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張怡
摘? 要:為推動國防知識產權在裝備領域創新發展,該文從裝備領域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的特點出發,根據裝備研制特點和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分析了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現狀與問題,闡述了加強裝備領域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的措施和建議,包括增強意識、確立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以及保密解密等方面,用于提升裝備領域國防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關鍵詞:裝備領域? 國防知識產權 建議 管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E252???????????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1(a)-0247-03
Promote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WANG Li? ZHANG Yi
(Institute of Network Information,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MS, PLA, Beijing, 10014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mote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essay will star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quipment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and actual situation of equipment development, the paper analyzes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The necessit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in the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also expounded in the paper. On this basis, the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including enhanced consciousness, establish ownership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 policy as well as secret decryption or other aspects used to improve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reation, utiliz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equipment.
Key Words:The field of equipment; National def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uggestion;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國防知識產權的管理,是為保證國防知識產權制度的貫徹實施、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而進行的管理活動,存在于國防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與保護各個環節之中。裝備承制單位作為承擔裝備及配套產品科研、生產、修理、技術服務等任務單位,國防專利的數量和質量可以反映其技術水平、科研攻關能力、技術儲備情況,積極推進裝備領域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研究,對于節約國防投資資金,充分利用現有技術資源,提高裝備成果的產出率和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 裝備領域國防知識產權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意識、教育問題
裝備研制階段,更多的體現為智力成果和軟科研成果,如果研制階段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保護,則會降低整個裝備科研流程的效率。但很多裝備承制單位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沒有足夠的認識,在科研管理、考核評價、職稱評定中往往看重的是其學術水平的評價和裝備立項管理部門對其完成情況的認可,對成果能否獲專利以及成果轉化情況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并且申請國防專利后并不能帶來豐厚的回報,造成科研人申報積極性不高,很少依據項目的關鍵重要技術進行系統規劃,忽視成果后續轉化的能力。
1.2 管理機構制度問題
裝備研制涵蓋論證階段、方案階段、工程研制階段、設計定型階段和生產定型階段5個階段,需要計劃管理、項目管理、質量管理、合同管理等不同部門密切協作完成,交叉性很強,但大部分裝備承制單位缺乏對知識產權具體管理和歸口機構,管理分散,管理模式粗疏。
往往裝備科研單位和生產單位都是獨立的利益主體,科研單位在研制過程中形成的知識產權出于自身利益考慮,不可能無償轉讓給生產單位,而部分合同簽約人員由于知識能力,對法律條款的儲備、駕馭能力欠缺,對合同約定知識產權條款描述不細致,交付方式,成果形式不明確,導致在項目驗收時往往研制單位只交付一般性的、總體性的資料,包括試驗數據在內的許多核心資料,設計、研制階段形成產生的諸如維修方案、測試、調試標準等技術資料無法獲取[1]。
1.3 知識產權歸屬不明確
《國防法》規定“所有國家投資產生的國防技術成果歸國家所有”,按照現行的《國防專利條例》,國防專利權的行使,包括獨占使用權、許可轉讓權均需國務院有關部委及軍隊有關部門批準或由其指定,且必須遵守國家和軍隊對國防技術成果轉讓的有關規定。隨著軍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活動,軍隊系統國防專利的實施有特殊的要求和嚴格限制條件,不能用市場規律去約束,這種狀況使得權利人只有保護知識產權的義務,而沒有獲得完全自主處置權。并且,國防專利一般都是在完成各級下達科研任務中產生的,轉化有嚴格的審批程序,現有的政策制度不明確,轉化亦由業務領導部門指導安排,科研人員不敢轉,也不會轉,影響了科研人員申請國防專利轉化的積極性。
1.4 定密解密的問題
現代社會的開放性、競爭性和經濟利益的驅動,使得裝備研制中產生的技術成果泄密渠道增多,竊密手段多樣,保密難度增大,裝備領域長期以來,定密時間長,解密工作緩[2]。
