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凱銘
摘要:當前,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建筑規模和結構復雜程度全面提高,其中,給排水系統的設計、安裝也面臨許多挑戰,施工質量將直接影響人們的使用體驗。若施工過程中不做好質量控制,不僅影響給排水系統的運行效率和穩定性,還可能引發滲漏問題,加重后期的維護和管理壓力。因此,應從實際出發,對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過程進行控制,從而保證施工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質量控制
1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技術簡析
(1)應結合建筑整體設計圖,對建筑結構進行分析,并聯合有關設計單位做好給排水系統設計圖的改進與優化。(2)結合建筑工程施工計劃,明確給排水管道安裝施工的進場時間,并與施工單位溝通,協調相應的工期和施工程序,如敷設某些隱蔽管道時,施工單位需根據圖紙在相應的位置預留孔洞,安裝預埋件。(3)進場施工前,要對現場環境進行全面勘察,明確建筑結構和各位置環境是否滿足給排水管道安裝施工要求。(4)檢查所有給排水管道材料、零部件質量資料和供應計劃,確保在正式施工后材料不會出現差錯。(5)組織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給排水管道的安裝方式、技術要求、質量標準等,并結合實際要求,對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確保達到施工工藝要求。
2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問題
2.1管線老化
建筑給排水系統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需要長期保持正常運行。但在實際施工中,管線老化問題較為普遍,極大地影響了給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嚴重時還會引起滲漏問題,不僅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還可能造成財產損失。管線老化通常是由于管道材料不達標、安裝方式不合理以及后期使用維護不規范所致,其中,材料和安裝方面的原因需要引起施工單位的足夠重視。例如,有些施工人員在進行管道轉角位置安裝時,沒有選擇合適的彎頭,或者在接口時沒有做好清理工作,造成管道、彎頭之間有一定的間隙,長時間在高壓水環境中,就容易出現管道、彎頭老化的情況,進而造成滲漏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考慮到美觀度的問題,許多給排水管道的安裝屬于隱蔽工程,甚至有的管道還直接埋設在墻體、混凝土中,如果沒有做好材料質量檢查和工藝質量控制,一旦發生老化、開裂、滲漏等問題,不僅查找滲漏源和維修困難,還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2.2管道滲漏
在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和后期使用過程中,滲漏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管道因開裂、脫節而發生水滲漏。造成給排水管道滲漏的原因很多,從施工角度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施工材料質量不合格。給排水管道需要長時間在高壓水環境中保持穩定,如果材料的厚度、穩定性和抗壓不夠,過一段時間后就會出現老化開裂的情況。(2)管材選擇不當。各種建筑環境和應用標準下所用到的給排水管道材料型號也不同,尤其是一些高層建筑,由于涉及二次加壓的需要,對管材的厚度和抗壓強度要求較高,如果選擇的材料達不到應用標準,勢必導致其在后續使用中出現老化過快的情況,從而引發滲漏問題。(3)施工質量不達標。在實際施工中,由于施工方法不合理、規范不足,都有可能造成管材損壞。(4)管道銜接不到位、內部清理不徹底、閉水試驗不規范等也會導致管道破損、開裂,進而引發滲漏問題。管道一旦發生滲漏,可能直接導致房間漏水,不僅影響居民的生活,還會造成經濟損失。
3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嚴格控制施工材料
施工單位嚴格按照施工合同中規定的材料附件,對涉及管道材料和各種零部件進行系統管理,要求所有進場材料必須具有合格證。組織有關人員對進場的施工材料進行全面質量檢查,結合科學的現場分區管理和防護,確保給排水管道施工材料的質量符合要求。在施工前,對將要使用的管材進行質量檢查和清理,任何有破損的材料都不能應用于實際施工中,而是按照規范流程統一堆放和報備處理。
3.2合理設計施工線路
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根據建筑設計圖紙、給排水系統設計圖紙,確定施工質量要求和技術規范,制定一套合理的施工計劃。結合建筑結構特點,對給排水管道中的引入管、干管、立管、支管等敷設路線進行規劃,并在現場各個位置劃定標高,明確位置。合理的路線規劃是保證后續施工規范性和合理性的基本前提,有利于提高給排水管道的施工效率,因此,在設計給排水系統線路時,要考慮給排水的通暢性和后期檢修維護的方便性。
3.3嚴格監督施工過程
(1)對給排水管道系統的關鍵環節進行研究,明確其中存在的質量風險,從材料控制、工藝控制等角度建立科學的質量風險規避機制。(2)結合嚴謹的組織架構,將質量控制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參與施工和管理的人員身上,確保他們在施工和管理過程中做到嚴謹、規范、負責。(3)結合完善的施工質量驗收機制,對不合格的施工項目進行原因分析,制定科學的處理措施,嚴格追責。
3.4控制溝渠挖掘質量
建筑給排水管道敷設時,經常涉及溝渠的挖掘,溝渠挖掘質量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運行效果。該項目施工中,地面部分需對市政引水管道和排水系統挖掘溝渠,在實際施工中,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做好給水系統與排水溝渠的分隔,避免在特殊情況下發生水污染。同時,針對溝渠系統施工,嚴格檢查井下中心樁,在管道敷設完成后,調節直線管口。對溝渠進行必要的防水處理,以避免生活污水、雨水等產生滲漏及污染。
3.5加強質量驗收
建筑給排水系統的管網施工涉及較復雜的施工程序,需要在各施工環節協調配合的基礎上,加強質量驗收。該項目實施過程中,施工單位按照設計圖紙做好技術交底,明確各環節的施工方法、質量標準,落實質量控制責任。基于此,在每一個施工環節和分項工程結束時,組織質量控制負責人、施工負責人和監理進行質量檢查,分析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并及時制定整改方案。通過建立多程序驗收機制,保證各環節施工質量達到要求。
結語
目前,我國針對建筑工程的給排水施工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技術工藝體系和質量標準體系,施工單位在施工方法上的合理性和施工管理的嚴謹性也達到了較高水平。然而,在施工過程的信息化管理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因此,針對給排水工程質量控制,建立信息化管理體系,實現各質量標準的精細化、動態化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建筑給排水系統施工質量,為人們創造更舒適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楊軍文.淺談建筑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居舍,2020(15):172.
[2]黃瑞.淺談建筑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建材與裝飾,2019(35):144-145.
[3]陳晨.淺談建筑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技術與市場,2019,26(08):219+221.
[4]陳晨.建筑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方法略談[J].中外企業家,2019(21):112.
[5]張軍.建筑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質量管理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7):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