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筱嫻
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和金融自由化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金融科技正不斷滲透到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也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品質。我國近年來對于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其作用也開始日益凸顯。人們的生活當中,在科技的廣泛應用下體現出了其極大的便利性,無論是移動支付還是融資方式都在不斷變化,這也體現出了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有機融合下所能夠帶來的推動力。同時,也為金融行業的發展以及其業態變化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但目前我國金融科技服務的推進仍然受到傳統金融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影響,而現有的金融人才當中,對于知識的認知和先進理念的掌握不同程度上出現了一些不足,尤其表現在知識老化和創新能力不足以及綜合素質與現代社會人才實際標準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當前,我國對于人金融人才的培養,需要將重點放在復合型金融人才的教育教學方面,真正培養出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如此才能夠保證我國金融科技得到快速的提升,滿足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通識知識的專業性和金融專業的精通
隨著時代的發展,金融科技的出現是金融行業不斷進步和人們創新意識的萌發所必然的趨勢。而作為時代的產物,金融科技也衍生出了大量的新行業和新業務,這也使得我國當前金融生態系統的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金融政策在這一變化的影響下,也開始進行調整。金融的業務不斷推陳出新,金融產品也越來越多樣化。但這也對金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需要及時進行積極地調整和完善。
從事金融科技的人才需要從傳統的專才逐漸向通才角度轉型,不能僅限于精通金融專業知識,還需要其能夠學習和掌握更多學科的融合跨界知識,也就是學術領域所說的通識知識。
如今,具備非專業性廣泛性的通識知識已經成為金融科技時代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核心標準,使得很多金融科技時代的金融從業者開始逐漸重視基礎知識和良好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并確保其能夠將個人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際的工作當中,通過實踐活動經驗的積累來提高金融科技時代背景下,金融復合型人才的特質,以滿足科金融科技時代的具體要求。
風險意識重視度和互聯網思維的具備
如今早已是快速發展的信息化時代,金融資源也逐漸形成了信息化網絡化和數據化為主的現代新科技金融資源,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金融機構產生,同時,要在紛繁復雜的金融生態系統當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關鍵是能夠培養出一批具備極高素質和互聯網思維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同時也必須要要求人才具備金融、信息科技、管理和大數據技術以及法律等相關的知識。所以,金融科技時代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和教育,必須要能夠形成敏銳的互聯網思維。要使人才能夠具備新金融生態系統下以客戶為中心的體驗思維、行業融合思維、信息碎片化思維,要能夠掌握更加開放的思維,并秉承共享、共贏的理念。互聯網思維能夠有效提高金融從業者對金融科技所帶來各種風險以及挑戰的應對能力,使其能夠在金融科技生態當中,更好地體現出自我的價值。
打破傳統金融思維且要提高創新意識
隨著金融科技開始縱深發展,而市場上的金融產品也日漸豐富,逐漸更加多樣化,金融市場的競爭和也日趨激烈,這使得金融客戶群體的爭奪成為行業競爭的焦點。如何在如此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當中占據一席之地,獲得市場更加有利的資源,不斷擴大市場的占比份額已成為金融行業當中不同金融企業的研究方向。但這些都離不開金融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和引進復合型金融人才也成了企業所關注的重要籌碼之一。金融科技時代復合型金融人才必須要具備極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其能夠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場競爭當中設計出既能夠符合用戶個性需求,同時又能夠滿足客戶更高體驗要求的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

首先,培養理念必須要進行重構。在金融培養理念方面,傳統的金融人才培養理念主要是建立在金融服務行業培養機制基礎上,重點放在金融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訓練。而在金融科技時代大數據、金融科技的不斷推廣和沖擊下,傳統金融人才培養的高素質、專業性以及精品化的培養理念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樹立由專才向通才轉型的培養理念。而金融科技時代隨著大部分行業的變革,使得金融院校的專業畢業生除金融傳統的金融機構就業之外,還有一部分金融畢業生進入了飛機這金融機構。這也對于很多高等院校金融人才培養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其能夠培養金融人才的創新意識和互聯網思維以及社交能力,還要使其具備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具備更多樣化的通識知識,并且在金融科技的多元化發展之下,需要復合型金融人才能夠真正滿足當前與時俱進的金融生態發展需求。
