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正宇
(會東縣人民醫院,四川 會東,615200)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骨科常見、多發疾病,是造成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在平素日常生活中,常會有人說自己做了CT后,檢查報告單上寫著腰椎間盤突出,但是,自己平時并無腰痛、腿疼的癥狀。病人因此比較困惑,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癥。在這里需明確兩個概念,腰椎間盤突出為X線、CT檢查等影像學表現,而腰椎間盤突出癥是疾病診斷。因此,有腰椎間盤突出并不一定說明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下面本文就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因、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進行簡單科普。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生和多種因素均存在密切關系,比如:椎間盤退變、損傷以及姿勢不當等。其中,椎間盤退變是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根本原因,腰椎間盤需承受巨大應力,伴隨年齡的不斷增長,椎間盤也會隨之發生退行性改變,導致髓核彈性降低甚至喪失,進而發生疾病。積累損傷則是造成椎間盤退變的重要因素,如果經常進行彎腰、扭轉等動作,造成椎間盤損傷幾率極大。因此,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發生與職業存在一定關系,比如駕駛員、重體力勞動者等。同時,本病的發生還與妊娠、遺傳以及發育異常等存在一定關系。除此之外,腰部急驟變換姿勢、腰部外傷、姿勢不當、腹壓增高以及受寒受濕等原因也會大大增加罹患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風險和可能性。
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典型表現主要有腰痛、坐骨神經痛等。其中,腰痛是腰椎間盤突出癥最早可能出現的癥狀,發生率約在91%左右,主要發生在腰骶部、下腰背部。疼痛通常為鈍痛、刺痛等,當活動時疼痛會出現加重現象,在休息一段時間后疼痛會得到緩解或者減輕。坐骨神經痛發生率也在95%左右,一開始時為鈍痛,逐漸會出現加重情況,且會放射延伸至臀部、大腿外側以及足背部等位置。此外,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可能還會同時伴有腹股溝區疼痛、排便不能自控、肢體麻木感等癥狀。

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方法包括非手術療法、手術療法,在實際臨床治療過程中,可根據病人病理階段、臨床表現以及身體實際情況等選擇最佳治療方法。
1.非手術療法
首先,病人需進行臥床休息,直至癥狀得到完全緩解,一般情況下,臥床時間為3周左右,3周后可以戴腰圍適當進行活動,3個月內不可進行彎腰、重體力勞動。同時,可采取持續牽引治療方式,減輕椎間盤壓力,幫助髓核回納。目前,應用比較廣泛和普遍的牽引方式包括手法牽引、骨盆牽引等。另外,還可輔以按摩、推拿等方法,用以減輕椎間盤壓力、松弛痙攣肌肉。其次,如果病人沒有相關藥物禁忌癥,可使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肌肉松弛藥、脫水劑以及糖皮質激素等進行藥物治療。
2.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具有一定適應癥,具體表現為經半年及以上非手術治療無效者,且病情仍然在不斷加重,對工作、生活造成嚴重影響;伴有明顯神經受累情況??捎檬中g方式有常規開放手術、椎間孔鏡微創手術、經皮穿刺切吸術等、近年來,在醫學科技、微創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下,微創手術逐漸代替常規開放手術成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首選術式,但是,微創手術可能會存在病變摘除不干凈、不徹底情況。
3.其他治療
痛點封閉療法、髓核化學溶解法也是臨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方法。痛點封閉主要適用于腰部存在確切局限性壓痛的病人。髓核化學溶解是在椎間盤內或硬脊膜和突出髓核之間注入膠原蛋白酶,起到溶解髓核、纖維環作用。由于這種溶解作用具有選擇性,所以并不會損傷神經根,因此,可以有效緩解疾病癥狀,實現一定治療效果。
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病人都能夠實現治愈效果,且并不會影響壽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為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防止復發,病人需在治療后定期到醫院進行復診。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飲食規律,注意腰部保暖,及時糾正不良工作姿勢,比如:久坐、久站、腰部長期負重等。若工作性質為長期伏案、長期腰肌勞損,建議在工作之余抽出一些時間適當休息,放松腰部。
以上就是本文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病因、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法的簡單介紹,相信通過本文大家已經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認知。因此,即便在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癥后也不要過度擔心,只要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一定可以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