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娜
(西安630 醫院,陜西 西安)
糖尿病屬于一種典型的慢性終身性疾病,由胰島素缺乏或者周圍組織對胰島素抵抗引起機體蛋白質、糖、脂肪代謝異常造成,以血糖升高等為典型臨床特征,多伴有多食、多飲、尿頻等典型臨床癥狀,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有著密切聯系。按照病理類型分為1 型糖尿病和2 型糖尿病,其中2 型糖尿病發病率最高,此類患者血清胰島素早期為正常水平,隨著病情發展會逐漸升高,晚期低下,易引起腎臟、血管、心臟等功能障礙,從而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目前臨床比較常見的診斷方式為血脂檢驗,該檢驗方式能夠及時判斷患者血脂紊亂現象,實現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對疾病的早期診斷和預后治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1]。基于此,本文特選擇部分糖尿病患者和健康體檢者進行對比分析。
本次研究于2018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對本院確診為糖尿病的42 例患者和同期接受健康體檢的42 例體檢者進行分組研究。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顯示,患者最大年齡值為79 歲,最小年齡值為36 歲,平均年齡為(58.4±5.7)歲;其中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12 例;患病時間不低于2 年,不高于18 年,平均患病時間(9.6±7.5)年;其中1 型糖尿病患者20 例,2 型糖尿病患者22 例。對照組一般資料顯示,年齡最大值為78 歲,年齡最小值為37 歲,平均年齡為(58.6±5.9)歲;其中男性患者28 例,女性患者14 例;患病時間不低于1 年,不高于16 年,平均患病時間(58.8±5.7)年;其中1 型糖尿病患者1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24 例。兩組參與本次研究人員一般資料并無統計學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經實施葡萄糖耐量試驗、血清胰島素試驗;(2)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糖尿病患者;(3)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2)排除合并冠心病和高血壓疾病者;(3)排除糖尿病進展為終末期者。
1.2.1 血液采集
在進行血樣采集前21d,兩組人員需提前做好相關準備,相關人員需囑咐參與人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告誡其禁止應用會影響血脂指標的藥物,并于采集前12h,囑咐參與人員禁食,在次日凌晨對參與人員進行血液采集,采集量為3ml,抽取參與人員靜脈血,并在限定時間內對其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 TG)、血脂中密度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進行檢驗[2,3]。
1.2.2 試劑和儀器
檢測儀器為AU580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原裝試劑,試劑均在保質期內。
1.2.3 檢驗方法
使用酶法對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三酰甘油、總膽固醇進行檢驗,檢驗過程中采用2 點終點法。
1.2.4 檢測指標
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內的血脂異常檢測標準:低密度脂蛋白<1.04mmol/L、≥4.14mmol/L,總膽固醇≥6.22mmol/L;高密度脂蛋白≥2.26mmol/L,低密度脂蛋白≥1.55mmol/L。
在SPSS19.0 統計學軟件中將血脂檢驗臨床價值相關數據錄入并處理,用(±s)的形式描述血清各項指標,行t檢驗;用(n,%)的形式描述血脂異常情況,行χ2檢驗;若P<0.05 則代表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脂異常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數據對比符合統計學檢驗標準,P<0.05。詳情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血脂異常情況對比(n,%)
將觀察組和對照組研究對象血清各項指標進行對比,高密度脂蛋白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低密度脂蛋白、三脂甘油、總膽固醇,觀察組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各項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研究對象血清各項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高密度脂蛋白(H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三酰甘油(TG) 總膽固醇(TC)觀察組 42 1.33±0.55 3.77±0.77 2.65±1.06 5.37±1.08對照組 42 1.54±0.54 2.26±0.69 1.34±0.66 4.11±0.78 t-1.7657 9.4648 6.7990 6.1294 P-0.0812 0.0000 0.0000 0.0000
糖尿病是較為普遍的內分泌系統疾病,由胰島素發生抑制或者胰島素過量導致,以血糖持續上升為典型臨床特征,其影響因素包括免疫功能失調、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易引發心、眼、腎功能或者血管功能損傷,與此同時并發癥還會反作用于糖尿病,從而加重病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4,5]。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結構的平衡逐漸被破壞,越來越多的人群養成不規律飲食的壞習慣,致使我國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呈逐年上漲趨勢,使得居民的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由于糖尿病是由胰島素紊亂導致,所以極易引起心血管疾病,且多在此疾病基礎上合并多種臨床癥狀,例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也很容易引起血脂異常,使患者的病情受到影響,嚴重者還會增加患者死亡的風險[6,7]。
目前針對糖尿病患者,臨床主要采用血脂檢驗,此種檢驗方式不僅能夠了解患者血清各項指標水平,還能夠及早發現血脂異常,準確判斷病癥。在實際醫學診斷中,主要將總膽固醇指標作為糖尿病的診斷依據,若研究對象血清中總膽固醇含量超過5.72mmol/L 便可視為血脂升高,同時若患者三酰甘油水平超過2.76mmol/L 就可視為三酰甘油升高,三酰甘油升高易引起冠心病和動脈粥樣硬化。但若三酰甘油較低則易引起TG 血癥;若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超過1.55mmol/L,患者可能會存在嚴重代謝綜合征,上述指標都是判斷糖尿病的重要依據。在進行血清指標檢驗過程中,可能會因年齡增高、運動過少、精神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受到影響,致使檢測值低于正常值的1/2,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與患者出現負的相關性,在此條件下患者的冠狀動脈硬化情況較為嚴重,從中可以看出血脂指標出現異常與糖尿疾病有著密切聯系。
本次研究表明,觀察組患者血清各項指標和血脂異常情況明顯高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通過血脂檢驗對糖尿病進行診斷,能夠及早發現糖尿疾病[8],準確判斷病癥,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診斷中應用血脂檢驗,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病情情況,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嚴重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率,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