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云飛


摘要: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推動發展、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和擴大開放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 黨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改革舉措,特別是近年來國家下發了一系列關于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工作的文件,要求各央企做好欠款清償,確保無分歧賬款的“零拖欠”。這些舉措無疑將加大中央建筑施工企業的資金壓力,中央建筑施工企業對民營企業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措施亟需調整和改善。
關鍵詞:施工企業;民營企業;企業管理
1 建筑施工企業面臨的困擾和挑戰
1.1 建筑行業競爭激烈,生存發展步履維艱
我國的建筑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僧多粥少局面不斷加劇,建筑企業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 不得不接受建設方提出的低價中標、巨額墊資等苛刻條件,這就嚴重影響了建筑企業的利潤空間和資金周轉。而一般建筑項目工期長,投資大,外部環境影響因素多,如果工期管理安排出現問題,極有可能造成工期的嚴重滯后,這不僅造成施工成本增加,還會導致本就有限的利潤空間進一步被壓縮,而且容易產生合同違約風險。
1.2 合同付款比例不斷壓低,墊資施工問題突出
近年來由于行業競爭激烈,行業內不再是單純的施工總承包模式,出現了 PPP、BOT等各種需要融資或墊資的項目,施工總承包模式項目的付款比例逐年降低,墊資施工的項目比比皆是。根據某公司統計, 2014-2016年承接項目施工合同付款比例大于85% 的合同占全年新簽合同總數的90%以上,而2017— 2019年承接項目施工合同付款比例大于85%的合同比例下降為50%左右。施工過程中項目付款比例普遍在70%左右,部分項目甚至按工程節點付款,在節點付款前需要施工企業大額墊資施工。
1.3? 合作單位中民營企業占比較大
筆者對某工程項目的分包、物資采購、機械租賃等主要合同簽訂情況進行了統計,該項目工期為3年,主要物資采購采用股份公司內部集采,截止2018年 12月31 日,主要統計情況如下:
從合同份數來看,截止2018年12月31日,該工程項目共簽訂各類合同共計198份,其中與民營企業簽訂合同192份,占比為96.97%,與國有企業簽訂合同6份,占比為3.03%,且該項目合作的國有企業50%為股份公司內部單位。
從合同結算金額來看,截止2018年12月31日,該工程項目共計對下結算金額為39,079.45萬元(含集釆金額14,949.22萬元),其中民營企業結算金額為21,729.21萬元,占比為55.60%。國企合同份數僅占比3.03%,但合同結算金額卻占比44.40%,這包括股份公司內部物資集采14,949.22萬元,內部物資集采占國有企業結算總額17,350.24萬元的86.16%。若項目不采用股份公司內部物資集釆,則民營企業結算金額比例將大于80%。
該工程年度財務決算時點,分包、物資、機械等總欠款為6,603.60萬元,其中民營企業欠款為 4,344.57萬元,占比65.79%,雖然目前該項目不存在逾期欠款,但其管理的重要性則不容忽視。
1.4 國家高度關注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第724 號國務院令《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突出了對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法律責任,同時規定對違反條例的各種情形的處罰措施為: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 10萬元以下罰款,對其中的一些違法行為還規定了責令項目停工、降低資質等級或者吊銷資質證書等。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業必須進一步完善農民工工資管理制度,確保及時足額支(代)付農民工工資。
2 清理民營企業欠款對建筑業的影響
2.1 增加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壓力
從目前施工行業現狀來看,建設單位普遍拖延工程款結算及工程款的支付,施工企業的應收賬款總額不斷加大,賬齡也在不斷增長。同時,在支付方式上,采取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支付的比例逐漸升高,個別施工合同甚至直接約定為采用銀行或商業承兌匯票支付,增加了企業變現的難度,影響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工程竣工驗收后,也往往以各種理由延遲結算,甚至久拖不結,這也使施工企業的資金日益緊張,影響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及貨幣資金存量,在上游企業結算不及時、資金支付不到位的情況下,要實現對民營企業欠款的及時足額支付,將愈發困難。
2.2 提高了管理成本,容易誘發合同違約風險
在建設資金撥付不到位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停工待料等不利情況,使施工生產不能如期順利進行,進而加大項目的管理成本。同時,由于資金缺乏,項目無法按時清理債務,而是延時支付分包材料等欠款,會增加企業被訴的風險,這將進一步增加違約成本,削弱其經濟效益。同時,由于資金支付不及時,農民工討薪事件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企業的形象和信用,給企業下一步經營生產帶來負面影響。
