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峰
(濟南市章丘區人民醫院,山東 濟南)
分娩是女性經歷的特殊生理時期,是妊娠過程的最終階段。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水平有了較大的提升,使得孕產婦和胎嬰兒在分娩過程中面臨的風險有所減少,但是各種風險仍然存在,對母兒的健康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1]。隨著研究的不斷增多,目前越來越提倡實施自然分娩,這對于母兒的健康都十分有利。但是,自然分娩過程中帶來的疼痛使一些產婦產生強烈的焦慮、恐懼感,還可能因此影響宮縮,使產程延長,不利于分娩的順利進行[2]。為了減輕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痛苦,緩解其心理壓力,本院產科對孕產婦實施了產房開放聯合無痛分娩的模式,且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本文對相關情況進行分析報道。
將2019 年5 月 至2020 年5 月 本 院 接 收 的 足 月妊娠的150 例孕產婦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根據不同的產房分娩模式,對其實施如下分組:(1)參照組入選孕產婦75 例,年齡最大的為39 歲,年齡最小的為20歲,中 位 值(28.17±4.26)歲;孕 周 介 于37-41 周,均值(39.12±1.05)周;胎兒體質量最高的為4.3kg,最低的為2.6kg,均值(3.21±0.52)kg。(2)聯合組共有75 例孕產婦,年齡區間為21-38 歲,中位年齡為(28.24±4.53)歲;孕周為37-41 周,平均(39.20±1.13)周;胎兒體質量區間為2.6-4.3kg,均值(3.25±0.48)kg。對比兩組孕產婦以及胎兒的一般資料,均顯示P>0.05,組間均衡可比。所有入選孕產婦均為單胎妊娠,且對產房分娩護理模式均已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書。存在高危妊娠因素、精神障礙、資料不全的孕產婦不在本次研究范圍之內。
參照組孕產婦按照常規的分娩模式實施分娩,沒有分娩鎮痛以及家屬陪伴等措施。聯合組則采取產房開放聯合無痛分娩模式,具體內容如下:(1)產房開放:在產婦分娩之前,產科護士先對確定進行分娩陪護的家屬進行培訓,指導他們進入產房后不能夠隨意走動、說話等,情緒應當保持穩定、積極,避免焦慮、煩躁等情緒表現的出現,以防加重產婦分娩時的心理負擔[3,4]。另外,在產婦分娩的全過程中,由其實施全程陪伴,給予產婦足夠的情感支持,幫助產婦保持更為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還應當嚴格做好消毒措施,以防增加產婦的感染風險。(2)無痛分娩:由專業麻醉師對產婦用藥,以實現分娩鎮痛的目的。
(1)對兩組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的用時情況以及各產程的疼痛程度進行統計對比。疼痛程度使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進行評價,最低0分(無痛),最高10 分(劇痛)。(2)對比兩組的妊娠結局。
統計學軟件及版本:SPSS 22.0;計數資料:差異進行χ2檢驗,用(n,%)表示;計量資料:差異進行t檢驗,用(±s)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P<0.05。
聯合組的各產程用時均比參照組更短,組間對比,均P<0.05,有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兩組產程用時比較[(±s)/min]

表1 兩組產程用時比較[(±s)/min]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聯合組 75 569.42±133.26 51.34±11.13參照組 75 655.28±147.53 72.08±14.67 P 0.002 0.001
參照組的各產程VAS 評分均比聯合組高,說明聯合組的疼痛程度更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產程疼痛程度比較[(±s)/分]

表2 兩組各產程疼痛程度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聯合組 75 2.31±0.46 2.59±0.62參照組 75 5.69±1.03 7.75±0.65 P 0.000 0.000
研究顯示,聯合組的母嬰妊娠結局更優,相較于參照組,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對比[n(%)]
隨著醫學服務模式的不斷改進完善,使得對孕產婦的各方面服務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發展[5]。為了提升自然分娩率,使剖宮產率得到有效控制,同時更好地保障母兒健康安全,產時服務受到了更高程度的重視[6]。開展人性化的產時服務,有助于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減輕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感,促進分娩過程更為安全順利地進行。這類服務能夠更好的滿足孕產婦的分娩護理需求,同時也是醫院產科護理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7,8]。本研究在本院產科開展了產房開放聯合無痛分娩模式,一方面對產婦實施分娩鎮痛,使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痛苦得到明顯緩解,另一方面讓產婦家屬全程陪伴分娩,給產婦提供更大的心理支持,增強產婦順利分娩的信心[9,10]。研究結果顯示,該模式下的產程更快,產婦痛苦更小,且剖宮產率更低。另外,產后出血、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等情況的發生率更低。由此可見,這種新型的產科服務模式應用效果顯著,在產科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