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
摘要:近幾年,區塊鏈技術深刻影響著全球各行各業的革新發展。憑借顛覆式創新的計算模式,區塊鏈技術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上形成了新一代融媒體技術,引領國內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的未來走向,從技術支持、運行機制、操作模式環節推動融媒體發展,并實現了區塊鏈在傳媒領域的多場景應用。
關鍵詞:區塊鏈技術 融媒體 共信機制
當下,人類社會正經歷著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在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基礎上,大數據、5G、物聯網、云計算、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世界。其中,區塊鏈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前沿,備受國內各行業關注,甚至進入黨中央進行國家治理的頂層設計視域。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新技術對融媒體發展的重要性。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這從國家戰略層面賦予了區塊鏈極高的戰略意義和社會價值,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的革新發展作為融媒體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決定了我國媒體融合的未來走向。
一、區塊鏈:與融媒體結合最緊密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區塊鏈技術在影響我國金融、文娛、教育、醫療、能源等行業領域的同時,也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從技術支持、信任機制和應用場景等環節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實現融媒體領域的多個區塊鏈創新應用場景。
區塊鏈(Blockchain)是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以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在非信任環境中建構的信任服務基礎設施,其核心價值是重構信任。2015年以來,憑借其去中心化、去信任、不可篡改、信息安全等特性,區塊鏈技術已經從最初的數字貨幣擴展到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在物聯網、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版權、通信以及社會管理等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區塊鏈在融媒體上的應用場景包括了信源認證、公民審核、版權保護、付費訂閱、數字資產和數字廣告等(見下表)。

近兩年是區塊鏈在媒體領域發展的集中爆發期。2017年年底開始,區塊鏈產業進入快速發展期,誕生了多家結合區域塊鏈發展的媒體。據IT桔子數據表明,國內成立的155家經由工商注冊的區塊鏈媒體或社區公司集中成立于2017至2018年。而區塊鏈媒體融資爆發期則集中于2018年2-3月,融資額多在數百萬、千萬乃至上億級別。市場資本不僅僅對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等所謂偏“硬科技”的項目感興趣,其對于區塊鏈媒體也用真金白銀表達了熱情。近年來,區塊鏈垂直媒體主要分布在創業服務、科技媒體、體育媒體、財經媒體、娛樂影視、游戲媒體等領域。2019年,雖然區塊鏈行業融資有所下降,數字資產、行業網站和媒體依舊是區塊鏈產業最受歡迎的應用場景。據零壹智庫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11月到2019年10月期間,區塊鏈媒體行業融資數量占比最大。
二、區塊鏈推動新一代融媒體技術發展
“融媒體”作為傳播概念,區別于過去單一或者少數媒體的傳播,是實現視頻、音頻、文字、圖形等多種信息形態在不同媒介包括報紙、廣播、電視、APP、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全媒體形式的傳播。未來融媒體傳播渠道的建立將基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數字加密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媒體的技術發展必然會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形成新一代融媒體技術。區塊鏈技術與新一代融媒體技術的相輔相成奠定了它對融媒體發展的引領作用。
1.區塊鏈與云計算。云計算服務具有穩定、安全、低成本的特質,能夠幫助區塊鏈快速低成本地進行開發部署。區塊鏈作為計算機邏輯的第二次迭代,創造自主網絡——互聯網/云計算2.0,去中心應用程序化的簡單高效可以解決云計算處理能力集中化帶來的負載難題和瓶頸。
2.區塊鏈與大數據。大數據的海量存儲是區塊鏈應用的信息空間,高效的數據分析技術大大增強了區塊鏈數據的價值屬性。區塊鏈加密共享、分布式賬本的技術特性為大數據實現開放共享和高速流通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僅可以推動社會化大數據互聯互通,還能促進數據在共識基礎上更加平等、自由流動,提高信息精度。
3.區塊鏈與物聯網。物聯網物理構成的分布式特征可以使網內的每一個設備都能管理自己在交互作用中的角色、行為和規則,以此支持區塊鏈系統的共識機制。物聯網設備通過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特征進行設備自我調節和控制,實現區塊鏈對分布式物聯網的去中心化管控。
4.區塊鏈與5G。區塊鏈的一個缺點是由于分布式特性帶來點點間的多播通信網絡資源消耗巨大,拖延運行速度。新一代通信網絡5G模擬瀏覽速度高達490Mbps,比現有的4G(56Mbps)快9倍左右,下載速度從4G的8Mbps提升到了100Mbps,區塊鏈數據將達到極速同步。
5.區塊鏈與數字加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和開發中,數字加密技術是關鍵。一旦加密算法遭到破解,區塊鏈的數據安全將受到挑戰,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將不復存在。區塊鏈技術推動密碼學創新的同時,為現代數字加密技術帶來新的契機。
