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產量集中體現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全面提高鋼的生產過程的安全性具備現實意義。本文分析了B/S網絡結構模式的特點,以安全管理系統架構、分階段功能、長效安全機制、緊急情況處理機制共4個層面作為切入點,分析了鋼鐵企業B/S安全管理系統的構建方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B/S網絡結構模式? 鋼鐵企業? 安全管理系統架構? 長效安全機制
分類號:TF089
引言
鋼鐵企業是指以生產鋼鐵產品為基本任務的傳統重工型制造企業。由于生產過程復雜、生產環節繁多,鋼鐵企業必須在安全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目前,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為,基于B/S模式,構建適用于現代鋼鐵企業的信息化安全生產管理系統,圍繞鋼廠的全部生產環節進行統一領導,降低事故發生率。
一、B/S網絡結構模式特點簡析
B/S是英文Browser/Server的縮寫,意即瀏覽器/服務器模式,興起于Web模式之后。此種模式的主要特點在于,用戶在使用某一軟件、登錄某一平臺時,無需考慮任何與服務器端有關的事項,只需將自身經歷集中在客戶端即可。實際上,該模式在客戶端實現了集中與統一,而將系統功能實現的核心部分集中于服務器,還會方便系統整體的開發、維護及使用。一般而言,用戶端只需下載客戶端登錄器或是服務器支持的瀏覽器,即可通過Web Server實現與數據庫的信息交互。
B/S架構的最大特點在于,用戶只需擁有一臺具備上網功能的電腦,無需安裝任何專用軟件(更無需維護),即可完成對“云端”的訪問。
二、基于B/S的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系統思路分析
1.鋼鐵企業B/S安全管理系統架構綜述
基于B/S的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系統架構設置如下:
(1)必備的硬件基礎支撐。
(2)包含操作系統、數據庫、應用系統在內的專用軟件。其中,操作系統負責整體運營,即創造出一個容納鋼鐵企業所有安全事項的大環境;數據庫的主要功能在于及時存儲并梳理企業生產環節中發生的所有與“安全”相關的事項,并需要方便后續的調用;應用系統面向有需要的用戶,主要實現人機交互功能,應該具備完整的業務開展邏輯。
在B/S安全管理平臺中,基于鋼鐵企業的特性,可分為基礎信息、勞動保護管理信息、危險源知識講解、高危作業、安全培訓、隱患排查、風險事故歷史記錄及處理方式等多個模塊,通過UI用戶交互界面,取得訪問授權的用戶可自行查看。為了實現上述功能,B/S系統平臺還需設定安全硬件支撐體系。其中,防火墻、防病毒網關、易構設計、冗余備份等均為必不可少的項目。此外,結合互聯網信息時代人們慣用的系統訪問方式,還可設置安全技術支撐環節,主要包含基于智能手機的認證、加密、號碼及身份信息驗證等服務,目的在于使鋼鐵企業B/S安全業務平臺管理機制逐漸健全。
2.鋼鐵企業B/S安全管理系統分階段功能設定
在改革開放之前,全國知名的鞍鋼仍然以日偽時期留下的過時鍋爐作為主要生產設備。盡管在工人師傅手中,該類老舊設備得到了較為良好的維護,但畢竟已達到使用壽命的上限,在生產中事故頻發,經常導致人員傷亡。按照現代視角看待此類現象,鋼廠中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統,無法對設備的安全性能進行綜合評價及監管是導致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B/S的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系統應該劃分出不同的階段,設置相應的功能。
第一階段:安全管理系統中必須納入所有類型的電子信息,構建電子檔案管理體系。首先,所有工人的個人信息,每日是否按時出勤,月度、季度、年度的考核是否達到企業要求等,均需在系統中實時顯示,便于企業管理者及員工本人隨時查看。其次,關于員工的保險繳納情況、工資及福利待遇發放情況、罰款情況(包含因何原因受到懲罰、員工本人是否知情、處罰后員工的態度是否改變)等均需納入其中;最后,工作日志、安全管理條例、國家針對鋼鐵企業安全生產發布的政策等,均需如實、完整地收錄。
第二階段:針對生產車間進行不間斷實時監督。在鋼鐵企業中,很多車間24小時不間斷運行,包含污水處理、原材料添加等。綜合而言,夜間發生安全事故的幾率高于白天,而夜間值班人員畢竟是少數。因此,在車間的自動化生產線中設置安全預警機制,對重要設備進行點檢,發現異常情況時及時將現場畫面傳遞至總控室,可縮短事故發生至干預介入的時間,進而保證鋼鐵企業的生產安全。
3.鋼鐵企業B/S安全管理系統詳細設計
3.1長效安全運行機制
基于B/S的安全管理系統首先應當具備長期、有效、安全性,即系統中納入的安全監管機制不可隨意更改。比如系統會按照員工的排班表對照每一位員工的打卡記錄。在某一天的夜晚,如果某位值夜班員工的打卡記錄并未被系統納入,且無其他說明(如該員工請假,臨時由其他人頂替,系統未曾收到相應信息)時,則系統會給出“異常反饋”,提醒管理人員注意。
3.2緊急情況處理機制
鋼廠的大型設備及人員較多,不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只存在于理想世界。因此,當緊急情況發生時,B/S系統需及時啟動應急機制,如所有有關人員,切斷電源等,以期盡量降低損失。
三、結語
基于B/S的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系統具備“智能化”特性,可容納幾乎所有的安全管理側重點,并以此為核心開展高水平安全管理工作,可有效減少安全事故。
參考文獻:
[1]劉佳佳.基于B/S的鋼鐵企業安全管理系統構建[J].冶金管理,2020(03):170-171.
[2]李德富,陳運啟,彭波.數據挖掘與云計算技術及其在煤礦中的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6(01):166-168.
[3]孫繼平.煤礦信息化與自動化發展趨勢[J].工礦自動,2015,41(04):1-5.
作者簡介:張江龍(1985.11-),男,漢族,陜西韓城人,本科學歷,現就職于陜西龍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助理安全工程師;研究方向:企業安全管理。
陜西龍門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韓城 7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