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升佳
摘要:為了全面的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觀,生態理念逐漸在各個領域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水利工程的規劃與設計之中,也要堅持貫徹生態理念,將水利工程的實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機地結合,使其二者得到協調發展。但就目前而言,我國在生態理念與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相結合的方面仍然欠缺一些成功的經驗,導致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地規劃與設計中未能得到很好的實施。本文從近年來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出發,就如何讓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地規劃與設計工作中得到更好地落實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字:水利工程;生態理念;規劃;設計
中圖分類號:TV22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綠色發展,在中國發起一次生態革命,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綠色發展”與“兩山理論”,要求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工作行為和社會活動時,注重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實現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近年來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因此必須重視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生態理念的實施要求水利規劃與設計人員能夠深入地分析建設條件,并在其基礎上展開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將水利工程項目與自然環境相結合,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對自然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水利工程是利國利民的永久性工程,對于當地的經濟水平、城市化發展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注重水利工程項目的實用性。除此之外,水利工程項目也能對當地的自然環境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因此,必須在生態理念的指導之下展開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與設計工作,使水利工程項目能夠最大化地發揮出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1]。
1.在生態理念的指導下建立水利工程項目的原則
生態理念,即要求水利工程項目在設計規劃的過程中更多地考慮到生態的因素。首先,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要尊重自然,符合自然發展的基本規律。如果一項水利工程是違背了自然性的,這就意味著這項工程無論是在實施階段,還是在運行階段,都會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這就違背了生態理念的規劃原則。其次,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需要同時考慮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水利工程的特性決定了其公益性是放在第一位,其次考慮兼顧經濟性。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不僅能夠在防洪抗旱防災減災中發揮重大作用,還能夠在基礎功能之外起到對小流域氣候環境的調節效果,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之外產生生態效益。此外,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還表現在水利工程的實施產生水利生態景觀效益,改善當地水環境,有條件的可以進一步形成水利風景區,促進旅游發展,在生態理念的指導之下,反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升水利工程項目經濟效益。最后,應注重生態理念的可持續發展性。水利工程項目是百年大計,規劃與設計應著眼長遠發展,通盤考慮,保證水利工程項目建成后能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持續工作,并制定出有效地的修繕方案和應急預案,保證水利工程項目能夠正常的使用[2]。
2.在生態理念的指導下開展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工作的策略
2.1促進水利工程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結合
在進行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時,相關的工作人員首先要對當地的自然環境做好扎實考察,具體地掌握當地的地形地貌、氣候特征等自然條件之后,再將水利工程與其進行有機地結合,合理控制工程規模,優化工程布局,在不破壞當地自然環境的前提之下,盡可能地提升水利工程項目的效率,并使其能對當地的氣候條件起到積極的調節作用。還要考慮到當地原有的水文條件,如河流位置、走向等,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盡可能地將原有的水文條件與新的水利工程項目結合起來,降低施工的成本。并且要分別規劃好污水、清水的排水路徑,避免兩者混淆造成水質破壞,或是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污染[3]。
除此之外,規劃與設計人員還應該重視氣候特征的問題,在我國許多城市,受到季風氣候的影響,通常都會有旱季和雨季,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工作人員要提前做好預案,模擬雨季和旱季的排水量不同,為水利工程項目設計合理的容量,以免在雨季時由于降水量增加,水利工程負荷過重而導致水利工程項目遭到破壞,或對周邊地區的居民造成不利的影響[4]。
2.2關注生態的敏感目標
生態的敏感目標是在水利工程項目規劃與設計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內容。雖然設計工作人員在前期階段已經對自然環境可能受到的影響進行了評估,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不可控制的因素,可能會導致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而這些影響的目標就是生態敏感目標。規劃和設計人員應在水利工程的建設完成之后,對生態敏感目標進行具體地分析和研究,盡快地設計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盡可能的將生態敏感目標對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減到最低,從而真正地落實好生態理念。在進行規劃設計時,也要安排好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的排放途徑,將施工垃圾進行合理地處理,避免在施工過程中對當地的自然環境造成破壞[5]。
2.3重視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河道整治工作
在水利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為提高工程效能,往往涉及到河道整治。對于配套開展的河道整治工作,應給予著重關注。河道整治不僅關系到原有的水系布局,而且還涉及到河道供水、排水、生態等功能。合理的河道改造能極大地降低水利工程施工的工作量,加快施工進程,有利于水利工程項目更快的投入使用,也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對周邊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規劃設計人員首先要對當地原有河道的布局、走向以及水文特征等進行詳細考察,了解原有河流水系的運行特點,還要走訪當地居民聽取關于河道改建的意見建議。在扎實掌握地情資料的基礎上規劃設計新的水利工程項目,輔以有限的河道改建,使其能夠很好地融入到新的水利工程項目之中。這樣不僅能夠使提升水利工程的運行效果,還能優化河道的綜合功能。除此之外,在進行河道改建的工作時,還應該注重與當地的特色相結合,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水利工程項目更好的與原有的生態環境相融合,使其整體更加和諧,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利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6]。
2.4協調水利工程項目周邊城市發展與居民之間的關系
在進行水利工程項目規劃設計的工作中,除了要考慮生態因素、經濟效益以外,還需要著重關注的是工程所在城市的發展,規劃設計人員要具體地了解當地的發展規劃,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設計工作,不僅要保證水利工程項目能夠發揮出其原有的基本功能,還要與當地的特色相適應,設計出具有當地特色的外觀形態,這有助于水利工程項目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之中。另外,還要考慮好水利工程項目對當地居民的影響,水利工程形成的攔蓄水域是否會導致居民的居住地、耕地等受到破壞,需要搬遷等,要盡可能地減少水利工程項目對居民所帶來的不利影響,水利工程項目是一項服務于民眾的項目,要更多的做到服務居民、便利居民[7]。
除此之外,在施工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當地的居民,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優質的施工材料,在合適的時間開始施工,以免施工對當地的空氣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或產生太大的噪聲污染。
結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水利工程項目的規劃與設計時,要貫徹綠色發展理念,重視生態理念在規劃設計中的作用,促使水利工程與生態環境實現有機地結合。在生態理念指導下開展的水利工程建設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經濟發展都能夠起到積極地作用,也能夠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當今的國際社會中,生態發展已經成為主流的發展觀念,我國更要堅持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中堅持生態發展的觀念,規劃設計出更加高質量的水利工程項目,這有利于自然環境的改善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趙英中.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多功能設計中生態理念的實際應用[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9,12:73-74.
[2]楊香云.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J].工程技術研究,2020,504:243-244.
[3]吳志良.基于生態理念下農田水利工程規劃多功能設計的研究[J].珠江水運,2020,09:88-89.
[4]李寶英.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應用[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20,4909:55-56.
[5]明俊.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07:53.
[6]劉祥睿,盛奇峰.生態理念視角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7,4511:119-120+197.
[7]張志立.生態理念在水利工程規劃與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04:54-55.
[8]張眾.淺析基于生態理念視角下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J].價值工程,2017,3622:193-195.
珠海市水利勘測設計院? 珠海香洲區?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