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杰 孫倩 王艷麗 都繼萌
伴隨著京津冀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物流產業集群發展迎來政策和市場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京津商貿功能向外部疏解擴散的趨勢也為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式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本文在系統梳理國內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河北省發展物流產業集群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政策進行實地調研,分析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產生機理和運行機制等內容,根據京津冀一體化的背景和河北省特點,優化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的模式和做法,同時,對河北省物流業發展的大趨勢、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以及電子商務的大發展,對今后河北省進行物流產業集群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物流作為企業的“第三利潤源”,對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愈發重要的作用。站在全球的角度來看,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已經成為許多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成了物流助力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的增長點。我國物流產業起步較晚,目前迫切需要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來實現對我國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尤其是伴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發展,政策上的支持和市場的不斷集聚,對河北省進行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帶來了大好機遇。
通過對現有文獻進行分析,國內外學者主要圍繞物流產業集群定義、物流產業集群兩個方面開展了相關研究。
物流產業集群定義
國外學者研究產業集群的較多,但對物流產業集群沒有比較明確的定義和權威的界定。比較經典的是邁克爾·波特(1990)《國家競爭優勢》書中對產業集群的定義和尤西·謝菲(2015)提出的物流產業集群是物流產業主體集群、物流產業相關集群及物流產業服務鏈集群等3種集群均衡優化的結果。
國內學者站在不同功能的角度對物流產業集群進行了定義。楊子輝等(2013)認為物流集群是運輸、倉儲、物流信息、管理咨詢等物流領域相互關聯的企業在地理位置上相對集中所構成的群體。宮秀芬(2016)認為物流產業集群是指在一定范圍區域內,以公路、鐵路、港口等交通樞紐設施、物流信息技術平臺、教育機構等科研開發組織為依托,由一定規模數量的裝卸、倉儲、包裝、運輸、配送等物流企業和相關制造、供應等廠商在地理空間上的集聚現象。
物流產業集群形成
國外針對產業集群形成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亞當·斯密的《國富論》,他認為產業集群形成分為外部經濟理論、產業區位理論、競爭優勢理論、增長極理論、地域生產綜合體理論、空間經濟學理論和新產業區理論等7種因素。
國內專家在提出物流產業集群形成的同時還提出了合理化發展建議。賈帆帆(2014)提出隨著我國倉儲行業的快速發展,物流園區與物流中心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迅速,并促進了物流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劉曄(2015)以陜西省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我國物流產業集群的形成與發展,并結合GEM模型與鉆石模型對我國物流產業集群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構建了競爭力評級模型,為我國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優化提供了政策建議。
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物流產業集群發展的定義、形成及其對當地經濟發展的促進上來進行的,注重的是本區域自身的發展,但是缺乏在不同區域間協調聯動發展的模式、方法等的研究,本文擬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通過對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的研究,來帶動整個京津冀物流一體化的大發展。
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發展模式
物流產業集群的發展帶動了整個河北省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促進河北省區域經濟、提升區域競爭能力有顯著作用,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基于地理區域環境的物流產業集群
基于地理區域環境型的物流產業集群是指選址時主要將區域的地理環境,產業發展水平,資源、設施、交通條件等地理區位優勢作為考慮因素,實現物流企業及關聯組織集中在某一區域發展。鑒于河北省的地理區域實際,形成了主要借助中心城市產業推動、沿海港口城市帶動、交通樞紐城市聯動的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模式,并重點打造建設了石家莊、張家口、唐山、廊坊、邯鄲5個地理區位優勢顯著、物流設施完備、規?;l展良好的物流樞紐城市,實現大量物流快遞企業和關聯企業的集聚,有效推進了物流相關活動的開展。
