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丹
隨著幼兒園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幼兒園充分挖掘自身周邊各種教育資源,建立園本課程,使得幼兒園的教育資源更加豐富,教育形式趨于多樣化。而地方特色文化源自幼兒生活,具有地方性、生活性、審美性、實踐性等特點。這就決定了它對幼兒的全面和諧發展將會發揮重要作用。把地方特色文化與幼兒園多種活動相融合,通過各種地方特色文化活動,讓幼兒了解和欣賞地方特色的藝術、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既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又是發揮文化傳承功能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有效方式。
一、地方特色文化與環境的融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逼喗芤蔡岢觯骸皟和乃季S是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庇變旱纳L與環境有著密切的關系,是幼兒的第三任教師。而地方特色文化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和傳承性,是幼兒園特色的環境創設資源。因此,在實踐中我們利用幼兒園的走廊、樓梯,賦予它們濃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如:在每一層的廊道垂掛不同的剪紙作品,并與漳浦的特色“名片”相結合。如:漳浦海鮮、漳浦花都中各種花朵、竹馬戲中臉譜等,讓幼兒通過垂掛的飾物與剪紙“對話”,與漳浦的地方特色(漳浦海鮮、漳浦花博會、漳浦竹馬戲)“對話”。在樓道中布置幼兒的剪紙作品和幼兒的剪紙繪本,讓孩子感受剪紙藝術的魅力,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接受著美的熏陶。每一班還結合本班的特色主題活動創設相關的門飾、主題墻、掛飾等,使得班班的環創彰顯漳浦特色文化,幼兒也從環境中感受到漳浦地方特色文化的藝術氛圍。此外,我們還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幼兒不斷深入地利用環境進行地方特色文化環境創設的探索與實踐。
二、地方特色文化與園本主題的融合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與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隨著新《綱要》貫徹實施和課改的不斷深入,主題活動被幼兒園廣泛推廣和施行,把幼兒生活中接觸、了解到的地方文化轉化為園本主題活動內容,與幼兒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園本主題活動建構在幼兒已知和想知的更多知識背景上。在漳浦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過程中,我們先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真設置各個年齡段的主題活動內容。然后實施預先設定的主題教學計劃,同時關注課程的開發與生成,在活動中根據幼兒的經驗、興趣與思考,和孩子們共同尋找主題的新“線索”。依托地方特色文化建設的園本主題活動是不斷發展和積淀過程,是在創新中形成,又是在創新中發展的。比如在《漳浦剪紙》的主題活動預設中,我們通過“剪紙作品美”“剪紙工具多”“剪紙手法奇”三個分主題來開展主題活動,展示漳浦剪紙的特色美。但在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中,發現了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和剪紙技能在“剪紙吧”設計剪出了許多作品,如:裙子、帽子、耳環等。于是,我們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了第四個分主題“剪紙用處大”,通過“節日的盛裝”“剪紙服裝美”“我是小小設計師”三個活動,讓幼兒展示自己的設計潛能,展現自己的剪紙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
三、地方特色文化與戶外活動的結合
地方民間游戲是歷史文化的積淀,具有游戲材料簡便易行、很強的趣味性。但游戲形式或過程較復雜。我們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精簡”游戲玩法。在地方特色課程的實踐中,我們設置了“民間體育游戲區”,提供了鐵環、繩子、跳皮筋、竹竿等有趣的民間玩具讓幼兒探索它們多種的玩法。我們還選擇適宜的場地,設置了“磕炮城”場地,幼兒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磕打竹竿上的“鞭炮”,在活動中既鍛煉了幼兒的投擲能力,又讓幼兒從中感受到當年鄭成功在操練水師拋擲、瞄準的訓練場景;在操場上畫上幾條簡單的直線,就可以開始玩“沖關”游戲了,幼兒在游戲中鍛煉了跑和躲閃能力。趣味橫生的民間游戲在給孩子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促進了他們手眼協調和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發展。
四、地方特色文化與其他活動的融合
各個地方特色文化豐富多彩——傳統民間游戲、童謠、竹馬戲、漳浦剪紙等,它們是人類生存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選擇的最優結果。它們具有課程化的潛質:蘊含著《指南》中所有的學習經驗,這些經驗可以成為幼兒園活動的“生長點”。因此,我們將收集到的民間游戲、童謠和竹馬戲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分成小、中、大活動內容,并在不同的時間開展。我們因地制宜開展戶外民間游戲活動;在點心后的等待時間,開展桌面的民間游戲;我們還把民間游戲、童謠、竹馬戲與區域活動中的體育區、益智區、表演區等進行融合。此外,我們還根據幼兒的學習特點,結合竹馬戲的曲調曲式的特點,組織教師編唱竹馬戲歌仔戲,如:《十二生肖歌》《劃龍舟》等朗朗上口的竹馬戲曲,引導幼兒在飯后、活動前等自由活動的時候吟唱,幼兒非常感興趣。
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走進幼兒園的一日活動,既豐富了幼兒的一日生活內容,發展了幼兒合作、動手操作及創造想象等多方面的能力,又使得地方特色文化在幼兒園中傳承。因此,我們在進行地方特色文化活動與幼兒園課程相融合的實踐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倡導“快樂活動”“快樂游戲”,讓孩子體驗學習地方特色文化帶來的樂趣,最大限度地適應幼兒的特性,讓孩子的童年像“地方特色文化”一樣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