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貴春

作為一門綜合性的交叉學科,高職管理學具有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特點。在高職教育階段開設管理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但縱觀新經濟背景下高職管理學教學實際,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解輕應用的狀況,教材編排上頒布更替中卻未能實現內容的更新,教學方法上依照傳統缺乏創新,管理學課程實訓教學缺乏有效落實,課程考核方式也較為單一。這種教學模式顯然不利于當前高職學生培養目標的實現,不利于綜合應用型現代化人才培養。基于此,以提升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的高職管理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是新經濟背景下高職管理學教學必須攻克的重點課題。
在高職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背景下,高職各個學科教學都得到了較好的改革,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應用教學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很多學科教學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特別對于具有綜合性交叉學科特點的管理學來說,其教學認知、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以及實訓教學的落實情況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不利于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存在重課程教學輕綜合應用的教學理念
“管理”一詞可以說與每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關聯,它貫穿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職管理學教學中,由于教師對課程教學認知的偏差,導致學生缺乏對管理的感性認識,缺乏管理的科學和系統的理解。高職管理學教學一般設置64課時,其中理論課時一般為40課時,實踐教學為24課時,教學內容包含基礎知識、管理理論、管理理論的發展過程、管理思想的演變、管理的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的四大職能等,管理學理論課時多而實踐課時少的設置特點往往會造成任課教師的認知誤區,將理論教學作為管理學的主要教學內容,陷入教學目標誤區。忽視了管理課程開設的核心目的,教學未能將教學內容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有效結合,并通過實際演練和實踐應用來實現課程目標,形成了重課程教學輕綜合應用的教學認知偏差問題。
較為單一的教學手段增加了學生模擬實踐的難度
雖然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過程中,教師的課程教學手段得到了改進和發展,但就管理學學科教學來說,傳統板書+PPT課件仍然是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采取的主要教學手段,而PPT課件的制作水平和層次也參差不齊。多數由WORD文檔的文字簡單復制,可以說未能發揮多媒體課件的真正效用,只起到了一種文字的投影功能。教師課堂教學中未能有效進行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學中存在“照本宣科”的問題比較嚴重,磨滅了管理學學科的靈活性;在案例教學方面,教師主要通過案例的堆砌,沒能有效體現出管理理論在實踐中的應用。對于涉及面廣、知識量大、綜合性強的管理學課程而言,較為單一的教學手段很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實踐的暗度也非常大。部分教師在高職管理學教學過程中也嘗試進行實踐教學的探討,但在教學中進行實際落實卻非常困難。如在管理教學中關于人際交往能力培養課程教學實踐方面,理論體系非常完備,案例教學也可以非常充分,但具體的課程實踐模擬卻非常困難,無法在客觀的環境總真實模擬復雜的人際情況。
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課堂參與度低
在教師為主導和主體的傳統教學下,學生的學習較為被動,沒有形成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而管理學學科設計的知識量大,所要理解的概念多,涉及的理論也較為復雜,且這些理論性的知識都較為抽象,若不能結合實踐環節通過實踐應用加強學生的感知和體驗,學生很難進行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在教師主導的傳統管理學課堂教學模式下,“一言堂”和“灌輸式”教學讓學生知識學習很被動,學生對管理理論感知不強,無法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管理學教學、管理教育無法促使學生成為良好的管理者,任何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都來自廣泛的實踐,需要在實踐中進行管理啟蒙。但當前高職管理學無論從教學班級設置還是教學模式設置,都不利于學生課堂的積極參與,限制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管理理論學習和實踐感知的積極性難以提升。
單一性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全面考評學生的能力
在新經濟背景下,高職教育改革進程中高職課程考核方式也進行了革新,體現出高職學科教學應用性特點。很多高職院校采取的方式是將期末考試成績分層三塊,包括管理學學科期末試卷成績和平時的考勤結果、平時作業考核。在各項所占比例方面各個學校要求不一,一般情況下,職院校都會將期末考試成績作為重點評價部分,一般占比例為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將平時考勤成績和作業成績的比例設為百分之三十左右。這種模式重點還是考核學生對管理學理論知識點的記憶,不能全面評價學生管理學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情況,無法考評出學生的管理能力。
轉變教學理念,優化管理學課程資源配置
首先,要轉變教師教學理念,增強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在課程資源配置上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不斷轉變教師的教學角色,將管理學教學老師由過去的知識講授者向高職管理學課程開發者轉變,在教師的培訓和自我學習過程中,提升其課程資源鑒別能力和組織、開發能力,實現課程資源效力的全面發揮。其次,要充分借助和利用互聯網資源,打破單一性教材的課程資源局限,在知識講解過程中合理穿插教學案例、教學視頻資源,將管理學抽象的理論知識點通過案例、視頻的實際應用體現出來,提升教學效果;再者,根據高職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取向創新,對一些不適合的教學資源,要合理舍棄,以確保管理學教學的實效性。
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組織活動的革新
針對管理學學科教學組織活動革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積極推行集體備課制度,以學科為依據,將不同專業管理學教學老師組織起來,通過集體研究、討論,共同制定教學方案,實現教學方案的優化;其二,遵循大綱要求,優化管理學教學案例,創建高職管理學學習習題集和試題庫,補充管理學的問題分析方面的習題,對案例的解決方案予以補充;其三,適當組織管理學教學相關活動,如開展學期期中教學檢查、開設案例分析觀摩課、開展多媒體集體學習聽課活動、舉辦教學討論會等,通過多種教學活動組織,促進教師之間的教學交流,實現教學經驗取長補短,促進管理學教學水平提升。

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促進學生問題分析能力提升
教師在管理學學科教學過程中,要積極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提升課堂參與度。多用設問、案例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分析,學生對某一問題的分析過程就是其對這一問題設計理論知識點的認知和思考的過程;通過案例解析過程,引導學生對案例問題進行分析,鼓勵學生撰寫案例分析心得和體會,針對特定的問題形成慣性思考模式,將自己的思考體會以總結報告的形式呈現,形成自我主觀見解。管理即決策,通過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過程形成科學的合理的決策就是有效的管理。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因此,在管理學教學過程中強化案例教學,將紛繁復雜的管理情境通過分文別類地案例呈現出來,給學生解析,充分發揮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摸索出規律,通過現象進行本質探索,找到問題解決的科學途徑,增強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潛移默化培養了學生的管理能力。
加強實踐環節考核力度,促進學生學科應用能力提升
學科考核的模式、考核結果實際是一個學科教學改革效果重要的檢驗方式。就管理學學科來說,當其教學側重于實踐改革之后,單純的理論考評模式已經不能體現出其教學效果,無法滿足改革后的課程考核需求。因此,增加管理學實踐環節考核內容、注重知識應用能力的考試勢在必行。而實踐環節的具體考核模式、考核內容、考核形式需因地制宜,結合學校實際和實訓內容狀況,在考核主體上盡量實現多樣化,改變單一的教師主體形式,實現授課老師評價、學生互評和企業評價結合的形式,盡可能實現考核過程更加客觀公正,內容更加全面。
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管理學是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必修課。通過管理學學習,形成學生完整的管理學學科系統的認知,培養學生科學的管理思維;且在管理學學習中,可以逐漸促使學生學會自我管理,為未來的崗位管理奠定基礎。新經濟背景下,高職管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不利于高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高職管理學教學中,應通過優化管理學課程資源配置、進行教學組織活動的革新、促進學生問題分析能力提升、通過模擬情境創設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實訓實習中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等,培養和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現代化合格人才。
(四川文化傳媒職業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