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
2011年開始,原公安部消防局在全國推行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制度,并建設火災隱患舉報投訴中心。2019年7月,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消防執法改革的意見》有關工作要求,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制定了《消防安全違法行為舉報投訴獎勵規定》(以下稱規定),進一步拓寬了舉報的范圍,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職責。但是,隨著消防監督執法改革的實施,在舉報投訴方面也面臨諸多問題。筆者探析近年來舉報投訴方面問題,并就當前消防安全違法行為舉報投訴現狀和對策談幾點想法。
1.當前消防安全舉報投訴的現狀
1.1舉報投訴案件激增
(1)、居民小區舉報增多。改革轉隸后,舉報投訴案件倍增,以筆者所在轄區為例,2016年5月份的舉報投訴案件20件,其中有13件是社會單位的案件,居民小區的案件為7起,而2020年5月份,總案件數達到70件,在眾多舉報案件中,居民小區的舉報案件達到53件。經過梳理,大部分舉報內容為飛線充電、樓道內堆放雜物、消防車道停放車輛、消防設施損壞等問題。
(2)、舉報內容專業化、方式多樣化。現在的消防隱患舉報投訴,舉報內容更具專業化,提出的問題更加準確,針對性更強。以往的舉報內容大多數以沒有滅火器、沒有應急燈、該場所消防不合格等字眼出現,而近今年的舉報投訴內容更專業,也更多的從防火間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自動消防設施方面舉報。在舉報方式上也不僅僅是通過96119舉報,通過信件、留言、12345、市長信箱等方式舉報投訴的也逐漸增多。據統計,2019年,非96119方式舉報的案件占到20%。
(3)、單位之間、居民之間互告現象增多。我們在舉報投訴案件登記和移交過程中都會注意保護當事人的信息不被泄漏,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很多舉報投訴是因為打擊報復,因為泄憤而舉報投訴的。所以,很多情況下是雙方知道是誰舉報的。據統計,2019年的舉報案件中,有42%的案件是因為處于個人目的而舉報的,例如:有的人不想交物業費而舉報物業公司,有的人沒有位置停車而舉報通道被堵,有的人因為在飯店吃飯引起矛盾而舉報消防問題,有的人因為鄰里糾紛而互相舉報。
1.2執法人員不足,缺少應對經驗
(1)、基層執法人員數量不足。當前,舉報投訴的受理部門在各單位的舉報投訴中心。受理后,由各單位的防火監督人員去處理,并沒有單獨的處理舉報投訴科室。而基層執法人員要從事“雙隨機”抽檢單位檢查、重點單位檢查、專項行動檢查、聯合職能部門的檢查、網格化指導、火災調查、消防宣傳、單位內部的業務學習、理論學習、相關會議等工作。
(2)、缺少應對經驗和相關制度。雖然消防部門的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工作已經開展了將近十個年頭,各種相應的規范制度也不斷出臺,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各單位的相應制度制定情況不同,總體來說,在處理舉報投訴案件過程中,缺少做群眾工作的經驗,尤其是面對多次舉報、舉報人糾纏難不清的情況下,通常會無從下手。
(3)、獎勵措施不到位。在新的《獎勵規定》里明確了舉報有獎的要求,但是,在各地實施的情況來看,一方面,在細化獎勵制度方面還不完善,例如:是否要按照對違法單位進行處罰來進行獎勵,是否按照舉報隱患的大小來實施獎勵。第二,缺少作為舉報投訴的專項資金,第三,舉報人處于隱私保護等多種原因,不愿意去領取獎勵。
1.3舉報投訴工作人員工作風險
由于部分消防監督員或者消防文員業務素質不強,導致對舉報投訴的事項是否屬于本部門管轄缺乏判斷常識,本應該由其他部門管理的案件只能由消防部門接下處理。現場辦案的監督員,有的不熟悉消防行政執法程序或者辦案時間的要求,對查處各類消防違法行為存在畏難情緒, 即使進行查處也難以做到依法處理等問題依然客觀存在。目前對防火業務知識較多,對消防安全違法舉報投訴工作的針對性教育培訓較少。
2.對火災隱患舉報投訴工作的對策建議
2.1借助科技力量,打造“智慧”接警分揀系統。充分運用 “大數據、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在受理舉報投訴階段可以參照移動、聯通公司等模式,使用電腦語音受理,避免了人工接警中的眾多弊端。受理后,可以根據案件的不同性質,電腦自動分揀,將不同的案件通過終端或者APP發送到執法人員上,執法人員按照程序和指定時間將核查結果和處理情況通過軟件反饋給上級部門。
2.2完善相關制度,健全舉報獎懲保障機制。首先,應該明確公安機關、各行政主管部門、鄉鎮、辦事處在消防舉報投訴方面的職責,并以文件的形式進行確認。對于已經處理并答復但又被反復舉報、舉報案由不明確、匿名舉報后聯系不到舉報人等作為不予受理情形進一步明確;應該明確舉報查處、獎勵工作流程和執法自由裁量等問題,制定涵蓋舉報受理、舉報查處、舉報獎勵、舉報保密、舉報獎勵范圍、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等內容的細則。其次,應當將短信告知、微信告知等方式納入告知方式,避免電話告知、口頭告知等所帶來的局限性。
2.3強化能力提升,引導正確舉報導向。消防執法人員在處理舉報投訴案件,尤其是多次舉報,年齡大、不聽解釋的人員,更應該轉變作風,堅持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真心實意地幫助群眾解決現實困難。在日常工作中,要把處理化解群眾矛盾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通過培訓、練兵等措施,使其成為行家里手,能夠獨當一面。要充分挖掘借鑒外部單位的舉報投訴工作經驗,開展經常性工作交流,在遇到棘手案件時,可以組織多部門“會診”。除此之外,在消防宣傳工作中還要教育引導百姓群眾正確認識消防工作、端正舉報態度,并說明不實舉報、虛假舉報、惡意報復對消防工作秩序的惡劣影響。當產生社會負面輿情時,要主動與相關媒體和社會公眾溝通交流,第一時間就舉報投訴案件輿情進行積極回應和有效引導,在樹立消防執法正面形象、營造消防宣傳“正能量”的同時,盡量避免負面輿情。
參考文獻
[1] 李旻:對如何優化上海市消防安全違法行為舉報投訴工作的思考.
新鄉市消防救援支隊? 河南 新鄉 ,4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