
一、“一帶一路”背景下跨國公司發揮主體作用的必要性
從屬性上分析,“一帶一路”兼具貿易帶和投資帶的屬性,該倡議的實施不僅需要國家宏觀層面的交流合作,更需要企業微觀層面的項目合作,且企業外交是國家外交戰略發展的重要基石。在實施過程中,切實發揮包括跨國公司在內各類企業的微觀主體的主導作用。
(一)跨國公司有能力、有動力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力量
“一帶一路”既是國際關系倡議,同時也是經濟發展倡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融入的前提是國際間的互信和需求與供給的匹配,在達成互信的前提下,實現經濟層面的合作需要跨國企業發揮積極作用。具體來說,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家完成頂層設計,實現互信,簽署框架協議,而具體經濟類項目的落實工作需跨國公司來操作和完成。跨國公司能夠實現資源聚合效率和資源使用效率的極大提升,且擁有智力、技術優勢和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具有實施異國項目經驗的跨國公司,能夠更巧妙的在企業利益中間找到平衡,更能夠有序、有效地推進各類經濟活動的順利實施。因此,跨國公司有能力、有動力成為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有力參與者。
(二)“一帶一路”兼具貿易帶和投資帶的屬性
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基礎正是由于沿線國家、地區具有強大的市場需求和經濟發展互補性,存在廣闊的國際交流合作空間。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既要不斷優化我國優勢產品的開發,以滿足沿線國家及地區的需求、緩解國內產能壓力,又要促進國內產業轉型升級。即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作為我國新興市場,重視對該區域市場的滲透、支持和培育,發掘并滿足新興市場需求,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成為我國實現“雙循環”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應充分重視和發揮沿線國家、地區的資源優勢,通過技術和資本的輸出,實現我國技術、資本和“一帶一路”沿線資源的互補,在實現產業鏈條延伸的同時帶動“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經濟與社會共同發展。
(三 )企業外交是助力“一帶一路”倡議實現的重要基石
除市場和投資外,企業外交也是“一帶一路”倡議實現的重要基礎。企業在開展外交活動時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可以運用自己獨特的身份,幫助我國以合作共贏的方式與沿線國家、地區達成良好的互助關系。跨國公司通過開展企業外交,構建跨國公司本身與雙方地方政府及其他相關企業之間的互信和合作橋梁,能夠為“一帶一路”倡議構筑良好的環境土壤。
二、跨國公司如何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主體作用
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應根據自身優勢,結合自身特點發揮主體作用,挖掘和擴大目標市場潛力,疏解國內優勢產能,積極踐行本土化策略。
(一)挖掘和擴大市場潛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原因之一在于實現拓寬貿易出口渠道,通過構建以中國為主導的國際和區域市場,有效化解國內過剩產能,提升優質產品出口比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整體呈現“兩頭強、中間弱”的特點,中部國家當前大多處于欠發達狀態,民眾有較為強烈的消費欲望,消費需求并沒有得到有效開發;而歐洲等國雖然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高,但制造業水平難以滿足國民多樣化的現實需要。
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的過程中,為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跨國公司應積極運用國際合作平臺,助推我國高端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走出去,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并深入挖掘沿線市場,提升和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產業發展,實現共同發展。
(二)疏解優勢產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能水平不斷提升。當前,我國鋼鐵、化工、煤炭、汽車、電解鋁、電力等行業存在嚴重產能過剩,但另一方面我國煤炭、石油、鐵礦石等資源卻趨于匱乏,北方很多資源型城市面臨轉型挑戰,經濟增長乏力。因此,跨國公司通過新興市場的拓展,在滿足沿線市場需求的同時,能夠讓中國商品迅速拓展市場,讓國內過剩的優勢產能得以有序緩解。待過剩產能緩解后,我國各產業才能獲得更為優質的發展空間,才可以有序推進產業轉型升級,進而有效化解當前供需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滿足消費者對于高質量產品的需求,實現各產業總體趨于健康發展的大目標。