2.基于主導產業依附的物流產業集群
為了近距離、高效率服務用戶,物流企業會依附于農業、制造業或商業等,基于為其他產業提供物流服務而形成的物流產業集群就是主導產業依附性的物流產業集群。因此,河北省在進行物流園區的規劃和設計時,重點依托醫藥、鋼鐵、石化、農產品等河北省優勢行業,構建了具備出口加工、生產加工、貿易流通等功能的物流園區,為河北省農業、制造業和商業等提供了更好、更便捷的物流服務,對促進其發展提供了重大幫助。
3.基于縱向功能關聯的物流產業集群
基于縱向功能關聯的物流產業集群也叫垂直集聚,主要是因為不同物流企業和關聯組織的功能只能滿足商品流通中的部分環節,需要進行垂直縱向關聯才能滿足商品流通要求,因此就形成了縱向功能關聯物流產業集群。經過近年來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河北省已經基本形成了貫通采購、運輸、生產、倉儲、配送等上下游環節的供應鏈,實現在不同區域內物流企業分工協同、功能完備的物流服務鏈,提供物流服務的同時獲得外部經濟。
4.基于政府主導的物流產業集群
以政府發展導向為中心、以政府政策支持為動力、以物流園區為依托的一種自上而下組織形成的就是基于政府主導的物流產業集群。這種模式的物流產業集群一般都是政府依據當地區域特點進行頂層設計規劃,由政府劃定特定區域并出資集中投入建設。通過相關政策和物流發展規劃制定,河北省實施了項目制的產業集群發展,重點打造了如石家莊機場物流園區、小商品商貿型等不同類型的物流園區,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優勢的物流集群。
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發展存在的問題
1.基礎設施不健全
河北省跟我國物流發展先進的省份相比,一是倉儲設施較為落后,老舊倉庫較多,先進的大型倉儲設備不足以支撐河北省物流集群化發展的需要;二是交通線路過于狹窄,導致運輸效率不高,限制了服務相關產業質量的提升,尤其山區農產品的對外銷售;三是流通加工設施設備的配備不齊全,導致流通加工效率低,也間接影響了物流服務質量。
2.信息化水平較低
信息化水平高低決定了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的上限,由于河北省物流企業的規模和競爭實力相對較小,且企業之間缺乏溝通和信任,物流信息資源的整合難度很大,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和關聯企業之間缺乏信息接口,無法實現信息實時共享,導致信息不對稱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導致喪失了大量的合作機會,嚴重制約了物流企業和管理企業的發展。
3.物流專業人才匱乏
物流專業人才是物流業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尤其是精通物流園區規劃、運營的人才。雖然國內物流已經發展了一定時期,但是國內物流教育出來的人才還是理論層面,對企業實踐的指導還不夠廣泛,且由于北京和天津的人才引進吸引力大,河北省吸收物流人才受到一定限制,物流產業集群相關的物流技術人才匱乏,技術技能培訓體系也不盡完善。
優化政府統籌謀劃,發揮政策引導作用
河北省應當站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全省經濟發展的角度,對物流集群發展進行統籌謀劃,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如石家莊市可借助機場優勢的物流園區,應打造貫通供應鏈的企業集聚,實現綜合商貿型集群的轉型升級。另外,應出臺策對外部企業和物流園區內企業的相關優惠政策,一是提高外部企業對物流產業投資的積極性,并積極鼓勵其到物流園區內經營,實現縱向集聚效應;二是推行物流園區內企業的稅收優惠,增加其融資通道,并鼓勵他們發揮各自優勢,打造出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品牌形象。
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路網配套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是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的必備條件,河北省應在初具規模的物流業基礎設施骨干網絡基礎上,配合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要求,不斷優化河北省路網基礎設施建設,進行航空、陸運等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資源整合和優化。同時,要注重基礎設施之間的協調聯動,尤其要與京津之間實現無縫銜接,打通具備相應設施企業之間、不同設施之間的橫向聯合,為更好地服務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奠定物質基礎。
提升物流信息水平,暢通企業溝通渠道
物流信息共享可以實現物流園區各企業和物流網絡各節點的無縫連接,促進彼此的合作。河北省應當建立物流服務公共信息平臺,提供采購、運輸、生產、配送等全供應鏈流程的信息資源共享,這對及時發現商機,協同配合完成物流任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實現對物流過程、物流服務質量的監控,有助于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另外,河北省應當建立并規范物流服務標準,采購上線先進的物流管理技術、系統,實現數據交換共享的同時,達到服務標準統一、跟蹤監控有效、服務質量提升的效果,最大限度促進物流產業集群化發展對經濟的促進作用。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為河北省教育廳2020年“京津冀一體化條件下河北省物流產業集群模式發展對策研究”(項目編號:SZ201012)項目的研究成果。]
(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