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書強
(廣東省惠東縣中醫院骨傷科,廣東 惠州 516300)
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脫位是指患者在大張口時其髁突與關節窩、關節結節或關節盤之間完全分離,不能自行回復到正常位置的一種病癥。按照顳下頜關節脫位方向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前方脫位、后方脫位、上方脫位和側方脫位,其中前方脫位最為常見。目前,臨床上對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患者主要是進行手法復位治療,常用的復位方法有口內復位法和口外復位法。本文主要是研究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治療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效果。
選擇2016 年11 月至2019 年11 月期間我院骨傷科接診的19 例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病情均符合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診斷標準,均具有進行手法復位治療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在這19 例患者中,有男性7 例,女性12 例;其年齡為23 ~81 歲,平均年齡為61.44 歲;其發生顳下頜關節前脫位至就診的時間為30 min ~10 h,平均時間為2.47 h;其中,左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右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和雙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患者分別有4 例、7 例和8 例;因打哈欠、大笑和張大口咬物而導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患者分別有11 例、5 例和3 例。
采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對這19 例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對于發生雙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患者,指導其取坐位,不用固定其頭部。醫生站在患者的正前方,雙手戴一次性手套。囑患者微張口,醫生將雙手的大拇指置于患者口內兩下頜升支前緣的內側,將雙手的其余四指輕輕放在患者下頜骨的下緣。囑患者做咬合閉口動作,醫生用雙拇指同時向下、向外按壓患者的下頜骨(在按壓時要緩慢增加力度,切忌暴力按壓)。當其髁突下降至頂住關節結節時,其顳下頜關節可在咬肌的作用下自然復位。對于發生單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患者,對其進行復位的方法同上,但進行復位操作時醫生只需用拇指按壓患者脫位一側的下頜骨即可。復位完成后,用彈力繃帶對患者的下頜骨進行2 ~3 周的加壓包扎。
觀察這19 例患者一次性復位成功的情況及治療過程中其疼痛的程度。采用自制的問卷(總分為100 分)調查這19 例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情況。患者的評分≥85 分和<85 分分別表示其對復位工作滿意和不滿意。滿意率=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在這19 例患者中,有17 例患者的顳下頜關節一次性復位成功,有2 例患者(均為雙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患者)的顳下頜關節二次復位成功。其中有3 例患者(1 例雙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患者和2 例單側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患者)在外院接受治療時復位失敗,在我院采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進行治療后其顳下頜關節輕松復位。這19 例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僅有輕微的疼痛感,其對治療效果的滿意率為100%。
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是頜面外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其發生原因主要是患者張口過大、過猛,加之其顳下頜關節囊松弛,導致其下頜頭和關節盤一起向前滑動,越過關節結節,不能退回關節窩。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口內復位法或口外復位法治療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在采用口外復位法治療該病時,一般需要在患者髁突或喙突的部位直接用力按壓,其受壓部位疼痛明顯,且操作手法較為復雜。口內復位法包括傳統的口內復位法[1]、分側復位法[2]、張銀凱改良口腔內復位法[3]和躺臥位復位法[4]等,這幾種口內復位法各有其優缺點。在采用傳統的口內復位法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時,醫生需要將拇指置于患者的磨牙頜面處,直接對抗其咬肌的反射性攣縮,治療起來費時費力,且醫生的手指有被咬傷的風險。在采用分側復位法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時,可通過杠桿原理減小對抗其閉頜肌群反射性攣縮的力量,治療起來較為省力,但醫生的拇指仍需置于患者的磨牙頜面處,仍有被咬傷的風險,且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仍會感到疼痛不適[5]。在采用張銀凱改良口腔內復位法對此病患者進行治療時,醫生通常將拇指置于患者的磨牙后區,向后、向下進行直接按壓,在此過程中仍需對抗咬肌和翼內肌的反射性肌力,且要求患者必須完全放松配合,治療的局限性較多。采用躺臥位復位法治療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符合人體工學,優點明顯,但其缺點是治療場地受限。本研究中,筆者采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治療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治療該病的優點有:1)在治療過程中僅需與患者的咬肌進行輕微對抗(用以維持下頜角在脫位后張口的位置),治療起來較為省力。2)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無體位限制,坐、臥均可。3)患者能夠全程、主動地參與治療,醫生按壓患者下頜骨的力量可根據其咬肌的力量而定,能有效地減輕其疼痛感。本研究中有2 例患者一次性復位失敗,究其原因可能是雙側拇指向外、向下按壓其下頜骨的力量過小(未能維持下頜角在脫位后張口的位置),杠桿力量不足,未能成功復位。但在對患者進行二次復位時,其無再次復位的恐懼感,仍能積極地配合治療。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治療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時需要確保患者意識清楚,能夠配合做咬合閉口動作。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用改良的口內復位法治療急性非創傷性顳下頜關節前脫位的效果顯著,能有效地提高患者顳下頜關節復位的成功率,減輕其疼痛感,提高其對治療效果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