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陽
摘要:建筑企業的施工階段需要控制工程造價,壓縮成本提升利潤,促進建筑企業的發展壯大。然而目前的建筑企業對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能力較弱,阻礙了建筑企業的良好發展。基于此,本文對建筑企業施工階段造價控制進行研究,提出了建筑企業需要加強對材料采購與管理費用的控制、加強對前期合同的精細化管理控制、加強對工程變更頻繁現象管理控制的策略,旨在提升建筑企業工程項目建設的造價控制能力。
關鍵詞:建筑企業;施工階段;造價工程;控制
前言:建筑企業的工程項目建設需要三個環節,即為投標采購環節、施工建設環節與竣工結算環節[1]。工程造價在建筑企業施工階段是最需要受到關注的,直接影響了建筑企業的利潤。因此,建筑企業需要對工程造價進行科學合理的控制,使工程造價不斷壓縮,提升建筑企業的經營效益[2]。因此,本文針對建筑企業施工階段進行分析,研究如何降低工程造價,對建筑企業的工程項目建筑具有理論意義,對其工程造價的降低具有實踐意義。
一、建筑企業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現狀
(一)材料采購與管理不夠科學
建筑企業的盈利方式就是承建工程項目,以此來不斷發展壯大[3]。建筑企業在施工階段十分主要的工作就是材料的采購與材料在施工現場的管理。在當前,建筑企業的材料采購方式較為不合理,由于沒有提前確定好采購數量,各部門之間缺乏一定的聯系與溝通,以至于采購數量不是過多就是過少,常常都無法符合施工現場的需求數量。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造價,許多不應該購買的材料占用了一部分的材料成本。另外,在材料被運送到施工現場時,常常會出現材料數量過多使用不完,多余的材料被堆在施工現場的情況,這種情況并不少見。由于建筑企業對施工現場材料管理的疏忽,使施工出現了嚴重的浪費,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造價,那些不再被使用的材料也會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如果建筑企業不能改善材料采購與管理的方式,就會出現成本過多的問題,成本控制成為了十分困難的問題。
(二)前期合同管理不夠精細
建筑企業的成本控制不僅體現在前期購買材料的方面,也體現在前的合同問題方面。首先,建筑企業需要與建設單位簽訂合作合同,由于建筑企業對合同的認識并不深刻,也沒有根據合同的內容進行仔細的分析,以至于在合同之中,對責任的規劃并不明確,對于某些施工現場容易出現的意外事件,合同中并沒有規定責任主體,這就導致某些意外時間出現時,建筑企業無法向建設單位索賠,以至于提升了成本。其次,建筑單位需要與分包單位簽訂合作合同,對于人力、材料、設備等方面,合同中并沒有體現詳細的內容,合同真正事實的時候會出現許多問題,以至于合同對分包單位沒有任何約束力,無法對分包單位進行追責,使建筑單位自身的工程造價提升。
(三)工程變更現象缺乏控制
目前,在開展工程項目建設時,建設單位往往會要求盡快的開工,爭取盡早的完工結算[4]。因此,在對于各種施工細節的審查方面較為松散,沒有按照嚴格的標注進行審查。并且,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施工單位為了能夠符合建設單位預計的工期,并滿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等,常常會在施工過程中變更施工單位。這種工程變更的現象并不少見,在項目建設時時有發生,建設單位在工程變更方面的審查十分松散,沒有按照規章制度來進行審核,就會致使工程變更的情況很頻繁。施工單位有了變化,工程量與其他方面也同樣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工程造價受到其中的影響,也會產生變動。這樣一方面影響了施工現場的正常開工,將完工時間延后,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建筑企業的工程造價,使建筑企業需要使用更多的人力物力去處理施工單位變更的問題。
二、針對建筑企業施工階段造價控制問題的策略
(一)加強對材料采購與管理費用的控制
建筑企業想要獲得利潤,就需要不斷的壓縮成本,節約資源,使施工在最節約的情況下完成,并擁有符合標準的工程質量。在施工材料的采購與管理方面,建筑企業需要加強費用的控制,不斷的節約成本,促進建筑企業的利潤提升。首先,在材料的采購方面,建筑企業的采購部門需要率先與相關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聯系,明確施工現場需要的材料數量,并將各個材料使用的時間確定下來,采用集中采購的方式,提前將材料采購到位。與此同時,在采購開始之前,建筑企業需要對市場中的材料供應商進行考察,明確供應商所提供的材料的質量、運輸速度、價格等方面,選擇最適合自身的進行采購。另外,在對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管理時,建筑企業需要確定這些材料的使用時間,在使用之前,將其儲存在倉庫之中,在使用時,也需要進行數量的確認,盡可能的避免浪費,在能夠保證施工現場材料充足的情況下,將材料的費用節省下來,降低企業工程造價,提升利潤。
(二)加強對前期合同的精細化管理控制
在建筑企業工程項目開始建設之前,就需要率先明確工程造價,工程造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建筑企業的利潤。因此,在處理合同時,無論是針對分包單位還是建設單位,都需要結合工程更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合同的擬定。首先,如果工程量較大,施工較為復雜且時間較長,就可以采取固定單價合同的方式。這樣能夠保障雙方的利益,并進一步的明確責任主體,使合同綜合單價確定下來,不會再發生改動,同時,還可以做好工程造價的控制,將工程造價規范在建筑企業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采取固定單價合同方式,能夠將建筑企業的工程項目降低成本,把工程造價控制在企業預計的范圍內,不僅能夠保證施工的正式開展,也可以確保企業的工程造價降低。
(三)加強對工程變更頻繁現象管理控制
建筑企業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在工程設計、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等因素的影響下,可能會出現合同之內工程量減少、合同之外施工項目增多的情況,還可能出現施工進度改變的情況。這些狀況都有可能使建筑企業工程項目施工階段所需要的費用變化。所以,對于建筑企業而言,解決這些狀況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強對工程變更頻繁現象的管理與控制。對此,建筑企業需要在施工現場出現工程變更的情況之前,就跟進項目,并且在其中起到溝通作用,將變更過后的工程量計算清楚,并進一步的計算出所需成本,分析其是否與預先計劃的工程造價相差較大,是否存在工期延長、成本提升的情況。并且,建筑企業需要依據現場情況,提前設計好解決方案,將施工、組織、管理、合同等可能出現問題的方面進行具體分析,并擬定好措施,以備不時之需。最后,建筑企業需要對現場簽證嚴加管理,現場簽證的審核需要更加嚴格,避免出現工程造價大幅提升的問題。加強對工程變更頻繁現象的管理控制,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企業的施工工程造價,解決造價過高的問題。
結語:綜上所述,建筑企業在進行工程項目施工時,需要嚴格的控制工程造價,將其控制在預期之內,提升企業利潤,增強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之中得以生存發展。本文根據深入的研究,得出建筑企業需要加強對材料采購與管理費用的控制、加強對前期合同的精細化管理控制、加強對工程變更頻繁現象管理控制,以此來提升建筑企業的工程造價控制能力,把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降低,不斷提升建筑企業的經營利潤。
參考文獻:
[1]王志芳.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方法探析[J].房地產世界,2021(20):111-113.
[2]楊丹丹.建筑施工企業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2021,18(24):192-194.DOI:10.19892/j.cnki.csjz.2021.24.55.
[3]吳圣蓮.市政工程項目造價成本控制和管理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21(05):54-55.
[4]石秀姍.建筑工程管理中全過程造價控制對策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04):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