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桂林
分類號 TD632
摘要:近年來,伴隨煤礦開采行業的日漸發展,很多先進的技術設備被應用于煤礦生產實踐當中,大幅提高了煤礦開采的機械化程度。同時伴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以及自動化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煤礦開采實際先進的綜采設備應用越來越普遍,成為保證煤礦高效生產的重要基礎條件。但是隨著綜采機電設備應用越來越多,在其生產運用過程當中,也產生了很多問題,導致故障發生率不斷增加,嚴重影響煤礦采煤工作的高效進行,阻礙煤礦企業持續穩步發展。為此,下文當中主要結合實踐,主要對煤礦綜采機電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探討,闡述強化煤礦綜采機電設備檢修的重要性與相關關鍵環節,并以此為前提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希望進一步優化煤礦綜采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確保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為煤礦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煤礦;綜采設備;管理
當前經濟社會蓬勃發展,各行各業發展速度也日漸加快,與此同時,社會各個行業對于煤炭資源需求量越來越大,為了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煤炭資源需求,各大煤礦企業也在不斷擴大生產產能,希望以此為社會發展提供充足的煤炭資源供應。而在煤礦生產過程當中,綜采機電設備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證煤礦生產效率,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所以必須要充分重視煤礦綜采機電設備管理工作,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不斷優化與提升煤礦中綜采機電設備管理水平,才能保證這些機電設備生產優勢,提高生產效率與生產產能,達到工作效益最大化,進行創造豐厚的經濟效益,增強煤礦企業競爭實力,推動煤礦企業持續穩步發展。基于此,下文主要在闡述分析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特點基礎上,指出當前煤礦綜采機電設備管理工作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機電設備管理優化策略,希望能為有關人士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
一、 井下機電設備的特點
機電設備是保證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的關鍵,但是相較于其他生產設備,煤礦井下機電設備有著較為特殊的技術與管理特點:
1.技術性。機電設備是煤礦生產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工具,而且這些機電設備,都運用了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特別是很多大型的機電設備,常常融入很多學科先進的科研成果。為了更好的管理與維護這些機電設備,必須要對相關學科知識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而這些都對煤礦機電設備維護維修提出了更高要求。
2.故障突發性。煤礦井下生產過程當中,應用的機電設備類型非常多,而且數量大,但加上井下復雜的生長環境,存在很多干擾因素,以至于機電設備故障具有不確定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很多時候難以及時地準確預測,為了控制和減少煤礦機電設備故障發生幾率,避免形成較大事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害,應當針對性的提高煤礦機電設備管理水平,及時應對各類故障的發生,保證設備持續穩定運行,提高生產效益,保證煤礦安全生產。
3.全員性。在煤礦生產過程當中,不論是維護維修煤礦機電設備,還是管理制度的落實,都需要相關人員來執行。所以在管理過程當中應當推動以人為中心的管理,而維護管理機電設備同樣如此,將使用者和維修者工作積極性充分調動出來,共同參與到機電設備維護管理工作當中。
二、設備管理優化策略
1.科學檢修
(1)保證檢修隊伍充足性和固定性
為了更加及時快速的對煤礦綜采機電設備進行維護保養,構建一支穩定的隊伍非常關鍵。一個綜采隊的檢修班約有30人在冊,但是工作實際由于各種因素影響,出勤率得不到有效保障,常常發生漏檢、失修問題,所以確保檢修人員穩定性,對保證檢修工作順利開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還應當將技術水平高,責任心強工作人員向檢修班選送,促進檢修力量的良好接替。
(2)周期檢修,超前防范
周期性是煤礦機電設備檢修工作的重要特點,應當對檢修項目和時間科學規范,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規定項目合理的開展檢修工作,根據周期進行檢修,減少隱患,預防事故,保證設備持續穩定運行,如不可等到軸承嚴重發熱才注油,設備老化的應當依照具體實際,對檢修周期合理縮短并及時更換。
(3)包機人自主安排工作
機電設備日常檢修工作開展過程當中應當由包機人自主安排,因為包機人對于設備運行狀況了解的更加詳細,倘若管理工作人員一直安排檢修工作,會導致包機人惰性產生,只顧忌完成領導說布置的任務,反而影響檢修質量,所以應當為其提供自主檢修空間,遇自主檢修計劃。
(4)備件到現場
對于一些大型設備和易發生損壞的設備,應當備件到現場,降低故障發生時影響維修時間,存放電器備件區域必須要干燥通風,同時定期開展遙測絕緣、防塵、防銹蝕等工作。
(5)人性化管理、調動員工積極性
加強人性化管理,將員工工作積極性充分調動出來,是保證煤礦機電設備檢修維護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前提,通過人性化的管理更利于相關問題的根本解決,所以應當從工作環境、待遇、工作量等各個方面綜合分析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調動出來,使其更好地進行機電設備維護維修工作,這對保證機電設備使用性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搞好質量標準化
科學規范的操作,不僅能夠使各類故障發生幾率得到有效控制,還能使設備壽命大幅延長。如采煤生產實際刮板運輸機應當和采煤機保持在15米的距離,彎曲段≥15 m,不然非常容易導致輸送機脫節引發運轉負荷,更甚者導致設備出現損壞,拉架前不可以同時長時間按下操作手把,進行供液拉移支架,每一臺架拉完之后,工作人員應對手法進行操作及時回“0”。 但工作實際卻常未做到,極易損壞液壓元件,應用和檢修設備二者需要統一開的,生產實際必須要規范操作,不僅可以使檢修量得到大幅控制,還能使設備壽命有效延長,通過加強及時檢修,還能控制和減少破壞性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慶鋒.探討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6,(31).
[2] 邱玉東.探討煤礦機電設備安全管理措施[J].工程技術,2016,(1):219- 219.
[3]耿興旺. 淺談煤礦綜采設備管理科技創新導報[J]. 2012(20).
(貴州發耳煤業有限公司 貴州六盤水 55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