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欣


摘要: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日益蔓延,全球各國陸續采取了嚴格的旅行管控措施。外在的不利因素加上消費者的恐懼心理,對旅游產業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本文從多個角度用具體數據著重分析及討論當下新冠疫情對全球旅游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并著眼目前特殊環境下的旅游市場,對旅游產業在疫情下的復蘇與持續發展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新冠疫情;旅游業;復蘇對策
分類號:F592
引言
隨著新冠疫情(Covid-19)在世界范圍的大規模爆發,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此次疫情定性為全球性疫情。基于全球范圍內病毒感染人數以及死亡人數的指數型增長,各國政府組織正在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以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其中措施之一包括對邊境的關閉以及對國內、國際旅行者的嚴格管制。Naciye Güliz U?ur和Adem Akb?y?k 在其研究成果中表明,旅游業及易受到全球性危機的影響而衰退 [1]。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最新統計,與2019年同期相比僅在2020年的前10個月期間,國際旅行者的數量銳減9億人次。由此對全球旅游業造成的損失高達9350億美元 [2]。此損失是2009年金融危機對全球造成經濟損失的10倍以上。隨著疫情的惡化,此損失將會進一步加劇。因此,如何在疫情下重新振奮旅游行業,逐步恢復全球經濟,是各國政府以及旅游從業者當下面臨的巨大的挑戰。
一、新冠疫情對全球旅游業市場的沖擊及分析
旅游業在世界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2020年之前,旅游產業所創造的價值已達全球生產總值(Global GDP)的10%,并且旅游業在全球范圍內創造了超過3億2千萬個就業崗位 [3]。在航空旅行發展大潮來臨的初期,在1950年全年出境旅行的游客僅有2千5百萬人次。而這一數字在2019年已達到前所未有的15億 人次 [3]。
旅游產業高度依賴于自然以及人文資源,對經濟的多樣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旅游城市來說,旅游業更是掌握了整個地區的經濟命脈。各國政府當前針對疫情的有效控制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自我隔離、以及旅行禁令,不僅使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多個行業蒙受巨大損失,也為相關行業的就業形勢蒙上了巨大陰影。
自2020年5月以來,全球各個旅行目的地都針對疫情的防控,實施了嚴格的旅行管制。疫情對旅游業的沖擊深入到各個層面:航班、運輸、郵輪航線、旅館、酒店、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在內的旅游景區、旅行社等組織均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很多中小型旅游企業如不能獲得及時的幫助,將面臨著倒閉的風險。更令人擔憂的是,這將進一步在整個旅游業供應鏈中激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由此波及到的領域囊括農業、漁業、工業以及其他服務業。
據世界衛生組織(WTO)報道,疫情對中小型企業的沖擊尤為嚴重。目前,在全球已造成至少1億失業人口。而其中54%的崗位流失與均旅游業相關 [3]。與此同時,僅2020年上半年,全球旅行人口數量與往年同期相比直降65個百分點 [3]。而與其他行業相比,疫情對旅游業造成的負面影響將持續的更久。
根據世界旅游理事會(World Travel and Tourism Council)的報道,在2019年,旅游業帶來的收益高達89億美元,并在全球創造了3億3千萬個就業崗位。但由于疫情的影響,旅游業在全球范圍內預計將損失1億2千萬個崗位,造成的直接損失超過34萬億美元 [4]。
圖1展示了國際旅行在近20年來所創造的收入。如圖所示,自2000年以來全球旅游業創收以每年約500億美元的增幅呈良性穩步線性增長。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由國際旅行帶來的收入在2020年預計將降到近20年來的最低點。2020年全球旅游行業的盈利(3100億美元)甚至低于2000年的水平(4900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其降幅更是達到了11700億美元。
世界旅游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發布的數據顯示,與2019年相比,2020年上半年全球旅行人次有44%的大幅下滑。具體從各個地區來看,亞太地區的旅行人口降幅最大,達到51%,其次為歐洲(44%)以及中東(40%)。從具體的數值來看,在2020的前4個月期間,國際旅行者人次下降最多的國家為西班牙(超過1千萬),泰國、土耳其、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緊隨其后。