(三)實施本土化策略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在文化、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應積極實施本土化策略,采用直接投資的方式在沿線國家興建企業、招募員工、守法經營、依法納稅,在發展中尋求合作、共識和共贏,在實現跨國公司本土化成長的同時,帶動沿線國家經濟發展。通過本土化的方式,降低信息不對稱,消除信任危機,有效化解國家間差異帶來的貿易壁壘或經貿摩擦,推進國家間合作不斷深入,從而為“一帶一路”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提供基礎保證。
三、支持跨國公司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發揮主體作用的建議
鑒于跨國公司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參與者,能夠以獨特的方式為宏觀倡議的實現助力,且其積極作用不可或缺,當下應積極倡導并支持跨國有效發揮主體作用。
(一)為企業搭建平臺
我國政府應積極籌備召開各類交流會、展銷會、訂貨會,并在舉辦外事活動時吸納企業成員參加,為跨國企業提供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企業間交流的平臺。
(二)有序推動投資便利化
當前,我國直接對外投資還存在諸多障礙,特別是在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存在很多瓶頸,辦理手續還較為復雜。為保障跨國公司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經濟交流和合作,我國應進一步加強投資便利化工作,有序放寬金融政策,簡化投資審批程序,適度提供信用擔保,做好溝通聯系,不斷提升對“一帶一路”沿線直接投資的便利化水平。
(三)培育專業化人才
因國情不同,跨國企業在 “一帶一路”沿線投資需要可能會面臨市場、社會、工程、配套設施等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大量既熟知目標地情況,又了解項目情況的語言類、商貿類、技術類人才。根據調研得知,當前我國此類人才數量相對較少,人才水平也相對較低,國內人才具有專業知識,但對目標國情不甚了解,而目標國雖擁有了解國情的多種人才,但卻對中國和企業了解程度不佳,專業性不強。
因此,為助力跨國企業更好的發揮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參與性,我國應有針對性的培養一批高層次專業化人才。通過人才的培養,構建“一帶一路”沿線緊密聯系的紐帶,促進區域整體發展水平的快速提升,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高地。
(四)建立聯合投資風險基金
因“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數量眾多,且政治、文化背景各異,法律、政策也大不相同,跨國企業投資面臨很多風險因素。為切實維護企業利益,保障企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各類投資項目的穩定,建議可建立聯合投資風險基金。該基金由中央政府主導,吸引跨國公司自主參加,運行資金由政府和跨國企業共同出資構成。企業的投資計劃向政府備案,政府根據備案信息結合目標地區實際向企業發出風險提醒,為企業提供投資參考。當目標區域項目因各類因素造成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出現問題,企業出現較大規模損失時,應由聯合投資風險基金對企業予以一定程度的補償,防止企業因投資“一帶一路”項目對企業運營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帥.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直接投資效率和風險研究[J/OL].調研世界:1-8[2020-12-18].https://doi.org/10.13778/j.cnki.11-3705/c.2020.12.004.
[2]吳丹.“一帶一路”背景下國企集團境外投資財務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01):45-46.
[3]王明玉.烏茲別克斯坦投資與風險防范——在“一帶一路”背景下[J].北方經貿,2020(12):42-44.
[4]宣昌勇,郭燕.“一帶一路”倡議下基于信息化視角的口岸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20(12):68-73.
[5]李中闖.“一帶一路”背景下綜合藝術院校管理類人才培養特色研究——以吉林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學院為例[J].商展經濟,2020(13):72-75.
[6]張定法,劉誠. “一帶一路”:全球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重要渠道[N]. 中國經濟時報,2020-12-14(004).
[7]郭亭亭.試論基于生態馬克思主義視角下的“一帶一路”綠色發展[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12):46-47.
[8]胡依潔,吳曉璐,王霖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與意大利農業合作探析——基于扎根理論的研究[J].世界農業,2020(12):12-21+29+127.
作者單位:沈陽市沈北新區商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