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航
摘要:根據相關調查和研究可以發現:因為相關管理體系不完善的影響,導致現階段在開展航空應急救援活動時時常出現問題。從其影響來看,科學、有序開展航空應急救援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當前階段所出現的各種特大安全風險事故。對于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應急力量和資源的整合也能夠產生積極作用。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來講,為其穩定性、長遠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為此,本篇文章在綜合了相關調查研究之后完成,淺析航空護林站在航空應急救援工作中的應用舉措。
關鍵詞:航空護林站、航空應急救援、應用與建議
引言
2018年3月針對我國當前航空救援工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相關部門組織建立了應急管理部。從其設立目的來看主要是為了針對性指導在各個地區所出現的各種緊急事件、突發性事件。在其應用過程中,對于各種大型安全風險的防范、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的建設與發展,進一步增強了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對于人民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性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北方、南方航空防護總站歸屬于應急管理部。由此可見:研究航空護林站在航空應急救援工作開展中的應用和建議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希望本篇文章的發表能夠對相關工作人員產生一定啟示。
1 航空應急救援特點
1.1 范圍廣、速度快的特點
針對該方面特點的研究,主要將M-171直升機性能作為重點研究對象,對其性能中相關參數進行淺要分析。在開展航空救援工作時,針對航空救援直升機覆蓋半徑特點來看,最好控制在200公里左右為最理想的狀態。在此次研究中,將伊春航站作為研究中心,其覆蓋范圍已經達到了12萬平方公里。對于M-171直升機來講,如果發生了意外情況之后,從接收到警報系統響應到飛機正式離地開展救援工作,大約需要消耗20分鐘時間。如果講200公里最為最遠飛行距離來看,大約需要1小時方可達到。在完成救援作業之后,還需要消耗1小時30分鐘左右時間才能夠安全返回基地中。
1.2 空中偵查視野開闊,偵查信息詳實的特點
就目前工作形式來看,當開展森林防火工作時,利用直升機積極作用,對相關內容展開偵察活動,已經呈現了一種最為常見的方式。從其特點來看,利用直升機方式,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勘察到整個視野范圍內全部情況。針對空間遠距離的相關信息,也能夠有效觀察到。相比較于其他偵察工作,直升機偵察方式具備了極為明顯的特征。因此,這種偵察方式也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了電力巡線、防汛救災工作中。對于救援人員來講,只需要借助到空中抵近偵查的方式,便可以迅速掌握整個火勢情況。針對周邊范圍內所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充分掌握。從該方面特點來看,這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更為科學、合理的制定后期工作計劃,進一步提升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2 當前階段工作中航站在航空應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當前階段,針對整個社會中所出現的各種應急情況,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已經做了大量研究。為了進一步提升應急突發事件處理能力,各個航空護林站都在進行不斷研究,出現了一些新式航空應急救援手段。與此同時,還需要看到在航空救援工作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完成研究之后可以發現:航空應急救援工作所出現的突出性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觀念陳舊,對職能定位的認識理解還不夠深入的問題
在時代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中,航空救援工作所需要利用到的思維方式、救援方式都需要進行相應調整。但就目前形勢來看,救援人員思想觀念落后、所使用辦法陳舊的問題仍然存在。并且根據經濟形勢發展變化,對自己思想觀念、職能定位進行有效調整。在開展具體工作時,也會因為該方面的影響導致相關工作無法順利開展。針對上級領導部門所出臺的各種管理措施和實施意見也未進行有效落實,救援人員對自身工作定位不準確,并未充分考慮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所產生的積極作用。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救援工作的落實。
2.2 飛機配備專業救援設備不足的問題