2.3 對民營企業合作方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由于部分民營企業履約能力較差,信譽較低,勞資糾紛、中途退場等情況時有發生,不僅影響施工企業的正常生產秩序,還對正常資金周轉造成了干擾。目前建筑企業普遍建立了物資合格供應商及合格分包企業名冊制度,但由于各種制約因素,導致物資合格供應商及合格分包企業名冊制度執行效果有限。如何加強與民營企業的合作與管理是擺在企業管理者當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3 施工企業做好民營企業管理的若干措施
3.1 提高思想認識,完善長效機制
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工作。建筑央企各層級負責人要提高站位,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到清欠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壓實工作責任。
在公司層面應建立業績考核體系,深入分析拖欠產生原因,從思想根源、管理機制、業務流程、考核導向等各方面入手,認真梳理、修訂完善現行管理制度,推動清欠工作從“治標”向“治本”轉變。在項目層面簽訂責任目標,建立民營企業欠款支付責任制,將民營企業清欠納入到項目團隊的業績考核之中,確保責任明確,兌現獎罰,標本兼治。
3.2 夯實項目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工程項目要配備高質量的管理團隊,從工程前期的施組設計,過程中的施工組織管理協調,重點工程 及節點工期進度等方面加強管控,確保項目工期目標的順利實現。加強項目的成本管理水平,強化項目二 次經營工作力度,重視設計概算、索賠等工作,挖掘更多開源點,提高工程項目的盈利水平。只有保證合同工期,成本可控,項目資金才有保障,民企清欠工作才能及時有效推進。
3.3 加強過程管控,確保“雙清”成效
“雙清”工作是做好民營企業拖欠款清理工作的有力保障,離開扎實有效的“雙清”工作,民營企業拖欠款清理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施工企業應層層壓實“雙清”責任,切實抓好過程管控,努力實現項目資金自平衡,只有確保應收盡收,才能做到應付盡付。加強與上游欠款單位的協調溝通,加大工程款和各類保證金的清收清欠力度,盡快回收資金。
3.4 做好資金統籌,強化支付管理
在公司層面要根據公司年度資金計劃和生產經營需求,做好資金統籌安排工作,加強流動性管理,確保整體資金風險可控。充分發揮開源節流、增收創效手段,加快清理存貨和應收款項,處置盤活存量資產,適度增加借款,擴大資金來源,為清理支付提供保障。在項目層面要提前謀劃,扎實做好現金流管理,以“資金自平衡”為原則,結合施工進度,做好資金收支的統籌管理,在支付方式上,優先采取承兌匯票等方式,多措并舉,認真做好民營企業債務清償工作。
3.5 優化合同條款,降低履約風險
國資委辦公廳《關于做好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工作的補充通知》(國資廳發財評〔2019〕26號)中明確規定:“對于書面明確約定上游單位付款后再付款、 上游單位未付款的,不屬于拖欠款,但要積極主動向民營企業做好溝通解釋工作”。這就要求我們進一步強化合同條款設計,及時修訂完善合同范本,在合同中明確質量標準、履約進度、驗收結算、付款條件方式和時限等內容,并按時辦理計量、結算、驗收等手續, 及時解決合同糾紛。同時對已簽訂的合同進行全面梳理,重點關注合同條款中的結算、付款條件和時限, 妥善化解各類矛盾。
3.6 完善管理制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
公司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民工管理制度。首先,要求勞務人員進場前必須與勞務隊伍簽訂勞動合同。建立用工實名制臺賬,臺賬信息主要包括工人姓名、當月進出場情況、簽領工資等相關信息。其次,嚴格推行工資代發制度。代發工資時,須留存代發申請書、承諾書、農民工簽認的工資確認單,并留存影像資料。 第三,積極開設農民工工資專戶,進行專款管理,保證勞務費切實發放到工人手中。在分包合同中約定一定比例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用于保障農民工權益。第四,要對農民工工資支付情況進行梳理、排査,尤其是重點關注傳統中秋假日、學生開學、歲末返鄉之際,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的及時足額支付。
3.7 強化協作方管理,選擇優秀民企合作
建筑企業應強化分包單位管理,進一步健全完善黑、白名單機制,完善過程評價標準,優化評價機制, 凈化合格供應商隊伍,選擇那些優秀的、實力雄厚的,具有良好合作能力和誠信的協作方參與合作。
民營企業欠款清理工作既是一項經濟任務,更是一項長期的政治任務,必然會對從事工程施工的企業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建筑施工企業要提前謀劃,加強與民營企業的合作與管理,努力實現互惠雙贏。
參考文獻
[1] 民企是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J].趙永霞.紡織導報.2018(11)4
[2] 合規合法 健康發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有感[J].張一民.中國物業管理.2018(11)38-40
[3] 我國民營企業融資約束問題探析[J].黨文英.全國流通經濟.2019(0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