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娟
摘 要:隨著新型教學理念的不斷發展和積極應用,教育領域的相關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個學校的教學方式都在原有的基礎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是培養學生各項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鍛煉各種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教師要深感自己所肩負的重要責任,及時進行教學方式的革新。數學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教師在授課中要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態,將寶貴的教學經驗和嶄新的教學理念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在理解抽象知識的時候可以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產生更加強烈的探究意識。教師的授課效率也能夠在這樣的教學狀態下獲得顯著提升。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課程;算用結合
數學知識具有極強的綜合性,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會面臨諸多問題,所以教師制訂教學計劃時應進行多方面的思考:積極利用課下時間與學生進行深層次的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真正面臨的問題,激發學生思考,拓寬學生的思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情緒也會因此變得更加高漲。運算在數學領域中是最為基礎的技能,運算能力的提升能夠讓學生解題精確性大幅度提升,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也會具備更多的信心。本文對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師教授運算知識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旨在幫助更多教師靈活運用算用結合的授課方式,重塑數學課堂環境,讓學生能夠在嶄新的教學模式中領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發展和學習數學的模式。
一、現階段數學教師授課方式中存在的弊端
(一)對學生基本運算能力不夠重視
很多教師在授課中之所以沒有獲得既定的教學目標,主要原因是教師制訂的教學計劃出現了思維方式上的偏差。教師為了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教學中沒有重視學生運算能力的提升,而是讓學生研究和學習更多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許會有所提升,但學生的內心深處并沒有意識到運算的重要性,在解答數學題目時經常會因為計算失誤難以獲得令自己滿意的分數,這對學生研究數學知識而言也是一種較大的阻礙。
(二)沒有將學生放置在課堂主要地位
學生數學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不只依賴于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還依賴于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學生只有學會獨立思考才能夠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厚的理解能力,學生也才能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真正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學生對數學課堂也才能具備強烈的歸屬感。但是,很多數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并沒有意識到這種授課方式的重要性,而是將自己的思想強加于學生的思維方式中,導致學生在面對各種新型題目的時候沒有解題思路,學習數學知識的欲望降低。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學習各種文化課知識的時候,只有將自己的思想觀點融入其中,才會擁有更加強烈的歸屬感,學習積極性也才能夠借此機會得到完善。所以,教師要將課堂歸還學生,讓學生能夠重新做回課堂的主人,讓學生能夠主導數學課堂的走向,教師在課堂中主要發揮引導作用,并及時解決學生存在的數學問題。
(三)教師缺乏使用新型教學方式的強烈意識
教師在利用算用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的時候要進行多方面的思考,讓學生在學習運算知識的時候不會感到枯燥。課堂時間有限,很多教師為了能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僅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沒有體會到更多的樂趣,領悟能力也會因此銳減。所以,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現階段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歡樂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更多的運算知識,在輕松的數學活動中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為此,教師的教學思路要變得更加靈活,讓學生可以深刻領悟運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價值。
二、完善數學教師運算課程授課能力的主要方式
(一)及時轉變授課理念
數學知識體系具有綜合性,每項技能的提升都對學生具有深遠的影響。所以,運算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而言是極為重要的。學生只有對運算知識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對數字的敏銳程度才會有所提升,在解答各題目的時候才能做到成竹在胸。在解答難度較高題目的時候也會具備更高的精準度,也能爭取到更多寶貴的解題時間。所以,教師應該意識到運算能力提升的重要價值。為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運算方式后能夠將其準確應用于實際解題中,教師在講授完精髓內容后需要積極組織學生將在校學習的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讓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深刻感受數學的重要性,同時也是變相幫助學生進行特殊形式的復習,讓學生對運算知識具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比如,教師在講授完乘法知識后,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商店購買鉛筆等文具,并讓學生不借助筆算的方式將購買商品的總價運算出來。通過學以致用,學生對文化課知識的理解才會更加深刻,學生的基本學習技能也會獲得顯著提升。
(二)教師應將學生放置在課堂主要地位
很多教師還在沿用以往的教育模式,在講臺上進行數學知識的傳授,對學生進行單方向的知識灌輸,學生并沒有對教師講課的內容進行深度的理解,對知識的掌握比較片面,沒有辦法對新的數學題型進行獨立的思考。面對同樣的問題,出題人可能只是改變了一種問法或者改變了題目中的一項已知條件,而在學生看來卻像在解答一道新的題目一樣,完全沒有解答題目的思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教師在進行數學知識教授的時候,并沒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并沒有實際參與到課堂中,只是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的解題步驟。因此,教師應該將班級學生按照數學成績的優劣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因為同齡人之間的思維方式比較相近,交流起來也沒有很多的隔閡,很容易一同參與到一件事的研究中。同時學習好的學生還能夠帶動學習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也能夠及時發現他人思維方式中的閃光點,從而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及時改變自己的不足。比如,教師在講授應用題的時候就可以積極使用這種授課方式,為每個不同分組的學生分配不同的應用題目,讓學生運用集體智慧解決數學問題,讓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運用運算知識解決實際存在的教學問題,讓學生的智慧能夠應用于實際學習中。
(三)教師應該及時創新自己的授課方式
在信息化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今社會,教師應積極利用嶄新的授課技術重塑課堂環境。并將其與教學活動進行有機融合,讓學生可以在嶄新的課堂環境中享受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體會數學知識的價值。比如,教師在教授完四則運算的知識后,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幾道嶄新的計算題目顯示在屏幕上。題目中僅提供幾個數字和等號,學生需要利用自己方才學習到的四則運算知識,選擇適合的運算符號填寫其中。隨著題目數量的增加,題目的難度也需要有所提升。這樣,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才可以循序漸進地提升。對于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最多題目的學生,教師需要給予其適當的物質獎勵,讓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領悟到運算知識的重要價值,學生的運算能力也能夠借此機會獲得進一步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變換多種教學手段,為學生創設適合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領到課堂中來,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活化、具象化,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時候便沒有很大的壓力。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或者是運用簡單的教具組織學生進行數學內容的實際演練,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而且可以讓學生意識到實際生活之中處處都涵蓋著數學的思想,從而讓學生意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學生便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進行多方面的考慮,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及時進行授課方式的革新,讓學生能夠在多元化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到數學課程的精妙之處。尤其是運算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而言是受益終身的。此項技能的掌握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具備更強的決心,還能培養出學生做事嚴謹認真的態度。因此,數學教師需要積極利用算用結合的授課方式,讓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具有更加深刻的感悟,讓學生在面對各種新型題目的時候都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正確答案,讓全體學生的數學知識綜合學習能力都能夠得到顯著提升,從而使班級整體的數學學習風氣能夠得到完善。
參考文獻:
[1]許寶嘉,程美鳳,劉曉柔,等.小學數學“算”“用”結合教學策略的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2018:3.
[2]鐘錦麗.算用結合背景下提高問題解決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31(13):148-149.
[3]田明芳.算用結合,削減小學數學應用題“邊緣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7):53.
[4]靳彥麗.淺議情境教學在小學數學算用結合中應用的策略[A].2019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9: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