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穎
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控制權和所有權是國家政府部門,其經營方向和經營行為取決于政府意志,在我國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模式下,國有企業始終發揮著重要的基石性作用,為促進中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要采取措施強化會計監督職能、使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具體來說,就是要充分了解國有企業會計監督職能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通過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加強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等方式,使會計監督職能發揮更加可觀的作用。
會計信息透明度不夠
部分國有企業財務報告申報工作不合理,只對總結性數據進行上報,具體的數據信息無從查找,即使是總結性數據也只有政府部門的主管人員能夠看到,和普通的企業有著較大差異,常規投資者無法了解國有企業的資金運轉情況,很難從市場角度出發對其進行監督和分析,這樣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可謂是聊勝于無。從實際的經營情況來看,很多國有企業的經營監督都是由政府部門通過行政手段進行的,即使也有其他方面的監督形式,也無法與常規企業的監督力度相媲美,缺乏外部市場監督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誤區。國有企業戰略目標和中近期發展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會計信息高效分析的支持,然而現階段我國的國有企業普遍存在會計信息不透明的問題,投資者無法明確投資風險、國企管理人員無法做好未來發展規劃,從長遠來看這必然導致嚴重的國企經營風險。
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不完善
會計監督體系不完善是影響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工作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根據實際情況來看,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不完善的表現如下:第一,監督人員方面存在問題。通常來說,監督工作者必須要獨立于執行者隊伍之外才能正常發揮作用,否則很可能出現主觀因素較強、監督職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然而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的監督人員基本都是會計工作者,陷入了自己執行、自己監督的困局,這樣一來監督職能將會失去應有意義,部分人員還會為了某些目標而故意隱藏會計監督中遇到的問題。另外,企業經營情況將會給債權人和所有者的利益帶來巨大影響,因此債權人和所有者一般也可進行監督,然而在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制度當中并沒有相關內容,也可能導致會計監督職能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第二,社會審計不規范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之一。社會審計是一種獨特的審計形式,它并不能獨立發揮作用,而是需要借助委托人才能發揮作用,但是目前我國部分會計師事務所與主管部門之間存在緊密聯系,二者之間的經濟瓜葛很難理順,因此會計師事務所并不具有獨立性。第三,資格考核審查工作不到位,濫竽充數的問題比較突出,即使會計核算中真存在一些問題,他們也很難及時發現和識別出來,這顯然也不利于會計監督職能的正常落實。另外,受到各種體系和制度的影響,國有企業會計監督工作存在任務分配不清晰、責任分配不明確等問題,監督人員在這樣的情況下很難保證監督的有效性,很有可能給國有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制定信息披露制度
第一,要盡快建立健全國有企業會計信息標準化披露制度,對國有企業會計信息上報流程等進行調整,使國有企業會計信息的透明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第二,國有企業方面務必要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具有便利性的方式進行會計信息公開,借助新時期愈發成熟的網絡平臺即可達成這一目標。第三,要對會計信息進行長時間的比對分析和數據積累,在企業經營活動中保存和獲得經濟數據,并以此為基礎確定企業經營情況,為投資者提供清晰準確的數據。第四,要盡快意識到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作用,使之成為約束國有企業有關人員的有利因素,保證國有企業經營發展的順利性。
完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體系
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工作可以分成企業內部監督和企業外部監督兩部分內容,其中企業內部監督主要是通過單位治理結構進行的,比如說所有者會計監督、債權人會計監督等都屬于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內部會計監督方式,但是目前來看部分國有企業的內部會計監督工作并不到位,存在監督力度不足、會計信息不清晰而無法有效監督等一系列問題,這顯然不利于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有企業方面務必要盡快完善會計監督體系,通過加強內部監督建設、完善信息公開制度、提升外部監督有效性等一系列措施,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提高企業對會計監督的重視程度
國有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是否能夠得到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有關人員的重視程度。實際上,國有企業會計工作往往具有一定的政策性意味,企業的決策者應在保證會計人員政策學習水平的基礎上,安排具有專業會計能力的負責人,組織企業會計人員學習內部監督相關的知識和理論,并安排會計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他們能夠在學習理論的基礎上積累經驗,逐步保證會計人員工作能力。另外,還需要提升企業負責人的會計監督責任意識,企業的財務管理、內部監督乃至于其他會計工作,都離不開準確完整的會計信息的支持,只有確保會計信息準確度,會計人員才有可能高效地完成自身工作任務,而企業負責人是否具有優質的監督意識,決定了其在發展會計信息相關問題時的態度和處理方法,因此保證企業負責人監督意識勢在必行。另外,還需要將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與會計核算合而為一,對企業資金流動情況進行分析和跟蹤式監督,避免出現資金去向不明等問題,確保企業經濟活動的順利完成。最后,國有企業方面必須要調整固有思維,承認會計監督職能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嚴格按照制度要求和法律法規的有關內容,對違法違規事項進行處理,讓會計監督職能的權威性得到提升。
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企業的會計監督職能十分復雜,大致由會計、出納、稽核、審核等會計崗位共同進行,每一個崗位都會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任何一個步驟出了問題,最終的會計監督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為了避免上述問題,應有意識地加強崗位競爭,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工作。具體來說,可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通過綜合素質培訓活動提升會計人員工作責任感,通過資金和賬目分管的方式提升資產管理有效性,避免職權混淆問題。第二,要做好會計人員的培訓工作,從職業教育和法制教育兩方面同時入手,讓他們的專業化水平得到強化、法律意識得到強化。在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監督的過程中,對財務款項的結算、登記等進行著重分析,避免單人監督工作模式,解決可能存在的個人舞弊問題。最后,會計工作者自身也要采取措施、尋找渠道提升自我,特別是在各項事物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會計人員必須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對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進行學習,在工作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從而讓會計監督職能真正落實到位。
加大政府對企業的監督力度
國有企業的發展情況比較特殊,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工作都是為了提升經營利潤,但是實際的監督核算效果相對有限,監督效果并不好。就目前的國有企業會計監督機制來看,其中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等違法違紀問題,政府部門有必要加強監督管理,對企業會計行為進行制約。政府的監督職能屬于外部監督,主要是借助政策和制度對企業會計監督進行優化和補充,讓企業不同部門之間形成合力,共同保證會計憑證保管上報的完整性和準確性。同時,加大政府對企業的監督力度還能夠使政府權力充分發揮出來,改變國有企業會計監督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從根本上改變國有企業過去的經營發展模式。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
近年來信息化技術開始與越來越多的行業進行結合,從根本上改變了許多行業的發展模式,而企業會計工作必然也會在信息化時代受到一定的影響,利用好信息技術能夠提升會計信息處理效率,優化信息處理模式,解決國有企業會計工作過于煩瑣的問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會計核算工作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整體工作效率得到提升,為企業的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發展中,國有企業方面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強化會計監督職能,從硬件建設和軟件開發兩方面同時入手,提升企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基礎水平,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優化現有設備及軟件系統,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化培訓,要求他們能夠熟練掌握會計信息化系統的操作方式等,從而為會計監督職能的有效落實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所有制當中的支柱型組成部分,它能否順利地經營發展,決定了我國命脈性行業的穩定性,也就決定了中國國家經濟的整體水平,因此對國有企業會計監督職能的落實措施進行分析,顯然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在今后的發展中,國有企業應提高對會計監督的重視程度,制定信息披露制度,同時加強會計人員培訓,做好信息化建設,從根本上強化企業會計監督職能的落實效果。
(山東招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