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來襲,許多疾病防不勝防,中老年人尤需注意預防以下“三病”。
1.心腦血管疾病
“倒春寒”來襲,人體受到低溫刺激后,會出現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痙攣,血流緩慢,血液瘀滯,并導致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腦部缺血缺氧,并加速血栓的形成,從而誘發心肌梗死或腦梗死。血管收縮,使血壓升高,這對高血壓病人來說,易引起中風,造成語言障礙、視力障礙、半身不遂等嚴重后果。病人及家人應高度注意中風的先兆征象,如果出現了視物昏花、頻繁打哈欠、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癥狀,要盡早就醫采取措施。
2.呼吸道疾病
如今正是急性支氣管炎高發季節。寒潮前溫暖的氣溫致使呼吸道致病性微生物活躍,突然變冷,容易引起全身受涼,呼吸道局部溫度隨之降低,抵抗力減弱,病毒或細菌極易入侵,原來在呼吸道寄生的病毒細菌也趁機搗亂,這樣會導致支氣管炎復發。加上春節后人員流動大增,增多了互相接觸感染機會。并且春節期間娛樂活動較多,很多人作息不規律,身體疲憊,抵抗力下降,受涼和過度疲勞均可削弱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感染有發展的機會,故容易患上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風疹、流行性腮腺炎以及流腦等疾病。
3.風濕性疾病
風濕病屬于中醫“痹病”范疇,《素問·痹論》記載:“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春寒料峭,稍有不慎,如年老體弱或過早減衣,或早晚寒冷時外出鍛煉,或接觸冷水冷物等,極易感受風寒濕邪而發病。特別是愛美的年輕女孩,早早穿上薄衣短裙,女性膝關節對冷空氣刺激特別敏感,遭受寒冷襲擊以后,關節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日久易發生風濕性關節炎等。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