6.區塊鏈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發展空間巨大,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共生會創造無限的可能性。人工智能需要的數據往往被中心化平臺壟斷,阻礙創新,從這種意義上看,人工智能有所欠缺。區塊鏈可以給人工智能提供數據市場,人工智能可以監管區塊鏈的運營是否合規,運行智能合約的形式驗證,發現惡意操作等。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共生能夠極大地擴展這個生態系統。
區塊鏈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能讓所有分散獨立的結構和系統融合成一個無縫鏈接的網絡系統。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實現與區塊鏈技術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結合幾乎同步。
三、共信機制:區塊鏈技術推動融媒體運行機制構建
媒體融合時代,大眾發聲渠道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而增多,融媒體受眾的話語權逐步增強,主體化趨勢明顯。同時,由于缺乏有效的約束,追逐熱點的新媒體做“標題黨”,搞“眼球效應”,傳播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有的為賺取點擊率,罔顧新聞真實性要求,傳播不真實的言論,混淆大眾視聽,損害媒體公信力,降低受眾對媒體的信任度。信任是融媒體治理和發展中必須重視和亟待解決的核心問題。然而,互聯網中信任是無解的難題,全球各地通過互聯網聯系愈發緊密,隨之產生的是巨大的信任鴻溝。目前網絡信息傳輸都建立在中心化數據庫技術架構上,其特性是私密、非公開的,也就意味著現有互聯網中不可能產生絕對互信。而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征將改變這一現狀。
1.區塊鏈推動融媒體共信機制構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奉行“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原則,與中心化“獨享”不同,其核心是“互信和共享”。區塊鏈中的融媒體信息傳播若能夠實現互信共享,就能實現融媒體的運行機制——“共信機制”。區塊鏈在推動融媒體“共信機制”的構建上,主要利用對融媒體可信度的技術保證,降低融媒體治理的制度性成本。
在信源可信度方面,融媒體通過共同維護的賬本記錄發放信息發布者的數字身份,實現信源資質的全區域鏈的數字驗證,融媒體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密新聞數據,將其分散到多個用戶節點,難以通過單一用戶篡改新聞數據,并由AI賦予動態信任積分與全鏈用戶評價掛鉤。在內容可信度方面,通過全鏈節點共同維護,區塊鏈融媒體數據庫的每一節點(信息發布源)各自保留全部信息交換數據,并生成數據指紋驗證和區域塊下鏈,保證信息內容在沒有可信第三方條件下自證其信。在渠道可信度方面,區塊鏈融媒體中所有信源進行信息交換無須再信任,由于嵌入的智能合約規制,強制執行的代碼使得信息交換按約定自動完成且無法干預,如通過智能化合約,可以使信任積分低于閾值的信源賬號直接關停。“代碼即法律”保證了區塊鏈融媒體的信息傳播渠道的可信度。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推動融媒體治理體系由原有機制逐步轉變為全社會共信機制。
2.區塊鏈推動融媒體操作模式發展。媒介即信息,信息的生產與傳播必然會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發生變化,隨之也會改變信息受眾的接收與反饋的行為模式。新一代信息技術時代,媒體“中央廚房”操作模式正是隨變革潮流應運而生,其本質是信息生產者打破信息生產傳播的行業界限,為受眾提供更加多元的信息內容和形式,力求滿足受眾接收各類信息并參與互動的視聽需求。在實現傳播形式、傳播渠道多樣化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新聞產品內容的導向和質量。
國內“中央廚房”傳媒信息加工模式運用主要以人民日報、新華社、廣州報業集團為代表,其核心思路是以新媒體的思路和運營模式來生產信息產品,其目標就是信息傳播的流程再造,利用多種媒體技術,融合各種媒體資源,發揮一次采編、多元運用的功能,進而實現傳播效益最大化。目前,許多傳統媒體自我定位僅僅局限于內容生產者。然而,新一代信息技術時代的媒體傳播受技術驅動影響更加顯著,同時在更加強大的信息整合和傳播能力基礎上,能夠創造出更加優質的經濟成果和社會效益。如果要適應“中央廚房”模式,生產多元化產品,首先要掌握新媒體視聽、網頁、動畫等新技術。而大多數傳統媒體的自我定位往往只是技術應用者,學習新技術的目的只是為信息生產服務,實際上卻降低了自己對渠道的掌握,無法將流量有效變現。技術實力是融媒體在新信息時代的發展資本,技術方面的資源整合和創新決定了融媒體在信息傳播領域的未來。區塊鏈技術作為萬物互聯的未來發展方向,即將引領第二輪互聯網革命。如果區塊鏈技術能成功應用于媒體整合供應鏈,助力“中央廚房”操作模式,將會加快文化傳媒發展的去中心化過程。建立多部門合作共享機制,推進政企聯合,協同創新,創建區塊鏈融媒體生態圈。這是機遇,更是挑戰。新聞產品生產主體只有變得更加靈活多元,跨越媒體、地域、部門、專業等傳統界限,媒體融合的壁壘才可能被真正打破。
四、結語
區塊鏈不局限于傳統金融行業,還能運用于各個需要建立信任的行業。通過區塊鏈的應用,人類已經向數字虛擬世界投放了互信共識共享的價值理念。作為一個能建立信任機制的底層技術,區塊鏈用無數附帶賬本的終端通過聯網和糾錯機制建立起公開的信任協議體系。同時,區塊鏈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媒體融合成為信息傳播的新方向,推進媒體信息不同層面的相互滲透與交融。融媒體因其秉承開放、平等、共享和新技術引領的互聯網思維內涵,成為勾連人類現實社會與虛擬社會信息溝通的橋梁。
作者系新疆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董寧,朱軒彤.區塊鏈技術演進及產業應用展望[J].信息安全研究,2017(03).
[2]劉雪峰.從微博公信力缺失看自媒體公信力塑造與提升[J].傳播與版權,2017(05).
[3]信莉麗.區塊鏈技術視角下的媒體融合路徑探索[J].傳媒,2019(03).
[4]李鵬飛.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媒體融合路徑探索[J].新聞戰線,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