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征初,李強
(1 重慶市江津區慈云鎮衛生院,重慶;2 重慶市江津區中醫院,重慶)
慢性胃炎是因受某些因素作用胃黏膜發生慢性炎性改變所致,其發病主要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密切相關[1]。中醫學認為,慢性胃炎屬于“胃痛”或“胃脘痛”范疇,對于該病癥的治療強調辨證論治[2]。本文觀察分析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對慢性胃炎脾胃濕熱型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對其臨床療效的影響及應用價值。
擇取的52 例臨床研究對象為本院2019 年9 月至2020 年8 月收診的需行治療的慢性胃炎脾胃濕熱型患者,以每組26 例將所抽取患者均分為西醫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所選患者均符合脾胃濕熱相關診斷標準,且患有嚴重腦疾病、妊娠、哺乳期婦女及合并胃黏膜重度異型增生或嚴重惡變者,均已排除。所選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為27 ∶25;年齡均為25-73 歲,平均年齡為(45.91±4.33)歲;病程均為2-10 年,平均病程(5.49±2.31)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基本情況對比結果P>0.05,表明無統計學差異,存在可比性。兩組患者及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與。
西醫治療組[3]:一是分別給予患者每日口服1.0g 阿莫西林膠囊、40mg 奧美拉唑溶腸片及0.5g 克拉霉素膠囊治療,三種藥物均每日早晚服用,且需要持續服用14d。二是在服用前三種藥物14d 后。繼續每日口服40mg 奧美拉唑溶腸片,需連續服用16d。
聯合治療組[4]:一是常規西醫用藥治療方案同西醫治療組患者一致。二是給予患者中藥治療,主要中藥方劑為:藥用大青葉30g,蒲公英20g,法半夏15g,三七草、黃芩、黨參、炙甘草、梔子各10g,黃連6g,大棗5 枚。小火水煎,取450ml 左右藥汁,每日1 劑,分早晚兩次服用,患者需持續用藥30d。
分析評估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各癥狀改善時間情況。主要指標有:反酸、餐后飽脹、上腹隱痛。
分析評估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主要指標:痊愈、顯效、有效、無效。
評估標準[5]:①痊愈是指患者經治療后,其臨床各癥狀完全消失,且經檢查炎性癥狀消失。②顯效是指患者經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得以明顯改善,且經檢查炎性癥狀降低2 級。③有效是指患者經治療后,其臨床癥狀僅有所改善,且經檢查炎性癥狀降低1 級。④無效是指患者經治療后,所有臨床癥狀及炎性癥狀均未改善,甚至惡化。
觀察分析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評估情況。
觀察分析治療后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觀察指標均通過軟件SPSS19.0 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若P<0.05,則表明存在統計學差異。
患者臨床各癥狀改善時間對比,見表1,西醫治療組明顯長于聯合治療組,且經t檢驗,組間臨床各癥狀改善時間對比結果P<0.05,表明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各癥狀改善時間情況對比(±s,d)

表1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各癥狀改善時間情況對比(±s,d)
組別 例數 反酸 上腹隱痛 餐后飽脹西醫治療組 26 8.73±1.37 8.13±3.27 9.63±1.17聯合治療組 26 3.87±1.69 4.33±1.07 5.03±0.86 t - 15.384 15.693 21.671 P- <0.05 <0.05 <0.05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見表2,西醫治療組明顯差于聯合治療組,且經t檢驗,組間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結果P<0.05,表明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2 治療后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患者中醫證候評估情況對比,見表3,治療前,組間對比無統計學差異,即P>0.05;治療后,西醫治療組明顯差于聯合治療組,且經t檢驗,組間中醫證候評分對比結果P<0.05,表明存在統計學差異。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評估情況對比(±s,分)

表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中醫證候評估情況對比(±s,分)
治療后中醫證候評分西醫治療組 26 7.21±1.03 3.78±2.01聯合治療組 26 7.25±1.10 1.24±0.62 t-0.038 4.172 P->0.05 <0.05組別 例數 治療前中醫證候評分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不存在統計學差異,即P>0.05。
作為臨床常見的胃部疾病,慢性胃炎因其病情反復,治療時間長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質量,由于幽門螺桿菌為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臨床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治療至關重要[6]。
本次分析結果表明,中西醫聯合治療脾胃濕熱型慢性胃炎,臨床療效更優。分析結果提示:一是西藥具有良好的抗菌、抑制胃酸分泌與持續抑制感染等作用,可快速緩解患者臨床癥狀[7]。二是中醫治療則是通過辨證療法,增強治療的針對性,鞏固西藥抗菌抗炎的基礎上,再起到疏肝和胃、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等功效。中西醫聯合用藥,臨床應用意義明顯。
綜上所述,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對慢性胃炎脾胃濕熱型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較單純采用常規西醫用藥方案進行治療,該治療方案臨床療效確切,且治療安全性更高,更利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促進患者快速康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