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壯鋒
摘? ? 要:實驗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其中的意義所在,以實驗為支點,正視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多措并舉,制定合理的實驗方案,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物理學習的效率,將其實驗操作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物理是八年級新增的一門學科,它主要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新的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是一門注重實驗的自然科學基礎課程。此階段的物理課程應注意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知識和科學探究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汕頭市隨著新一輪的教學改革策略逐步開展,也將實驗操作考核列入了中考之中。在實驗操作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一、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觀點落后,拘泥教材
物理是八年級新增學科,學生沒有相應的基礎知識,因此對于實驗操作難以獨立完成。雖然教學改革已實施了一段時間,但老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思想仍較落后,未能意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也不夠。加之教材中有一些實驗的操作比較復雜、進行時間比較長,所以教師往往采用演示的方法,照本宣科,學生也就囫圇吞棗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拿“觀察液體沸騰”這個實驗來說,由于實驗使用的器材比較多,注意事項也比較復雜,許多老師就干脆讓學生只是觀察自己做實驗,而學生僅通過觀察很難掌握實驗的步驟、明白實驗的原理。有的實驗,老師甚至從網絡下載視頻給學生觀看,或者直接告訴學生實驗現象和結論。比如“探究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情況”這一實驗,有些老師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的方式“照書念經”,直接告訴學生結論,這樣的教學會讓學生感覺比較枯燥、乏味。
2. 方式單一,以講為主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有部分老師只重視分數而輕能力,實驗教學評價也比較單一。因此在上實驗課時,有些老師是將實驗過程用口述的方式把具體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論講給學生聽,學生被動地接受新知識,只要死記硬背即可順利通過考試。我曾聽過一節交流的實驗操作課“串、并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當第一個知識板塊探究完畢,要探究第二個知識板塊時,老師便是如此的教學模式。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對什么都好奇的階段,這樣做無法達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效果,也失去了實驗教學的初衷,更制約著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3. 學生認識不到位,學習欲望不足
以前的考試模式比較單一,實驗題的形式變化不大,學生的動手能力較難通過考試體現出來;再加上物理科中的一些知識較為抽象,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在具體實驗中容易出現害怕操作失誤而主動參與欲望不足的現象。還有很多學生從小就沒有動手的習慣,因此,在實驗操作課中不少學生無法主動參與進來,更不要說去了解、明白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實驗結論了。有時一個四人一組的分組實驗中,就有兩個學生完全是看客一個。學生自身對實驗學習的認識、態度尤為重要,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積極的學習態度不僅能提高學習這門學科的興趣,還有助于其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4. 器材缺乏,教學脫節
學生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操作,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實驗操作水平。學生要動手操作,當然需要實驗器材。最新的教學改革對實驗器材的要求也提高了,但目前很多的農村學校還無法滿足新教材中對于每個學生的使用要求。比如在完成“探究光的反射規律”時,想找到一個光學實驗室還是比較困難的。因此,一些老師只能選擇講實驗,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實驗的次數就比較少了。有的干脆找來一些實驗試題,通過這種方式代替分組實驗。學生始終處于比較被動的學習狀態,缺乏認識,容易失去興趣,以致在實驗教學這個過程中逐漸感到課程枯燥、乏味。
二、解決物理實驗教學問題的策略
對于以上初中物理實驗操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歸納出以下幾點解決問題的對策。
1. 敢于探索,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
物理實驗的最終目的是探究物理現象的真理,并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的課程標準對初中物理實驗也有要求:凡是要“通過實驗”的,都必須讓學生經歷實驗過程。可以是教師演示,也可以是學生實驗;提倡進行學生實驗,提倡做更多的學生實驗。因此,我們在教學中經常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通過親手操作一些實驗器材、親身體驗一些實驗現象,明白真理所在。動手,讓學生感受到實驗是有趣的,從而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例如在介紹“聲音的產生”時,讓學生把桌面清空,然后拍打桌面,馬上就有聲音傳出來,老師趁機追問:如何證明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接著可以引導學生將筆放在桌面上,再拍打桌面,仔細觀察,這時學生會看到筆跳了起來。如此,學生都參與進來了,開動了大腦,完成了實驗。
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實施,影響著教學效果,因此要促進教學觀念的改變,從而促進教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變和更新。教師要敢于探索,敢于實踐,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尊重學生的觀點。要在不違背實驗原理的情況下,敢于指出教材的不足之處,提出合理的實驗方案,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質量,使實驗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時,有學生提出在拉彈簧測力計時,測力計容易抖動,很難勻速直線運動。老師可以提示,引導學生思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并和學生的一起將實驗進行改造:把彈簧測力計固定,改為勻速拉動木塊,再進行仔細觀察,學生會很快找到問題所在并加以解決。這樣既完成了實驗方案,又成功解決了實驗中存在的問題。
2. 討論為主,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
初中生正值豆蔻年華,對事物容易產生興趣,也容易接受新知識。實驗教學更應以學生為主,把課堂交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發揮空間。如把一些演示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增強了動手能力,也開拓了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