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在一些讀者的網絡群組和帖子里,比如“你最期待在《散文》讀到誰的文章”,錢紅莉的名字是最經常出現的之一。她可以說是《散文》作家群像中讓讀者最熟悉的面孔之一。錢紅莉,這位安徽方陣的知名女作家,其人其文,有桐城遺風,徽腔流韻,清麗中見孤冷,燼余下顯微暖。對錢紅莉,寫作是持守,也是慰藉,更是個體生命與自然萬物之間的隱秘聯系。她的文字幾乎都是“后退”的,她有意識地與立身的時代保持著距離,形式上趨于現代,意蘊上歸于古典。在我看來,錢紅莉是一個很難標簽的散文寫作者,她在后退的文字里,享受著內心的大安寧與小悲喜。或許,這正是錢紅莉的人生追求與文學信念——人生自守,枯榮勿念;萬物美好,我在其中。
(編 者)
作家檔案
錢紅莉,又名錢紅麗,安徽樅陽人,后遷居蕪湖,現居合肥,供職于媒體。生于20世紀70年代,90年代初開始學習寫作,出版有散文隨筆集《華麗一杯涼》《風吹浮世》《低眉》《詩經別意》《四季書》《一輩子歷歷在》《一人食一粟米》《等信來》《植物記》等16部。散文隨筆作品擁有大量讀者,在文壇內外產生廣泛影響。曾獲第18屆百花文學獎、2017年度安徽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錢紅莉的文筆華麗,極富才情和書卷氣,流淌著一種寒涼的氣質和古典的情懷。她的文字優雅卻不失溫度,以真摯的情感、靈動的文字勾勒世間萬物。正如她自己所說:“一個堅持書寫的人,首先最應具備的就是趨真精神。其次,才來談這個作者的語言、技藝、結構等手段。語言、技藝等,可依靠后天磨煉得來,‘真摯,則是書寫者天生自帶的。有時,我又覺著,真摯就是一種天分,即所謂的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