針對近年來駐防飛機特點來看,仍然以航空消防作為重點內容。從其特點來看,這些飛機并不具備航空應急工作能力。在開展航空應急工作時,需要執行任務的飛機配備絞車、擔架、吊籃等相關性設備。但在當前工作中,救援設備不足的問題仍然較為明顯。
2.3 從事航空救援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
在開展任何一項工作時,都需要有健全、專業人才作為支撐。在以往工作中,相關工作人員并未充分考慮到航空救援工作所產生的影響,導致專業技術人員斷檔問題較為嚴重。因工作經驗不足,一些新招收的工作人員在3~5年之內無法開展專業性救援工作。自進入到航空救援工作以來,救援人員都并未接受過系統性、健全性應急救援知識。在開展救援工作時,經常會出現慌亂情緒。
3 航站在開展航空應急救援事業的具體調整措施
3.1 配強飛機和專業設備,組織航空應急培訓工作
在培訓工作方面,可以將通航公司和航站都納入到救援人員培訓體系中。借助到系統性、豐富性專業設備的積極作用,讓機組人員都能夠具備豐富救援知識。在開展具體工作時,有了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加上工作人員自身豐富的工作經驗。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救援決策的科學性,提升救援工作質量,減少不必要危害的發生。
3.2 不斷加強應急救援訓練,提高實戰能力
針對救援人員工作能力不足的問題,需要定期開展野外巡護救援。讓救援人員能夠在日常巡護工作中,感知到自身工作重要性。針對投放物資、人機車一體化、消防水車注水方面的內容,要對其進行定期培訓。從其影響來看,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提升救援人員工作能力,推動應急救援工作科學、有序開展。
3.3 建議為航站增加夜航設備
在此次研究中發現:在部分航空護林站中并未配備夜航設備。當一些救援工作需要在夜間開展時,則會導致大量問題的出現。針對該方面的問題,可以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配備一些夜航設備。
3.4 拓寬服務領域增強服務意識
在傳統工作中,如果會涉及到撲救林業火災方面的內容,經常會利用到飛機、森林消防局和快撲的方式。從其影響來看,這種方式雖然能夠達到一定救援效果。但在時代快速發展變化過程中,這種方式已經難以滿足時代觀念。便需要結合時代發展步調和特征,對相關救援工作舉措進行針對性調整。對于各個航空護林站來講,便可以結合具體工作情況,組建一個30人左右的隊伍。如果在開展具體工作時,出現了高火險氣候或者風力較大的惡劣天氣時,便可以讓飛機搭載工作人員開展具體巡護活動。在該階段工作中,如果出現了任何異常情況,都可以對其進行及時、有效解決,從而避免了危害再擴大。當遇到交通條件相對較少、在火點附件找不到降落點的位置時,則需要將工作人員運送到最為安全的區域中。
3.5 對航空護林進行標準化建設和管理
針對標準化建設方面的內容,首先需要嚴格按照北航總站和南航總站中提出的相關要求。在國家應急部統一領導之下,針對工作較為突出的地方所取得的優勢,吸取相關優秀經驗。針對不同地區具體防護舉措,對其進行統一規劃、針對性指導。著重加強對技術規范、管理規定、規章制度、工作程序、崗位職責和操作規程方面的統一制定。其次,還需要結合《全國森林航空消防管理辦法》《森林消防工程建設標準》中所提到的相關性內容,將具體工作職責落實到每一位工作人員身上。
3.6 打造高素養團隊組織
在開展救援工作時,唯有素質過硬、專業素養夠高的骨干性人才,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救援工作質量。若想使得航空護林站的積極作用能夠得到有效發揮,便需要充分借助到人才隊伍的支撐性作用。將各個專業、各行各業專業性人才納入到具體工作中,推動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在多年發展中,我國已經培養出了大量航空護林專家和人才,其中一些人甚至已經成為了消防專家。針對該方面特點來看,在今后工作中,需要重點加大對新人的培養。當新人入職以后,需要對其加大培訓力度。讓他們能夠掌握較為豐富的救援知識和安全知識,引導他們參與到具體工作中,達到豐富工作經驗的目的。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工作中,需要充分認識到應急救援航空防護林在其中所產生的積極作用。當前階段航空救援工作在我國仍然處在初步研究和發展階段,其中便會不可避免出現一些不合理問題。針對該方面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則需要加強不斷研究。針對其中所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針對性解決,推動救援工作得以科學、有序、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魏衍強.航站在航空應急救援工作開展的應用及建議[J].消防界(電子版),2020,6(08):30.
[2]袁鋒. 國家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J].中國民用航空, 2010(10):18-18.
[3]孔晉華,宋光新.航護救援 放使干霄戰風雨——山東省航空護林站采訪紀實[J].中國安全生產,2019161(08):20-23.
[4]布小龍.滇西北航空護林發展歷程及展望[J].林業資源管理,2018(005):20-24.
呼倫貝爾市航空護林站 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