因保密條款和轉化機制的約束,一些掌握高新技術的民用企業由于不具備保密資質,很難定密,無法申請國防專利。將一項科研成果從申請專利到最后得到應用,過程非常復雜,發明一種專利只是科研的第一步,要讓專利最后成為一種知識產權,期間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據《國防知識產權統計分析報告》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軍隊系統有效專利平均維持年限為4.91年,軍工系統為5.48年,民口單位為5.85年,國防專利的維持年限因為專利權人棄權、缺乏經費等原因,從第4年期,有近80%的專利申請單位放棄了有效維持權,國防專利最低秘級為秘密,秘密解密期限為10年,這些不再維持的專利如何處理,國防專利還沒有規定明確的制度。
另外,在現行規定下,國防專利的解密需要經過原定密單位或上級部門批準,由于專利信息隨時都在變化,解密單位未經過可靠評估和調研,不會輕易批準解密,造成許多國防專利技術轉化困難[2]。
2? 裝備研制中的國防知識產權管理對策建議
結合裝備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的特點,通過上述對目前國防知識產權管理問題分析,該文對推進裝備領域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給出如下4條對策與建議。
2.1 增強國防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對裝備全過程國防知識產權管理,裝備承制單位應將宣傳普及知識產權知識,不斷開展不同層級、不同內容的知識產權理念意識的培訓宣貫,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增強承制單位對國防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的自覺性,在立項階段應針對項目進行關鍵技術梳理,根據技術先進性、后續應用前景等,對知識產權信息提煉進行分類評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結合資源狀況、競爭環境等因素,對知識產權競爭態勢、知識產權風險、資產狀況、知識產權績效等進行預測、評估、審計和評價,根據科研進度、驗收檢查等流程的進展,將知識產權的提煉和確定列入其中,進行相關的知識產權申請工作,并且申請結果將作為項目驗收的組成部分。
2.2 培養國防知識產權專業人才
任何事物的蓬勃發展都離不開人才,有了人才所有的目標才會實現,培養知識產權人才,應營造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建設尊重知識、鼓勵創新的知識產權文化。
裝備研制知識產權管理需要既懂得專利技術管理和相關的法律知識,具有良好的專業技術背景,又懂得知識產權運作的基本規律,能與承制單位進行很好溝通的復合型人才[3]。國防科工局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試點工作項目中的知識產權專員、知識產權聯絡員制度,可以保障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也為各承制單位開展知識產權管理工作做了鋪墊和引導。
可以借鑒質量管理分層培訓經驗,對裝備承制單位高層管理者的培訓注重提升知識產權戰略統籌規劃能力,對管理人員進行政策法律法規培訓,確保熟悉專利檢索、分析、申請、實施過程,對專業技術人員加強技術要求培訓,使之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與策略運用的意識。
2.3 確立合理的國防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
外軍對知識產權保護在經歷了多年的研究探索和實踐完善,目前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已較為成熟,因此,涉及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問題,可以借鑒外軍的成功經驗,但要確保國家對裝備研制中產生的涉及國家重大安全利益的知識產權能夠絕對控制,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裝備承制單位的權益,鼓勵其積極自主創新。
一是要完善國防知識產權歸屬及管理制度。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裝備研制中的知識產權歸屬與利益分配政策,并通過立法進行明確,平衡好國家與承制單位之間的利益關系[4]。
二是要明確國防專利轉移轉化的條件。對涉及國家重大安全利益的科技成果,其知識產權由軍隊代表國家所有;其他知識產權應盡可能實行“放權”政策,將知識產權下放給完成單位[5]。在裝備研制階段,要嚴格認真地對合同進行審查,一定要明確科研成果的產權關系,最好明確比例或數字,避免模糊不清的字眼,確保在項目進展過程中,對知識產權的提煉和確定有據可依,科研項目負責人嚴格按照合同要求完成項目,使合同內容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三是應進一步健全職務發明獎勵政策制度,完善相應機制和辦法,明確職務發明獎勵的條件、程序、方式,在各類獎勵的評審中,明確國防專利為評價因子,引導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國防專利。
2.4 做好裝備研制的國防知識產權保密解密工作
2017年11月23日,軍委裝備發展部在第二十二屆全國發明展覽會暨第二屆世界發明創新論壇開幕式上發布了2 452項解密專項,28日,國防科工局、財政部、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國防科技工業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指導意見》,這給予裝備承制單位國防知識產權建設極大的支撐和鼓舞,國防知識產權局要明確現有國防知識產權機構的保密職能,組織制定具體的解密標準,各裝備承制單位以此為依據統一解密要求,制定具體實施的工作流程,在定密的同時,根據專利的技術點,確定保密期限和解密日期,利于國防知識產權局對達到專利達到保密期限后能夠統一進行處理,無需保密的及時解密,并發布解密信息,對解密后能夠民用的技術,應當采取積極措施,積極推進知識產權的應用,發揮經濟效益[6]。
3? 結語
知識產權是先進的生產力,是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國防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讓國防知識產權管理推進裝備研制創新發展,促進裝備承制單位整體水平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吳慰.國防工業科研院所關于加強國防知識產權管理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8(1):42-43.
[2]?林金楓,孔令凱,韓國元.軍民融合背景下國防知識產權運行機制研究[J].國防科技,2018(2):41-46.
[3]?閆兆梅,徐輝,包海燕,等.國防科研項目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問題研究[J].知識產權,2019(增刊):24-27.
[4]?何雋,戴少杰.關于國防知識產權的若干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0):153-157.
[5]?譚華霖,賈明順.推進國防特色高校知識產權轉化的對策[J].中國高校科技,2019(4):43-45.
[6]?袁俊.軍工項目知識產權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標準化,2016(11):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