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淑清
(北京市平谷區金海湖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
原發性高血壓屬于臨床上的多發病和常見病,與遺傳因素、年齡因素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易引發心、腦、腎等并發癥,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所以必須選擇一種科學的管理手段,不斷增強患者自我意識,通過對高血壓危險因素的控制,實現高血壓的有效治療,以減少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而臨床護理路徑屬于一種標準的護理模式,能夠指導患者進行自主護理,并預見性對患者實施護理工作,以促進患者疾病的早日恢復[1]。基于此,本文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過程中的價值進行探究,現將具體探究結果匯報如下。
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3 月對本院接受治療的58 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研究,按照隨機抽樣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護理組。對照組患者共計29 例,其中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0 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齡為81 歲,最小年齡為62 歲,平均年齡為(69.03±3.19)歲。護理組患者共計29 例,其中包括17 例男性患者和12 例女性患者,患者最大年齡為83 歲,最小年齡為64 歲,平均年齡為(69.05±3.17)歲。兩組患者上述各項資料對比,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有進一步分析和對比的價值。
給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患者相關疾病進行了解和掌握,并積極解答患者提出問題,對其進行基礎護理等。給護理組患者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組建護理小組,由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組建護理小組,組長由護士長或副主任護師以上人員擔任,小組成員包括責任護士、主管護師和主治醫師。(2)制定護理路徑表。由小組成員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疾病情況和心理狀況,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護理路徑表,表中內容入院化驗結果、病情評估情況、入院指導、護理措施等多方面內容。(3)護理措施的實施。入院時由責任護士接待患者,并在與患者交流時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以柔和的語氣介紹醫院環境,幫助患者盡快熟悉醫院環境,避免其產生焦慮、緊張等情緒,同時需給患者發放護理路徑表,并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患者介紹護理流程和護理目標,并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臨床工作。第2-4d,責任護士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系統培訓,讓患者對疾病和治療藥物等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并對疾病有正確的理解和認識,正視自身病情;嚴格按照醫囑服藥,以保證臨床治療的延續性,其次需為患者安排低鹽飲食,嚴格控制鹽攝入量,盡量為患者選擇低膽固醇、低脂肪的食物,鼓勵患者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并指導患者積極參與戶外活動,以增強機體免疫力。第5-10d,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叮囑患者戒煙戒酒,指導患者家屬正確測量血壓,同時反復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增強患者的記憶力,并及時記錄患者病情變化,仔細分析患者出現異常的原因。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若患者收縮壓水平恢復正常,或者較治療前下降幅度超過20mmHg 則為顯效;若患者收縮壓較治療前呈下降趨勢,下降幅度在10-19mmHg則為有效;若患者收縮壓下降幅度較小,未超過10mmHg則為無效。觀察兩組護理質量,主要從耐心負責、錯誤率低、操作熟練、態度和藹等方面進行評估。
本次研究采用SPSS19.0 軟件進行分析,運用t和χ2對護理質量、護理有效率進行檢驗,組間數據表現形式分別為(±s)和(n,%);若P<0.05 則代表數據存在顯著差異。
與對照組比較,護理組患者護理質量明顯提高,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1。
表1 護理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s)

表1 護理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質量對比(±s)
組別 例數 耐心負責 錯誤率低 操作熟練 態度和藹 護理質量護理組 29 19.09±1.04 15.95±1.19 18.98±1.28 19.36±1.29 74.39±1.17對照組 29 16.07±1.43 19.08±1.04 16.55±1.49 17.21±1.05 61.93±1.09 t-9.1976 10.6653 6.6618 6.9608 41.9615 P-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護理組顯著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詳情見表2。

表2 不同護理模式的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隨著老年患者年齡的增加,致使原發性高血壓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該疾病的影響因素為自身血管彈性差、動脈壁僵硬老化、血壓隨季節和情緒變化等;若患者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便會對靶向器官造成嚴重損害,且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加之患者對疾病知識缺乏,極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所以必須為患者選擇一種科學的護理方式,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為其制定有效的護理計劃,并對其進行健康宣教,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2,3]。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護理路徑,通過向患者介紹病情,使患者對護理方向和流程有所了解,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并通過心理干預和飲食干預,緩解患者緊張等負面情緒,使其保持樂觀心態,積極與疾病做斗爭,以促進患者疾病的轉歸。通過用藥護理和護理措施實施,使患者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取得了確切的臨床效果,緩和了緊張的護患關系,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4]。其次該護理方式具有計劃性和針對性等特點,能夠讓患者在了解治療目的的情況下自主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嚴格按照醫囑加強自我管理,以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治療安全性[5]。
本次研究表明,護理組臨床療效和護理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由此可見,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過程中來,能夠有效控制血壓,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增強患者護理滿意度,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式[6,7]。
綜上所述,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能夠取得確切的臨床護理療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使血壓得到有效控制,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