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清太
一、建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文化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是課程改革的要求。課堂是學校施行教學的主要陣地,課堂教學是在課堂上落實,課程改革自然也應該落在課堂上。文化是課堂教學的養分,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價值,文化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文化是師生之間的紐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程改革,其核心就是要建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文化。
二是師生發展的前提。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新課程倡導的課堂教學不僅關注學生獲取知識,更加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更加關注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建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文化就是要把教師從僅僅關注課堂教學方式轉化到關注平等、合作、探究的課堂文化;轉化到關注人文底蘊、科學精神與學會學習;轉化到關注自主發展、社會參與與實踐創新;轉化到關注探究式、互動式、啟發式等多樣教學方式。因此,建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文化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同時也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三是文化傳承的需要。課堂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課堂是學校文化的載體,因此在課堂文化中體現出學校文化是學校文化傳承的必然要求,課堂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文化的建設過程其實也是學校核心價值觀體現的過程,師生具有在課堂中建設良好的課堂文化從而傳承學校文化的責任和使命。
四是教學治理的結果。推進教育治理和學校治理現代化是順應時代呼喚,順應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從課堂教學管理到課堂教學治理的演化,是教育發展、理念更新、價值取向的成果。一是教育發展的結果。課堂教學治理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二是理念更新的結果。現代學校治理強調主體多元性、參與廣泛性,目標多樣性。強調以人為本、教學民主、共同發展等理念;三是價值追求的結果。積極踐行課堂教學治理,可實現提升教育質量、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構建多元發展的學校教育治理體系。
二、建構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文化的基本途徑
1.更新理念,建構民主平等尊重的師生關系
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師要從“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的角度重新審視課堂教學,讓課堂成為學生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主陣地,讓課堂教學能夠培養出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核心素養。
堅持“師生平等”的教育理念。著力建構民主平等、和諧尊重、共同發展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個性發展,關注教師能力提升,實現師生共同進步。
2.著眼發展,營造自主參與互動的課堂氛圍
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與認知特點,形成富有實效又具針對性的課堂教學設計,營造自主參與、互動合作、和諧融洽的課堂育人氛圍,在和諧的氛圍中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自主參與、互動合作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學生品格塑造和社會參與,民主平等、自由和諧的文化氛圍則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與全面發展,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3.重構內容,創建自主開放生成的課堂模式
以活動為中心,把核心素養置于活動情景,強調自主探究,注重開放生成的教學模式。反思課堂教學行為,改變課堂教學方式,創建自主課堂模式,關注優質課堂生態,形成有效教學策略,是實現培養核心素養的必由之路。
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團體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其基本模式可以是,問題驅動,教師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將學科知識嵌入教學環節中,提出課堂教學的任務;明確目標,教師將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具體到行為層面中,提出完成任務的要求;合作探究,搭建學習小組共同解決任務;展示交流,實施學生任務展示和交流平臺,并適時總結評價。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