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姣 周旭亮 劉千
關鍵詞:有機廢氣;具體危害;影響因素;治理措施
引言
現階段,隨著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工業廢氣處理項目也在相繼開展,而相關技術的選擇將會對項目的處理效果與現場的維護管理產生直接影響。特別是在工業VOCs廢氣治理的過程中,更要不斷推進技術優化與革新。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工業廢氣處理的特點與影響因素展開了分析,同時結合工業VOCs廢氣的危害對其治理工藝進行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更加有效的廢氣處理策略。
1工業廢氣污染的主要類型
1.1顆粒性廢氣
主要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煙塵,其來源主要有水泥廠、重型工業材料生產廠、重金屬制造廠以及化工廠等。在生產中,此類企業所需原料需要經過提純,由于雜質較多,提純后的可燃物不能完全燃燒、分解,因此以煙塵形態存在,排放至大氣中引發空氣污染。
1.2氣態性廢氣
氣態污染物主要有含氮廢氣、含硫廢氣、碳氫有機廢氣等等。
1)含氮廢氣 對大氣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是NO和NO2。NO和NO2是對流層中危害最大的兩種氮氧化物,會對空氣組分造成破壞,改變氣體構成比例。
2)含硫廢氣 含硫化合物中主要以SO2為主,還有HS、SO3、H2SO4、亞硫酸鹽等。由于在金屬冶煉過程中,含有硫礦的物質受高溫度的影響,分解、燃燒產生含硫的氣體污染物。在降水過程中,含硫廢氣與水分結合,導致土壤、水體酸化,破壞生態平衡。
3)碳的氧化物主要是CO和CO2,CO是低層大氣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近幾年,CO2的排放量加上森林植被的破壞,造成的“溫室效應”影響全球。
4)碳氫有機廢氣在大氣污染中主要的碳氫化合物有四類:烷烴、烯烴、芳香烴、含氧烴。它們是形成危害人類健康的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此類廢氣擴散到大氣中會對臭氧層造成破壞引發一系列問題。
5)含鹵素的化合物存在于大氣中的含鹵素化合物很多,在廢氣治理中接觸較多的主要有HF、HCl等,此類廢氣同樣會破壞臭氧層。
2工業廢氣治理技術影響因素
2.1專業人才缺失
由于我國工業廢氣治理起步晚,導致工業廢氣治理技術專業人才無論是數量還是技術水平都明顯不高,且在短時間內很難培養出更多的專業人才。雖然我國教學機構體系不斷進行深化改革,同時相關政策出臺也日益完善,其標準化同樣逐漸向國際靠攏,但是,現階段無論是人才的培養還是技術水平的提升,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差距,造成了我國工業廢氣處理工作進展緩慢。
2.2環保意識差
目前大多數工業企業,對于企業自身生產中所排放的廢氣組分危害不了解。大部分工業生產企業只是依據環保要求治理,并未能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獲取到更多利益的現象仍然存在,這樣對于生態環境來說造成的污染和影響是十分嚴重的。??? 2.3環境規制方式落后
因為環保法規相對較為落后,不能對環境污染采取提前預防的措施,導致污染治理滯后,處于先污染后治理的現狀。同時,環境標準的實施主體以基層政府為主,基層政府對環境標準的執行與評價明顯不足,缺乏系統的環境控制評估機制,極大地弱化了我國環境規制的效力。
2.4減排成本高
對企業而言,盈利才是工業生產的最終目的。從資本發展角度來說,如果前端使用污染小的原材料和配套高效的末端廢氣處理技術,需要消耗高額的經濟支出,那么企業肯定優先選擇傳統的原材料和廢氣處理技術,在勉強能夠達到環保排放標準的同時,保證企業自身經濟收益。最終的結果是工業廢氣管理技術則無法得到企業的大力支持,導致工業廢氣治理基礎環境同樣無法得到全面優化和改進。
3工業廢氣治理優化策略
3.1優化人員技術配置
為了有效轉變技術應用現狀,進一步推動傳統廢氣處理環節的升級和優化,技術人員首先要具有廢氣處理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專業能力,并建設完善的廢氣處理技術模式,以此作為基礎,積極落實相應的崗位責任制度。在企業工業廢氣治理期間,要不斷提高對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教育和培訓,并強化其思想意識和綜合素質水平,積極引導企業了解全新管理技術長處和優勢,根據企業實際廢氣治理情況,對治理技術以及治理模式進行不斷的優化和調整,進而成為推動企業產業結構提升的基礎因素之一。
3.2健全企業管理機制
作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環境保護工作,工業廢氣治理應得到政府、環保部門及各企業的重視。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將工業廢氣治理作為核心工作來開展,建立健全大氣治理相關法律法規,構建嚴格的企業治污責任機制,對于工業廢氣污染違規違法等問題,政府應加大懲處力度,從源頭上減少廢氣的排放量。同時,企業應健全廢氣治理管理機制,在結合企業經營生產、環境保護責任制度的基礎上,針對廢氣治理建立一套標準化的操作規定,細化資源再生、污染預控、環境規章等流程的監督問責方法,有效提升企業的廢氣治理效率。
3.3應用新型廢氣治理技術??????? 伴隨工業廢氣污染趨勢的日漸加重,我國工業企業的廢氣治理技術、工藝也需要及時創新與改革。為了提升工業廢氣治理技術效率,工業企業可大力研發和利用微生物降解工藝、冷凝回收等新型廢氣治理技術,確保工業廢氣得到更好的凈化、轉化與利用。??? 3.3.1微生物降解技術??????? 微生物降解是將微生物固定在降解介質上的過程。微生物在廢氣通過介質時將其分解,對工業廢氣科學有效地處理。現階段關于微生物分解的技術仍處于實驗的階段,還不足以主力大型的工業廢氣,并且對于微生物分解的使用,其前提條件非常的嚴格,需要借助生物法對分解所用的微生物進行嚴格的基因修飾處理,確保其符合微生物分解的條件。
3.3.2冷凝回收技術
冷凝法適用于濃度相對較高、溫度低以及風量小的有機廢氣。該技術的優勢在于:在進行有機廢氣處理的過程中可以對一些具有回收價值、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質可以進行回收。但是冷凝技術在進行有機廢氣處理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選擇性,需要根據排放氣體中所含有的氣體組分的特性來選擇。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闡述了當前部分企業在工業廢氣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多項廢氣治理管理優化措施,希望對我國工業廢氣治理工作起到一定借鑒性作用,不斷提高企業廢氣治理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全.工業廢氣治理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的探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000(009):1-1.
[2]狄晶.影響工業廢氣治理技術效率的主要因素及提升對策[J].決策探索(中),2020,No.639(01):88-88.
[3]張軍濤,湯睿.城市環境治理效率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19,000(006):131-138.
[4]姜琳,丁艷.VOCs廢氣危害及處理技術淺析[J].綠色環保建材,2021(7):23-24.
[5]烏煥鵬.涉VOCs企業廢氣綜合治理技術研究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6):81-83.
[6]顧慰祖.研究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中的廢氣治理技術[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7):77.??????? [7]馮筱鋒.工業廢水處理裝置中的廢氣治理技術[J].低碳世界,2017(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