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平 鄧海軍 夏 輝 繆圣魁
(新建區農業農村局,江西南昌 330100)
土壤肥料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是決定農業生產效率和產量的關鍵所在。隨著新時期我國農業發展中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的提出,對于農業生產中土壤和肥料的研究愈加深入,其已成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現代農業經濟產業體系發展中,加強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優化與提升,是促進我國農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更是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保障國民餐桌安全的重要舉措。
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發展戰略,其要求產業發展過程中,既要滿足當代人的使用需求,又不能對后代人產生不利影響的一種發展模式,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必然途徑。農業作為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的社會基礎產業體系,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對農業種植產量的提升,而且要關注農業生產中對當代人及后代人的持續滿足[1]。同時,農業可持續發展中,也需注重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要改善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中重視產量而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現實問題,以實現農村發展、生態保護與農業經濟之間的有機平衡;要通過農業技術的研究與創新,來保持農業種植土壤的肥力,以此實現農業產量和農產品質量的共同提升,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大發展的同時,實現農村經濟的振興發展。
在農業生產中,土壤和肥料是農業種植的兩大基礎因素,尤其是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土壤肥料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顯,其是決定我國農業生產能否實現可持續化發展的關鍵性因素。
(1)土壤作為農業生產的基礎環境因素,是農作物生長的基礎,不僅能為農作物提供基本的營養供應,更是農作物種植中養分轉化及雨水涵養的關鍵所在。新時期我國社會產業經濟體系發展背景下,耕地面積逐漸減少,要想保持農作物種植的整體產量,滿足社會發展及國民生活需求,就必須加強耕地管理和土壤維護,保障農業發展中的糧食生產安全,全面加強農業種植監管,不斷通過農業科技創新與研究,來保持土壤肥力,以此為農業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同時,也需注重對土壤的維護管理,避免不科學的農業種植對土壤產生破壞或不利影響,進而對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形成制約。對此,需對土壤肥力進行深入研究,在農業生產中,要避免對土壤肥力的過度消耗,以此為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2)肥料是農業生產中提升農作物產量和質量的關鍵,科學化化肥使用,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措施,對此,需在農業生產中,建立完善的、科學化的施肥管理規劃,以便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落實奠定基礎。根據我國農業科研部門對農業生產的相關研究發現,在農業種植過程中,科學化的化肥施加能實現農作增產增收貢獻率達40%~60%,同時可實現對農作物品質的提升[2]。新時期農業產業經濟市場發展中,各類肥料的研究與使用愈加多樣,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及農業生產提供肥料保障的同時,增加了農民對肥料科學化使用的難度。部分農民缺乏對各種肥料及應用的科學化認知,不僅影響了肥料對農作物生長的促進作用,而且易導致農作物死亡或減產。因此,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中,應全面加強對農業生產中肥料科學化施用的宣傳與推廣,以提升農民對肥料使用的認知,以此保障農業生產中肥料的科學化使用,以推動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可持續發展中,需注重對土壤肥料的優化使用,采用科學化的土壤肥料使用措施,實現對農業生產效率、農作物產量及農產品品質的全面提升,以此推動我國農業經濟體系的現代化、可持續化發展。
3.1 不斷完善耕地資源保護政策,加強耕地資源的保護 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加強耕地資源保護是其基礎任務,更是實現土壤肥料優化使用的重要基礎。雖然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對耕地資源保護的相關內容有明確規定,但仍存有涵蓋范圍不足、管理保護細則不明確等現實問題,由此導致了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發展中,存在公益資源破壞、耕地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等現實問題,對農業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也導致了土壤肥料使用不合理化問題的產生。因此,在農業可持續發展背景下,要想優化土壤肥料的使用,就必須根據我國農業發展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耕地資源保護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避免非法占地、破壞耕地等現實問題的產生。
3.2 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宣傳,建立科學化的土壤肥料使用規劃 農業經濟發展中,土壤肥料的使用是決定農業生產質量和產量的決定性因素,要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不斷提升農民的科學化生產意識[3]。在此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當地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宣傳作用,加強農業技術的宣傳推廣,全面提升農民對土壤肥料科學化使用的認知與了解,并成立專業的農業指導技術小組,深入農業生產過程中,給予農民全方位的農業生產種植指導及科學化土壤肥料使用規劃,以此全面提升農業生產種植及土壤肥料使用的科學性,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3.3 強化肥料的利用率,保證農業生產的肥力供應 土壤肥力供應及肥料施加是農業生產過程中保證生長營養的關鍵所在,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發展中,存在常規肥料利用效率較低、使用風險高等現實問題,不僅影響了工作物的整體產量,而且對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4-5]。針對此問題,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就需注重強化肥料利用率,保證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土壤肥力供應。實際生產過程中,政府職能機構以及農業研究部門要注重對新型肥料的研發,實現肥料養分釋放和農作物吸收的同步,以此提升肥料利用率,同時可適當施加有機肥,不斷補充耕地土壤肥力,結合農田養分精準管理技術及肥料科學施加技術等,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化。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實現農作物產量和農作物品質提升的重要基礎。新時代農業生產發展中,要注重對耕地資源的保護與科學化開發利用,通過科學化的農業生產管理,實現土壤肥料利用率的全面提升,以推動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