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善錫
摘 要:本文是筆者對日常聽課調研工作中所發現的初中數學課堂存在問題加以匯總和提煉,并站在教研員的角度提出了可操作性強的改進建議,以此提高初中數學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 問題 建議
在將近七年的初中數學教研員生涯中,聽評課節數有600節之多,其中不乏好課;在與600人次的初中數學教師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匯總出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在“教師的基本功、課標的教學要求、課標的教學理念、課堂的教學環節”等四個方面的存在問題,并對應提出了可操作性強的改進建議。
1 部分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不夠扎實有待提高
一是上課前、上課中、下課時的教學禮儀有所缺失或不夠規范,教態不夠大方或不夠雅觀。改進建議:商店里顧客就是上帝,教室里學生就是上帝。上課鈴聲一響,老師走上講臺發出“上課”指令,接著先由老師主動喊“同學們好”,再由學生喊“老師好”。上課過程中,老師要儀態得體,面帶微笑,根據教學環節在講臺站立或在教室走動。下課鈴聲一響,老師走上講臺發出“下課”指令,接著先由老師主動喊“同學們再見”,再由學生喊“老師再見”。
二是教學語言未能全程使用普通話,偶爾會插入一兩句方言;使用普通話時吐字不清或聲音太小。改進建議:認真加強普通話訓練,堅持用普通話教學,自覺杜絕方言講課。
三是板書設計凌亂,未能一直保留主板書,新知或題目未標序號,字體大小不統一、顏色不規范。改進建議:主板書、副板書應有序呈現,且去留得當。字體大小均勻,字體顏色常用白色,慎用紅色。
四是信息技術水平較低,未能自行制作課件,文本編輯和電子作圖能力不強,生搬硬套下載的課件,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影響了課本題目的有效使用以及課件制作的效果。改進建議:教師應自覺使用信息技術,避免課堂上抄題過多,提高課堂教學的技術含量,確保單位課時內的教學容量;此外,縣教育局應統一組織教師進行幾何畫板培訓,解決電子文檔的作圖問題,確保課本題目的使用率,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2 部分教師教學內容不太符合課程標準要求
一是教師對課程標準的使用意識不強,僅憑自己對教材和教輔資料的理解確定教學方向,教學重難點沒有得到解決,所選題目有些超出課程標準的范圍,教學內容不符合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改進建議:指導教師加強對課程標準的研究和使用,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教師沒有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確立教學目標,導致學生對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不好,學生的抽象思維、推理能力、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待提高。改進建議:教師要認真學習并用好新課程標準,確保課堂教學的準確性,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
3 部分教師未能自覺運用課程標準教學理念
一是部分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僅限于教室前三排的學生,教室后幾排學生的存在感不強。多數教師在課堂上“重視教師教的過程,忽視學生學的結果”,造成“出力不妥好”的現象,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改進建議: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在課堂上要充分利用好巡堂檢查的機會,認真檢查學生的學習狀態,真正督促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是部分教師在生成新知、處理例題和解決習題時,習慣直接給出結果,不太注重引導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改進建議:教師要注重教學過程,處理好過程與結果的關系;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系;要重視直接經驗,處理好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的關系。
三是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把題目一放出來,便立即主動講解和分析解題思路,直至給出解答過程方肯罷休。改進建議: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體會和運用數學思想與方法,獲得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
四是課堂上缺少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教師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不太注重及時評價,或評價方式過于單一,未能起到激勵促進作用。改進建議: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和改進教師教學。
五是部分教師直接套用網上下載的課件輔助課堂教學,課件中的內容或題目與教學內容不相符。改進建議:數學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要注意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整合,注重實效。要充分考慮信息技術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影響,開發并向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
4 部分教師課堂教學環節的合理性有待調整
一是部分教師的優化整合意識欠缺,以致出現在課堂上對同類型題重復設計過多的現象。改進建議:把同類型題目分別按“典例分析、堂上練習、課后作業”三種方式分散處理,避免課堂上重復講解過多,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多數教師大考備考意識不強,表現在作業布置環節太隨意。改進建議:全縣初中數學教師要重視每天的作業布置,要根據知識點的運用原理結合考試的方向精心設計好每天的作業布置給學生,確保總體的教學成績。
三是部分教師新授課教學模式有待改進和完善。改進建議:環節一、生成新知(含引入,約15分鐘)(該環節應果斷,不宜費時太多,畢竟所謂的新知也是百年不變的老知識)。環節二、解決例題(含解法指導,約20分鐘)(當前流行的“分組合作探究,小組代表展示”一般就放在這個環節,該環節是教會學生如何用所生成新知去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該環節是一節課的主要部分。注意例題處理完后,應及時對學生進行解法指導,以便堂上練習效果更好)。環節三、堂上練習(含小結、作業,約10分鐘)(該環節應讓全班學生在安靜的環境下獨立解決,教師巡堂抽查,學生板演,老師點評)。
合浦縣教育局教研室 (廣西北海市 53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