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劉學
摘要:水利工程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是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生態環境改善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利用水利工程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提高農業中的抗災減災能力,更好地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經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水利工程質量的好壞,為了提高水利工程質量有必要加強質量監督管理工作。本文闡述了水利工程質量監管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有針對性的監管對策,旨在確保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及其長效運行。
關鍵詞: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質量監督
引言
水利工程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水資源的需求。水利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工程效益的充分發揮、農業糧食的生產以及廣大群眾的安全。近年來,我國對水利工程的投資力度和規模不斷增大,并大幅度提高了工程質量水平。然而,隨著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市場化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水利工程質量管理仍存在許多不足,傳統的監管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期發展要求。因此,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滯后已成為現今水利工作的軟肋,對我國水利事業發展構成了明顯制約,如何保證工程質量逐漸引起學術界和工程領域的高度重視。
1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施工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施工的效果,也會影響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和使用交易。在施工前期階段,高質量的施工能夠減少后期的改進與維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旦水利工程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區域經濟發展,也會給當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為此,應該加強對水利工程質量管理的控制,減少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完善制度保障,利用制度約束工作人員的行為,提高管理的效果,并加強對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的培養,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能力。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為此,應該加大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研究,減少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
2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問題
2.1質量監督標準體系,規章制度尚不完善
隨著水利事業的快速發展,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有關條款和規定已無法適應新時期的發展要求,如質監機構的地位與性質不明確、質監機構設置僅到市級、獎罰規定不細、實施主體不明等。另外,各類規程規范和規章制度中零散分布有施工質量要求及驗收評定標準,部分地區尚未健全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如參照相關行業標準執行的水利工程供排水、道路及房建工程,實際執行時往往走樣變形;現有施工質量的相關要求、監督程序和質量驗收評定標準適用于大中型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參照執行的小型水利工程很難把握“度”??傮w而言,小型水利工程尚未形成法制化、程序化、專業化、系統化質量監督體系。
2.2監督檢查力度不足,難以保障全面覆蓋
由于辦公條件有限、監督機構事多人少、交通不便、地處偏僻等,加之工程量大分散,這在客觀上導致小型水利工程質監力量不夠。另外,水利工程所屬建設單位有村委會、鄉鎮、農業、財政和水利部門等,這些單位組織實施的工程多存在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質量監督手續不全、建設管理混亂、質量意識不強等問題,基層監督機構難以有效、嚴格、工程、全面的開展工程監督。
2.3個別監管人員的素質偏低
水利質量監管覆蓋范圍廣、涉及專業知識多,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必須達到工作要求,這也是順利開展監管工作的根本要求。然而,現階段監管人員數量配備不足,大多數人員的素質和崗位技能達不到實際工作要求,具備相應技能和素質的人員較少,從而導致基層水利監管水平整體偏低,無法滿足現階段的實際需求。另外,水利質量監管的人力資源配備不足,加之監管單位未充分認識到專業技能的重要性,未開展崗前、崗中培訓等使得專業素質和技能水平較低,對工程質量管理造成較大的不利影響。
3水利工程質量管理和質量監督的措施
3.1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水利工程中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逐年提升,不僅會影響水利工程的建設發展,也會帶來很大的人員傷亡。為此,應該加強對工程質量的管理,做好施工設備質量和材料的管理,防控各種安全隱患的出現。在水利工程完成之后,加強后期的維修與保養,以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此外,施工單位應該加強監督管理的力度,解決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避免對整個工程造成不利影響。通過嚴格的監督和管理施工的各個環節來及時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施工的質量和工期。
3.2嚴格監理質量控制管理
依據監理合同文件要求和合同文件責任,編寫監理規劃及施工監理過程質量控制的方法、程序和措施,明確崗位職責,并報項目法人備案。項目的監理單位加強對施工單位、施工人員到位、履職、出勤情況的監督。按工程施工建設進度計劃,分工程專業編寫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監理實施細則。按照監理規范的具體要求內容,采取旁站監理、巡視監理、跟蹤見證取樣檢測和采取平行檢測等方式實施監理,進行質量控制,發現問題應當及時向施工單位提出糾正意見,并要求限時整改。參加(或組織)工程常規質量檢查和隱蔽工程、關鍵部位、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驗收工作。對施工中發現的質量缺陷問題,按照工程質量事故調查處理方案和措施進行處理,及時做好記錄,組織填寫工程質量缺陷備案表。工程建設完工后,監理服務結束,最后向驗收委員會提交監理工作報告、移交檔案資料。
3.3嚴格勘察設計質量管理
建立現場服務體系,加強工程現場服務,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設計代表。建立健全施工圖紙會審、會簽制度,及時解決設計問題,依法遵規進行設計變更。選用的原材料及中間產品和設備必須符合國家標準,并注明規格、性能、型號等技術指標。設計單位要按規定參加分部工程驗收、單位工程驗收、合同工程驗收和最后的竣工驗收,各個階段的驗收工作完成之后,對工程施工質量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提出明確意見。
3.4加大監管經費投入
通過加強各相關單位與水利質量監管部門的協調、溝通,最大程度的爭取物力和財力的投入,為加強重點項目的飛檢與抽查、專項檢查、項目巡查、隊伍建設以及實行全方位質量監管提供經費保障。此外,要加強同級財政部門與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協調溝通,從政策層面出臺有效政策,列支專項經費渠道解決投入不足的問題。在經費不足的條件下,各級水利質量監管單位也要加大與項目法人的銜接協調,主動跟進現場抽檢,積極參與全過程項目監管,努力將項目“飛檢”的成果轉化為項目第三方檢測成果。
結束語
近些年來水利工程建設始終把質量控制作為第一抓手,對于工程建設管理中的質量缺陷,采用前述補救措施,效果十分明顯,延長了工程使用壽命,保證了工程安全運行。“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質量是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無論工程處于施工環節還是后期運行管理環節,工程存在缺陷不可怕,只要能及時發現缺陷、分析原因和制定科學的補救措施,并注重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方法在工程質量缺陷補救措施上的應用,工程缺陷都可以得到有效解決,進而將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微杜漸,確保水利工程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趙勇俠.水利工程建設施工管理及質量控制要求分析[J].湖南水利水電.2020(05):122-123.
[2]李玉蘭.水利工程施工中質量缺陷及其成因和處理方法[J].科技與企業,2012(18):142-143.
[3]朱亞東.關于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缺陷的探討[J].工程質量,2017,35(3):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