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蓉
產學研合作創新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創新效率的一項戰略途徑。本文將研究視角對準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等主體組成的系統整體的相互協作對產學研合作創新的成效的影響。采用復合系統協調度理論及評價方法,測算2013-2019年西安市產學研創新系統協調發展度。結果表明,西安市產學研創新系統整體處于非常低的協調狀態(協調度在0.2附近)。
產學研創新系統的運行效率主要取決于創新系統要素形成的網絡在相互作用下對創新系統功能的實現能力。根據復雜系統理論,協調是一種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子系統的配合得當、相互促進的關系,當系統內部各子系統協調發展時,系統才能發揮協同作用,使系統整體功能得到充分體現,而協調度就是度量這種效應的指標。本文對產學研創新系統的協調發展度進行研究,確定產學研創新系統協調度測度模型。
子系統的有序度
協調是指產學研創新系統中產業、高等教育和科研各子系統之間在整個系統發展過程中相互保持的和諧一致性。而協調度是這種和諧一致性的程度的度量。


評價指標的選取
本文在構建指標體系時,在參考國內外關于產學研創新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側重從產學研創新系統對區域范圍的經濟、科技水平和高等教育的整體影響角度構建指標體系。產學研創新系統包括了高等教育、產業和科研三個子系統,并為每一個子系統設置了三個評價指標。
原始數據說明
本文中使用到的原始數據來自2013年到2019年間西安市統計信息網上公布的年度統計公報。西安市產業子系統、高等教育子系統、科研子系統2013年至2019年間的序參量指標數據: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億元),4436.58,4961.12,4924.57,5266.25,6018.79,6396.28,6846.1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億元),5127.69,6048.34,6740.26,7473.07,7862.59,8294.08,9449.9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億元),392.14,401.20,341.40,438.59,532.35,570.81,465.42;普通高等學校專職教師數(萬人),4.64,4.68,4.78,4.72,4.79,4.90,5.02;普通高等學校學生數(萬人),83.83,85.42,84.83,83.10,83.02,82.44,87.14;教育支出(萬元),1135498,1115171, 1183865,1196292,1338949,1571932,2018994;科技支出(萬元),78976,134866,254413,274783,452846,482295,347911;R&D經費內部支出(萬元),2567704,2871157,3037122,3255583,3601731,4261408,4817600;專利申請受理數(件),47111,47034,60986,46103,81110,56408,72377。
計算結果與分析
選取西安市2013年至2019年產業子系統、高等教育子系統和科研子系統的序參量指標時間序列數據,根據模型中公式(1)、(2),以2013年各項指標相應數值的70%為下限,以2019年各項指標數值的150%為上限,將指標數據標準化。
西安市產業子系統序參量基本朝有序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從2017年開始,各序參量相對前期增長速度加快。
西安市高等教育子系統序參量呈現發展不均衡狀態。其中教育支出序參量有序度逐步提高,反應西安市政府近年來在教育支出的投入力度是不斷加大的。然而普通高等學校專職教師數和學生數序參量有序度增長并不明顯,有限年份還出現回落,說明政府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覆蓋面。
西安市科研子系統序參量在近年的表現是十分亮眼的,各序參量的有序度提升明顯,特別是2017后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綜上結果表明西安市產學研創新系統整體處于非常低的協調狀態(協調度在0.2附近),反映出西安市產學研創新系統整體發展協調性較低。并且進一步分析表明這種不協調主要是由于近年來科技、產業迅速發展而教育沒有跟上來導致的。從各個子系統的復合情況看,產業子系統和科研子系統復合系統的協調度發展具有較好的同步性,影響產學研創新系統整體協調性不好的一個主要因素是教育子系統沒有和產業、科研協調發展。
(陜西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