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玲,傅明瑩,邢彤
(1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健康教育科,吉林 遼源;2 吉林省遼源市口腔醫院口腔外科,吉林 遼源;3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院科教科,吉林 遼源)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群常見的臨床疾病,經調查我國高血壓發病率高達30%。由于高血壓屬于終身可控疾病,因此當前需要在治療階段配合系統化健康宣教,以往臨床采用的常規健康宣教的方案內容單一,所以當前需要提倡在中醫角度上,聯合應用中醫健康宣教方案,確保取得最佳的健康宣教效果[1]。本文主要以本院2019 年1 月至2019年12 月收錄的88 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中醫健康宣教在健康指導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從而為高血壓患者健康宣教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
參加此次研究實驗的病例樣本為本院2019 年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的88 例患者,將其分為對照組、實驗組,每組44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軟件SPSS.23 處理具有相似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
對照組落實常規健康宣教,主要是向患者講述高血壓的誘發因素、癥狀表現、治療措施、治療效果等過程,實驗組在其基礎上開展中醫健康宣教,本文重點探究實驗組患者的健康宣教策略。
1.2.1 情志調節
高血壓患者的病情周期較長,在長期病情的影響下,患者會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情緒,這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情志調節,告知患者過度憂傷會出現肝郁氣滯、風化火上逆的情況,最終導致血壓上升,所以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主動調節自身的不良情緒,具體護理人員可以向患者講述高血壓治療流程、治療效果、成功案例等知識,以此來增加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積極主動參加到高血壓的自我管理中。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平時應該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懷與鼓勵,從而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情緒,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適度[2]。
1.2.2 飲食調護
護理人員應該以中醫辨證施護為原則對患者飲食方案進行科學制定,具體可以將患者分為陰虛質、痰濕質、氣血質三種類型,陰虛質患者在飲食調理方面應該增加甘涼食物的攝入量。痰濕質患者的飲食以清淡為主,多食用白蘿卜、蔥姜、赤小豆等清淡類的食物,平時的飲品為茯苓茶、鯽魚蘿卜湯等,減少甜辣、油膩、肥甘等助濕生痰的食物。氣虛質患者的飲食應該以益氣健脾作為主要原則,平時可以多食小米、山藥、雞肉、香菇、土豆等,飲用由甘草、黃芪、人參等藥材組成的茶葉,飲用的粥品包括牛肉紅棗湯、雞汁粥,飲食應該避開生冷性涼、油膩辛辣的食物。
1.2.3 生活指導
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生活指導時仍以“辨證論治”為核心,針對陰虛質患者,應該指導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保持充足的睡眠量,平時可以參加太極拳、八段錦等輕強度的體育鍛煉,控制鍛煉所流出的汗量。針對痰濕質患者,護理人員應該告知遠離潮濕的環境,在參加戶外運動時,多穿著一些透氣、散濕的衣物,并且向患者講解長期運動的重要性,使其可以依據自身的興趣愛好,挑選慢跑、散步等容易堅持的鍛煉項目,并且要依據患者耐受情況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3]。除此之外,健康宣教中應該叮囑患者每日以順時針的方向按揉魚際根部,在有熱感后停止按揉,以此來發揮化痰祛濕的作用。針對氣虛質患者,應該叮囑其選擇清凈的環境,保持樂觀的心理狀態,平時可以開展打太極、五禽戲等運動方案。經血養生方面,應該告知患者在足三里處用拇指進行適當的按揉,力度以感受到酸脹為主,按摩次數不計[4,5]。
(1)血壓水平:主要從收縮壓、舒張壓兩方面進行分析。(2)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評分:采用科室自制評分量表,內容主要包括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掌握度、正確的飲食方案以及護理策略等,總分值為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越佳。(3)生活質量評分:選擇SF-36 評分量表,維度評分包括生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采用百分制,分值與患者的生活質量成正比。
借助SPSS.23 處理本文資料數據,血壓水平、健康知識掌握度、生活質量評分在臨床上以計量資料表示,開展t檢驗,結果表現為(±s),P<0.05 證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s,mmHg)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水平對比(±s,mmHg)
組別 收縮壓 舒張壓實驗組(44 例) 130.99±8.13 80.14±5.03對照組(44 例) 143.98±9.41 86.96±5.81 P <0.05 <0.05
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對比(±s,分)

表3 兩組患者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對比(±s,分)
組別 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實驗組(44 例) 90.32±2.14對照組(44 例) 82.18±2.18 P <0.05
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組別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實驗組(44 例) 78.21±3.67 76.31±2.91 69.32±3.98 70.31±2.67對照組(44 例) 65.42±2.96 66.28±3.05 61.56±2.37 65.28±1.68 P <0.05 <0.05 <0.05 <0.05
現階段臨床需要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原則,樹立人性化理念,將患者作為重心,綜合落實情志調節、飲食調護、生活指導等方案,在其基礎上輔以降壓藥物,在改善患者血壓水平的同時,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避免患者病情持續惡化,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6-8]。
本文開展常規健康教育與中醫健康教育的對比研究實驗,最終檢驗結果顯示,采用中醫健康教育的實驗組,患者血壓數值更接近于常人,且健康知識掌握度評分以及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更高,表明中醫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健康指導中的應用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高血壓患者健康指導中采用中醫健康教育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強化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以及預后水平,使患者可以參與正常的生活。雖然此次實驗結論符合預期研究效果,但是存在樣本量少、研究時間短等一系列缺陷,所以期待在后續開展大樣本、長時間的研究,加大文章證明力度,凸顯中醫健康教育在高血壓患者健康指導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