自疫情爆發以來,國際航班數量的大幅削減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疫情對于國際旅游業的巨大影響。圖2展示了與2019年同期相比,2020年1月至7月期間新冠疫情對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航班數量的影響。在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地區,以及附近鄰國受影響較大。此論點也可從對圖2中分析中得到論證。由圖中數據可以看出,在疫情爆發初期(疫情主要在亞洲爆發)的1月至3月份,中國大陸、香港、日本、韓國的航班數量均出現大幅下降。中國大陸航班數量更是在2月份縮水將近60%。而在相同時期,世界其他地區的航班數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并無十分明顯的浮動。其中印度的航班數量在2020年1月至3月間甚至與2019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然而進入2020年3月以來,隨著新冠疫情在全球的擴散與全面爆發,全球主要國家均采取了更為嚴格的旅行管制措施并選擇性的關閉邊境。此舉直接導致世界各國的航班數量在3月呈直線下降(如圖2所示)。由圖2可見,進入2020年4月以來,歐洲主要國家航線的取消率幾乎接近100%。其中航班減少最多的國家和地區為新加坡(-97%,4月)、西班牙(-94%,4月)、香港(-94%,4月),德國(-93%,4月)、英國(-94%,6月)和法國(-92%,5月)。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圖2所示數據顯示,疫情對亞太地區航班數的影響遠低于歐美地區。而中國地區的航班自2020年2月以來程穩步回升趨勢。隨著全球各個國家對疫情控制初見成效,以及疫情的逐步穩定,全球航班逐漸開放。圖2數據顯示全球主要國家航班數量自2020年6月以來均程緩慢穩定上升趨勢。
二、針對旅游企業在疫情下的復蘇對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旅游專家的一項調查訪問顯示,阻礙國際旅游業復蘇的主要因素有:各國政府部門對旅行的限制、對疫情控制緩慢、消費者信心不足、整體經濟環境、各國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以及航線恢復緩慢 [2]。基于以上原因,旅游產業的全面恢復預計將一直持續到2023年 [3]。如何創造安全的旅行環境并使旅行者重拾信心,成為旅游行業從業者當前面臨的巨大難題。旅游產業的復蘇,不僅需要相關企業從自身進行內部調整以重新適應疫情下的新市場,更需要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1 政府層面對旅游企業的支持包括:
(1)設立專門基金,專款專用來幫助處于困難中的旅游企業,尤其中小型企業渡過難關。
(2)現金流是旅游企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政府部門可以針對旅游企業出臺相應稅收減免政策,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3)暫時性暫停旅游景點、酒店項目的建設。轉移資金用于幫助相關企業走出困境。
(4)政府可以適當考慮接待低風險地區的國際游客,并相應簡化外國游客的簽證程序。例如,澳大利亞政府已免除了新西蘭游客在入境后的隔離要求。而泰國等國家的景區目前也開始接待來自低風險國家和地區的游客,以滿足他們的隔離需求。
(5)政府部門應加大力度幫助消費者重拾信心。例如,制定嚴謹的防疫章程制度,以降低旅行風險,并加快機場等場地對旅客的核酸檢測速度。
(6)針對旅游業失業人員,政府可以考慮對其進行集中培訓,以便彌補其他崗位上的空缺。例如,加拿大的魁北克省針對醫護人員大量短缺的難題,開設了短期醫務培訓項目,并高薪聘用項目結業人員。此舉不僅降低了當地的失業率,同時也有效彌補了醫務人員空缺的困難。
2.企業層面針對疫情可以從自身尋求的改善包括:
(1)一些有條件的景區或度假村,可以考慮將目標消費者群體轉向高端客戶。例如,客戶可以在隔離期間在景區/度假村辦公。并甚至可以考慮將度假村改造為長期網上辦公場所。格魯吉亞等國家目前正以重振經濟為目的,對外國旅行者頒發長達12個月的拘留許可,以便吸引其前來特定地點進行線上辦公。
(2)旅游景區可以根據自身資源尋求其他盈利方案。例如,作為旅游區的非洲塞舌爾群島,在疫情期間,增加了金槍魚的出口量以彌補部分旅游業務服務停滯所造成的經濟損失。
(3)開放低風險地區的旅游項目,以迎合消費者需求。世界旅游理事會(The World Tourism and Travel Council)在其報告中指出,疫情已經使旅行者的重心轉移至自然景區等室外低風險目的地。
(4)大力開發境內旅游項目。世界衛生組織(WTO)專家指出,對亞太地區來講,境內旅游航線的再次開通對旅游行業的復蘇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2]。
3.企業經營模式的優化
鑒于疫情期間的特殊旅游市場和環境,旅游企業不得不重新考慮優化其現有經營管理模式,以便在新的市場環境下保持活力與競爭力。
Abrurmman 針對商業旅行提出了5個P的市場模型來幫助優化旅游企業在疫情后期的經營模式。此模型可以幫助企業從市場中的多個不同的角度重新評估企業所提供的服務,以便幫助企業適應新環境下的市場。值得注意的是,此模型的應用不僅局限于優化商業旅行的市場模式,并且也可以用來提高旅游企業的服務質量。
模型中需要企業具體分析的方向如下:
(1)產品·(Product):旅行人員的棲息地,商業活動的舉辦地點等。
(2)價格(Price):價格的制定標準、折扣、價格的含金量(酒店、航班、保險、活動組織等)。
(3)地點(Place):網絡平臺等渠道。
(4)推廣(Promotion):會議、展覽、產品發售、廣告等。
(5)人員(People):忠實客戶、VIP客戶、員工等。
三、總結
本文從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對旅游業失業人口、行業盈利以及旅行人次數量等方面的影響,用具體、可靠數據闡述并分析了疫情對于全球旅游業的巨大沖擊。并針對疫情下旅游企業的復蘇,列舉出一系列從政府部門以及旅游企業自身層面可以執行的對策和優化企業經營模式的模型,以最大化地消除新冠疫情對于旅游行業的負面影響。總而言之,在疫情及后疫情時期,全球旅游企業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除此之外,旅游企業保持高度競爭力的關鍵還在于保持良好的企業形象與可信度。
參考文獻:
[1]于敏,楊波,李丹青, 晏江, 蔡萬里,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財會月刊, 2020(12):128-134.
[2]夏杰長, 豐曉旭, 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的沖擊與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 2020(34):3-10.
[3]祝鎧,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 2020(3):13-16.
(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大連遼寧 11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