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摘 要:目前,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依然存在部分教學困難,需要教師能夠堅定不移地轉換教學理念,充分發揮探究性學習的教學優勢,并且可以融合多媒體技術、生活化情境等對策,開展多類型的探究學習活動,這會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生物知識,從而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探究性學習 困難 對策
相比傳統的生物教學方式,探究性學習方法具有諸多的特點,一方面能夠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令其形成優秀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能夠將灌溉式轉換為任務式的教學模式,這會有助于學生逐步深入地學習課程內容,從而能夠增強教學效果。
1 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
1.1 實驗條件不足
在生物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借助于完整的生物實驗,令學生能夠依據實驗現象探究學習,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學校內缺少生物實驗室,或者少有教師能夠指引學生到實驗室中進行實驗,這就說明生物實驗的條件不足,會對探究性學習造成負面影響。
1.2 流于形式
雖然,當前已經提出需要開展探究性學習的要求,但是有些教師仍然不顧不聞,繼續堅持傳統教學方式,或者形式上會分組教學,實質上要求學生依然跟隨教師的步伐學習,這會不利于激發能動性,令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位置,說明存在流于形式的問題。
2 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對策
2.1 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探究學習活動
在有些學校中,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導致生物實驗遲遲不能有效開展,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用多媒體資料作為探究學習活動的實驗資料,既會推動教學活動有效開展,又會便于收集和演示,這會增強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解《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時,從教材內容來看,需要學生認識有效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異同點,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實驗資料,指引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
首先,對學生進行分組,令每個小組探討呼吸運動和細胞呼吸的區別,隨后在多媒體中播放酵母菌細胞呼吸的實驗視頻資料,在了解酵母菌的基礎知識后,要求小組根據實驗現象,探討“在什么條件下能夠產生酒精?”、“在有氧或無氧的狀況下產生CO2是否相等?”等問題,進而能夠得出“酵母菌能夠在有氧和無氧兩個環境中生產”的結論。
然后,繼續播放實驗視頻資料,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思考“如何確定10%的NaOH溶液已被吸干?”、“酒精和CO2會產生什么溶液?屬于什么反應?”等問題,隨即展開分析探討。隨后,在屏幕上演示有氧和無氧呼吸的動態過程,要求學生觀察每種呼吸過程中的各個階段,探討每個階段的發生場所和物質變化狀態,嘗試總結化學方程,如在無氧呼吸的第二階段中,丙酮酸會在酶的作用下轉化為乳酸,少量能量。
最后,要求各個小組根據以上探究經驗,共同制作有氧和無氧呼吸的特征對比表格,幫助學生進行鞏固。
總結:從以上過程來看,經過多媒體技術的促進,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圍繞生物實驗開展探究學習活動,既會直觀地演示實驗過程,又會便于學生理解,進而能夠汲取生物知識,提升探究學習效果。
2.2 創建生活化情境,開展探究學習活動
其實,生物現象在現實生活中無處不在,有些學生較為熟悉的事物都會體現出生物知識,如人體的呼吸、樹葉變枯黃等,說明生物離不開生活。因此,在開展探究學習活動的時候,可以創建生活化情境,既有助于增強學習積極性,又有助于教學教材內容,從而能夠提升活動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時,從教材內容來看,需要學生能夠認識糖類的種類和作用,這就可以聯系生活實際,創建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活動。
首先,在多媒體中演示某人因沒有吃早飯感到頭暈目眩、汽車加油等圖片,對學生說:“同學們,為什么說買車容易養車難呢?為什么當你沒有吃早餐后,會感到四肢無力,頭暈目眩呢?”,令其產生質疑,隨后要求學生閱讀課文,進而了解到“糖可以為人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生物知識。
然后,對學生進行分組,需要每個小組結合課本內容和演示的資料信息,探討“糖類的化學元素是什么?”、“為什么把糖類成為碳水化合物?”、“圖片中哪些屬于糖類?”、“糖可以分為多少種類?”等問題,令其對糖類產生初步認識。隨后,在多媒體中播放淀粉水解的實驗視頻資料,探討“哪些糖屬于還原糖?”、“單糖、二糖、多糖有哪些區別?”等問題,進而了解到葡萄糖為主要的能源物質。
緊接著,在多媒體中演示各種帶有油脂的食物,如豬肉、花生、大豆等,要求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探討“肥肉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花生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檢測?”等問題,令其認識脂質普遍存在于食物中。隨后,在屏幕中演示脂質的相關資料,要求學生依照資料,探討“組成脂質的化學元素有哪些?”、“脂質的種類、作用分別是什么?”等問題,加深對脂質的了解。
最后,要求每組學生用列表的方法,歸納糖類、脂質的種類、分布、作用,進而起到鞏固復習的效果。
總結:從以上過程來看,經過運用生活化情境,既能夠吸引學生參與探究學習活動,又能夠令其聯想到諸多與生活相關的事物,在融合教材知識后,這會加深知識理解,從而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3 結語
綜上所述,探究性學習對生物課程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需要教師能夠多利用該種教學模式,令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逐步地改善學習習慣,從而能夠提升課堂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馬中泉.高中生物課堂中如何提高探究性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20(31):27-28.
[2] 李玲俠.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面臨的困難及對策[J].高考,2020(28):64-65.
[3] 金志文.淺談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20(14):127-128.
山東省萊西市第一中學 (山東省萊西市 26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