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荷
環境保護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而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環保教育。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掌握環保的知識和技能是小學生重要的素養,學校應當落實環保教育,讓每個學生成為未來的環境保護者。我校結合養成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校園環境文化、主題實踐活動、環保課程滲透等方面有效地開展環保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養成環保的行為習慣。
一、拓寬渠道,構建綠色教育特色
(一)環保課堂,深化環保認識
課堂教學是小學開展環境保護教育的主要渠道。各年級每學年安排12節環保專題教育課,教師還挖掘教材內容與環保教育的結合點,把環境教育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有效滲透。比如:在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一課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搜集鳥類對生態環境的重要性,“鳥的天堂”附近的村民如何保護鳥類,為什么鳥兒在“鳥的天堂”生活得如此自由等資料,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同時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
(二)環?;顒?,促進綠色行動
親歷體驗是環保教育的重要學習方式。因此,我們設計了豐富多彩的環保主題教育活動,多途徑推行環保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行為和環保能力。
1.開展節日環保實踐活動。學校結合環保節日,開展系列的環保主題教育活動。比如: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前后,學校組織開展以“珍惜每一粒糧食”為主題的活動,其中包括朗誦珍惜糧食的詩詞,創作環保宣傳標語;邀請專家講《水稻與生長環境》的科普講座,讓學生了解水稻種植的知識及環境污染對水稻種植的影響,深刻認識當前全球的糧食危機。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了解環境對糧食的重要影響,深刻認識到自然環境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
2.開展環保自管自育活動。學校設立“紅領巾監督崗”,在校內推行環保管理。學生的環保行為作為評選文明班的指標之一。環保監督員對亂扔亂丟垃圾,不愛護花草樹木,隨意浪費糧食、水電等同學進行班級登記,在學校“日常行為規范一日評比欄”中公示,從而促進學生環保意識的提高。
二、有機融合,環保與文化共建
環保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聯,教師應創設廣闊的空間,把環?;顒优c校園各類活動有機結合,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一)科技藝術活動與環保教育融為一體
環保教育只有有效地滲透于學校的各項活動中,才能常態化、持久化地開展,并成為推動學校發展的生命力量。學校每學年開展的各種科技藝術活動,都有意識地把環保教育融入其中,形成“科技藝術搭臺,綠色環保唱戲”的教育特色。如:文化體育藝術節開展現場環保書畫比賽、環保音樂劇表演;科技節開展“廢物利用,科技創新”的工藝品創作比賽、環??破罩R競賽等活動。
(二)書香校園建設與環保教育相得益彰
學校將環保教育與書香校園的建設融為一體。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選編了許多與環保有關的美文及課外書籍作為校本學習資源。低年級教師結合識字教學,讓學生背誦環保兒歌;中高年級選取大量膾炙人口、意境優美的山水詩讓學生背誦,讓他們明白和諧環境的重要性。學校還推薦了一批環保書籍,分年級、分階段地引領學生閱讀。各個年級還設有“環保小書角”,讓學生隨處可以閱讀環保教育的書籍。學生在閱讀中,切實了解環境污染現狀及成因,增強了環境保護的意識,自覺形成保護自然環境的行為習慣。
我校通過多種途徑,持之以恒開展各類環保宣傳教育、管理與實踐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校園更加潔凈、美麗,充滿大自然的氣息。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素養明顯增強, 節能環保的綠色生活方式體現在日常行為里,亂丟紙屑、攀折花木、浪費紙張、浪費水電的現象很少發生,學校飯堂剩飯剩菜大大減少。學校將繼續把環保教育作為學校辦學的主題之一,扎實開展環保教育活動,努力打造生態校園。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