其次,培養模式必須要進行重構。為了能夠使金融復合型人才滿足市場的需求,提高其契合度,金融人才的培養模式和具體的方法也必須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我國目前絕大多數金融人才的培養都是以高校作為單一的載體來進行培養。而由于金融人才的專業性水平要求極高,高等院校往往僅靠理論知識的灌輸。但卻遠遠無法達到金融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還需要其不斷重視金融人才實踐技能的訓練。高等院校必須要能夠尋求與企業的合作機會,通過校企聯合的模式和方式來進行合作共贏,使金融人才的培養能夠真正契合市場化的實際需求。例如,當前較為重視和廣泛應用的訂單式培養模式,以新型金融科技崗位的實際需求為主要指導方向。進行金融復合型人才的針對性培養,通過企業行業參與,能夠實現學校對教學育人的專業化和。具體方向的把握促使金融人才培養理論與實踐得到有機融合,實踐人才培養模式與市場需求的關聯和耦合,進而真正培養出更具。專業能力和特色以及核心競爭力的金融復合型人才。
科技金融時代金融復合型人才培養教學的創新思路
1.重視產學研合作培養模式的創新應用
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需要實現產學研各方的緊密協調與配合,所以要建立以高等院校為宅體與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結合科研院校和行業協會。關于金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進行深度融合,形成人才培養聯盟,通過合作培養實現資源優勢的互補和資源的共享。并在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良好局面下,為金融科技時代培養出更多更加優秀的復合型金融人才。尤其要注重企業與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的深度合作,共同進行專業設計的研究,并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從企業,行業選派富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擔任實習實訓教師。為高等院校提供實訓的場地和平臺。同時,也要為高等院校及時進行人才培養實際需求,相關數據信息的反饋。再通過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搭建出高水平的科研技術平臺,匯集出各方力量,不斷加強技術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
2.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培養的創新體制
就想實現金融科技新時代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創新。就必須要積極界外借鑒國內外先進的人才培養經驗。并構建多元主體,共同培養的創新體制。多元主體協同育人,對于金融人才的培養和人才的發展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推動力作用,在金融科技時代,對于復合型金融人才的培養也需要進行多元培養,主體新理念的建立和多元主體協同培養新體制的改進和完善。要能夠充分發揮出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力,充分調動人才培養各方面的積極性,共同進行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機制的推進與完善,高等院校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同時也是復合型金融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這就需要高等院校主動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尋求更多的發展機會,以企業崗位的實際要求作為基本指導方向,深入進行市場調研,不斷進行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的調整和與完善。根據企業的實際要求和崗位設計,進行人才培養方案的科學化制定。企業作為用人主體,是金融人才成長的重要平臺。這就需要企業主動地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和溝通,及時進行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饋,為金融人才培養提供更多的實訓機會和就業。空間。另外,還要充分發揮出政府對人才培養的引導和協調職能作用,通過各項激勵政策,為金融人才培養提供更加良好的環境。
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和金融市場的愈發活躍,以及經濟全球一體化的推行下,金融科技的融合愈加緊密,而且社會對于金融人才的培養要求,以及相關標準也不斷提升。對于金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呼聲越來越高。所以,高等院校以及金融專業院校對于金融專業學生的教學必須要不斷進行的創新,要能夠結合時代特點和發展的步伐,主動培養出具備較高創新意識、社交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互聯網思維以及通識知識等綜合素質能力較高的金融復合型人才,如此才能夠真正滿足社會和金融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為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創業訓練項目“金融科技推動下構建金融專業復合型人才創新途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13753012Y)研究成果。]
(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