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麗霞
摘要:調結構、促增長的背景下,國有企業內部管理,以及整體發展中需要進行更為有效的調整與優化,監事會的建設,以及監事會基礎職能的更好發揮也得到了很多關注。通過對部分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狀況進行分析不難發現,大部分國有企業內,監事會的管理狀況并不理想,監事會基礎職能也并未充分發揮出來,這也對國有企業諸多管理活動開展產生了一些制約性影響。本文將具體分析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管理現狀,并提出更為有效的監事會管理策略。
關鍵詞:國有企業;監事會;管理
整體上看,各類型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升,監事會地位在經營管理也得到了更多關注。但多種因素影響下,部分國有企業內監事會地位處于被架空的狀態,監督管理職能也并未充分發揮出來。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步伐不斷加快,監事會管理中也需要發揮出更多的作用。大部分國有企業在監事會建設,以及監事會管理問題解決上較為被動,鑒于此,探尋出強化監事會管理的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管理概述
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管理具有重要意義,這也是大多數國有企業積極進行監事會建設,引導監事會強化相應管理的重要原因[1]。監事會進行的管理大多為監督管理,各項具體管理活動的開展可以較大程度上弱化經營管理風險,抑或是及時糾正經營管理錯誤。結合《公司法》與《國有企業監事會暫行條例》中的相關規定可以發現,監事會的存在對于完善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保障國有企業正常運轉、發展也具有很大幫助。但監事會的基礎功能、作用、價值的發揮都應當以監事會的較好運轉,以及各項經營管理活動的較好開展為基礎。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勢必要承擔更多的監督管理責任,如何建設監事會,如何更好發揮出監事會監督管理職能也值得國有企業深思。
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管理現狀分析
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管理水平處于不斷提升的狀態之中,但監事會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共性不足。多種因素共同影響和作用下,監事會管理中甚至出現了一些較為明顯的問題[2]。一方面,一部分國有企業內監事會處于被架空的狀態,董事會實際權力過高,且并未賦予監事會足夠多的權力。因此,監事會的監督管理職能難以充分發揮,內部建設狀況也相對較差。另一方面,部分國有企業監事會進行的監督管理明顯缺乏差異性,機械性進行監督管理也導致監督管理作用大打折扣。更為嚴重的是,在一些國有企業內,監事會所選用的監督管理策略較為單一,策略的創新性不足也削弱了相應策略的實際有效性。上述幾項共性不足表明,在國有企業監事會的管理中,優化空間較大,系列不足的有效彌補也是監事會職能更好發揮的前提、基礎。
三、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監事會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監事會的內部建設
國有企業需要加強監事會的內部建設,借此更好履行相應監督管理職能。具體來說,國有企業內首先要明確出監事會建設制度,結合相應法規要求,對監事會的基本職能予以明確,賦予其相應監督管理權力,明確具體權力行使中的具體流程,制度建設的直接目標在于提升監事會管理的規范化程度。在此基礎上,國有企業需要關注于監事會內部建設中的人才隊伍建設,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減稅會內部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知識經濟時代下,國有企業監事會各項監督管理工作開展上的復雜程度不斷提升,應用一些新的技術、方法進行監督管理時也需要有更為專業的人才參與到其中。較好進行監事會內部建設后,國有企業監事會在監督管理層面也能掌握更多主動權,基礎職能的履行也可以有更為堅實的保障。
(二)差異性進行不同事項的監督管理
國有企業監事會進行的監督管理中需要兼顧多個層面的內容,經營管理層面、人事變動層面、生產層面等監督管理側重不同[3]。加之不同經營管理問題的影響性大小不同,監事會進行監督管理時實際上存在一個具體的優先級。因此,監事會應當差異性進行不同事項的監督管理,借此來提升自身基礎職能履行上的靈活性。例如,財務層面各項決策制定,以及重要財務管理活動開展中,監事會應當重點進行相應監督管理,借此將監督管理上的主次凸顯出來。在國有企業一般性經營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中,監事會則需要預先做好相應規劃,監督管理資源相對充足的情形下要關注監督管理全面性的提升。有針對性的進行相應監督管理時,監事會監督管理職能履行的積極影響、作用也可以更好發揮出來。
(三)重點豐富監督管理策略
可以對國有企業監事會管理狀況產生影響的因素十分眾多,其中,監督管理策略選用的影響最為直接,其不僅會影響到管理進程,同時也會對相應管理成效的取得產生很大影響。例如,一般意義上的監督管理通常為一種事中、事后監督管理,為了提升監督管理的實際有效性,監事會可以考慮進行事前監督,并逐漸將事前監督作為監督管理中的主要形式。在投融資相關決策的制定中,監事會可以與財務管理部門一道從財務管理的角度進行財務管理決策科學性、可行性的論證,并結合論證結果進行事前監督與管理。在常規的監事會監督管理中,監事會可以充分利用內部審計工作,將審計工作與是審計結果作為具體的監督管理策略也十分可取。監事會能夠不斷選用較為新穎的監督管理策略后,其自身基礎職能履行上也能有更為多樣的選擇。
結語
國有企業整體發展中應當給予監事會建設更多關注,監事會作為獨立性較高的一個管理機構,其需要切實分析自身經營管理上存在的不足,并結合相應不足,針對性進行管理層面調整與優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狀況不同,同一國有企業在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狀況也存在一定差異。這一情形下,監事會管理中則要注重與公司實際的高度契合,并在實際管理中保持較高的靈活性,避免具體的監事會管理活動流于形式。
參考文獻
[1]謝春暉.淺論如何加強國有企業監事會經濟監督實效[J].經濟管理文摘,2020,(09):77-78.
[2]何燦峰.董事會,監事會,經營管理層的權力制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改進建議[J].全國流通經濟,2019,(18):49-50.
[3]黃妹仙.發揮監事會作用加強國有企業財務監督的探索[J].大眾投資指南,2019,(08):42-42.
冀中能源峰峰集團有限公司 0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