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飛,呂沛宛,李歡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目前,我國肥胖人群人數增多,已成為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已造成嚴重影響[1]。由于受身體內分泌的影響,肥胖人群通常會出現諸多并發癥,而高脂血癥最為常見,該病癥同時還會致肥胖患者出現胰腺炎、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多種嚴重病癥,從而加重對肥胖患者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的不利影響[2]。本文觀察分析給予脾虛濕阻型肥胖并發高脂血癥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對其臨床療效的影響及應用意義。
抽取的臨床研究對象63 例為本院2019 年12 月至2020 年7 月收診的需行治療的脾虛濕阻型肥胖并發高脂血癥患者,所選患者均已確診,且符合臨床相關中醫診斷標準,其中,伴有糖尿病者、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及無法配合治療者,均已排除。所選患者接受臨床溫針灸治療,且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所選患者中,男女比例為43 ∶20;年齡均為19-67 歲,平均年齡為(43.03±45.19)歲。
所選63 例患者均接受溫針灸治療,觀察分析該治療方法對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具體治療方法:一是在治療實施前,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并以常規消毒方法對患者需針灸穴位皮膚進行消毒[3]。二是實施治療時,選用一次性針灸針,其規格為0.3mm×40mm 或者0.3mm×50mm 或者0.3mm×60mm,且毒消后,對患者的天樞、沖陽、陽陵泉、太白、氣海、中脘、三陰交、豐隆、足三里等穴位進行針刺,進針得氣后,再對患者實施平補平瀉法或者補法進行針刺,待患者出現酸麻脹痛的感覺后,再將高1.5cm、直徑為1cm 的艾炷放置于患者的足三里、中脘、氣海三個穴位的針柄上,然后再點燃艾柱,為防止燙傷患者,需在艾柱下方放置薄紙片。三是針刺治療時,需預留針30min,且每間隔10min 行針一次[4]。四是該治療方法需每隔一日予患者治療一次,且需連續治療3 個月。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期間,患者嚴禁使用降脂藥及減肥藥[5]。
(1)觀察分析治療前后患者臨床各指標情況。主要指標:體質量、體質指數、肥胖度、體脂百分率。
(2)觀察分析治療前后患者臨床血脂水平。主要指標: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總膽固醇。
本次分析中,對于所涉及觀察指標數據均通過軟件SPSS16.0 進行統計及處理,其中以(±s)表示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對比組間結果,若P<0.05,則表明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6]。
患者接受治療后,其臨床各指標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經t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表明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臨床各指標情況對比(±s)

表1 治療前后患者臨床各指標情況對比(±s)
時間 例數 體質量(kg) 體質指數(kg/m2) 肥胖度(%) 體脂百分率(%)治療前 63 87.34±12.01 32.09±3.67 48.69±13.18 56.12±11.64治療后 63 75.95±12.32 27.88±3.16 35.93±13.89 44.29±11.52 t-3.297 2.381 3.849 3.176 P-<0.05 <0.05 <0.05 <0.05
患者臨床血脂水平情況對比,見表2,患者接受治療后,其臨床血脂水平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經t檢驗,組間對比結果P<0.05,表明各指標數據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臨床血脂水平情況對比(±s,mmol/L)

表2 治療前后患者臨床血脂水平情況對比(±s,mmol/L)
時間 例數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總膽固醇治療前 63 4.15±0.68 0.88±0.28 4.84±0.30 7.55±0.86治療后 63 2.39±0.65 1.39±0.17 3.23±0.52 5.42±0.58 t-3.0947 2.3511 3.1394 2.0788 P-<0.05 <0.05 <0.05 <0.05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提升,并由此促進人們的飲食結構發生較大改變,且高熱量,較為油膩的食物大量地進入人們日常的餐飲,導致很多人體內出現大量脂肪堆積,這樣的飲食習慣極易引起肥胖癥狀[7]。就我國目前臨床肥胖病癥而言,已成為影響當下人們身體健康的常見疾病,且已對人們身體產生較多負面影響,糖尿病、高脂血癥已成為長期肥胖者的較為常見的嚴重病癥[8]。
中醫學理論認為,脾虛濕阻型肥胖并發高脂血癥的發病主要與患者貪食有直接的關系,因其脾胃負擔超常,致其水濕停滯、運化失調所致,其臨床通常表現為下肢水腫及便溏、尿少、納少等癥狀[9],患者的身體健康及正常生活質量已受到嚴重影響,對于該病癥患者需采取祛濁降脂、健脾利濕的方法進行臨床治療,以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改善[10]。
本次分析結果表明,臨床患者接受中醫溫針灸治療后,其臨床各指標情況及臨床血脂水平均得以有效改善。分析結果提示:實施中醫溫針灸治療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這主要是由于溫針灸治療時,是以患者病癥為切入點,通過辨證療法,分別給予患者相應穴位進行針刺治療,以起到升清降濁、引申元氣、扶正祛邪、健脾益氣及通達三焦、祛濕化痰之功效,患者的病情由此得以有效改善,且生存質量得以提高[11]。
綜上所述,給予脾虛濕阻型肥胖并發高脂血癥患者采用溫針灸治療后,獲得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該治療方法臨床療效確切,且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促進患者快速康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