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穎,慕春暉
(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貴州 貴陽 55000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人力資源是科研型事業單位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直接影響著事業單位的科研創新、科研實力、科研服務水平。隨著事業單位改革的逐步深化,科研型事業單位將面臨更多地挑戰。筆者以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為例,對情報所人力資源結構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人才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經過60多年的發展建設,作為貴州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貴州省科技情報學會、貴州省科技文獻中心的掛靠單位,情報所是貴州省科技情報服務、戰略研究機構,擁有一支高水平、專業門類較齊全、研究咨詢力量雄厚的專職科技情報、戰略研究隊伍。根據情報所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數據,從人才總量、崗位構成、年齡、工齡、學歷、職稱等方面對情報所人力資源結構現狀進行了分類分析。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情報所在職在編在崗職工84名。男性職工有38人,占總人數45.24%,女性職工有46人,占總人數54.76%;管理崗位職工有8人,專業技術崗位有69人,工勤技能崗位有7人。對于既從事行政管理工作,又從事科研的專業技術人員(“雙肩挑”人員)按管理人員進行統計。
從表1可以看出,情報所30歲及以下人員有16人,占總人數19.04%,31歲~40歲人員有36人,占總人數42.86%,41歲~50歲人員有17人,占總人數20.24%,51歲~60歲人員有15人,占總人數17.86%。其中,專業技術人員40歲及以下的有48人,占總人數57.14%。由此可見,情報所青年專業技術人員是推動單位發展的主力軍、生力軍。

表1 人才隊伍年齡構成
從表2可以看出,情報所職工工齡10年及以下的有38人,占總人數45.24%;11年~20年的有16人,占總人數19.04%;21年~30年有18人,占總人數21.43%;31年以上的有12人,占總人數14.29%。由此可見,情報所青年干部較多,工作資歷雖淺,但他們為情報所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能更好地推動單位健康持續發展。

表2 人才隊伍工齡構成

圖1 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人才隊伍學歷構成
從圖1可以看出,情報所職工碩士學歷25人,大學本科學歷47人,大專學歷11人,中專及以下學歷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碩士學歷為25人,本科學歷為40人,大專學歷2人。由于時代、社會、科技情報事業發展,大學本科學歷已成為情報所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學歷。
從圖2可以看出,情報所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占總人數的82.14%,高級占專業技術崗人員的21.74%、中級占專業技術崗人員的57.97%、初級占專業技術崗人員的20.29%。由此可見,情報所已經儲備了一大批年輕干部,這為單位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圖2 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專業技術職務職稱構成
從表3可以看出,情報所干部職工的專業技術職務職稱類別以圖書資料、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系列為主,這都是和單位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產業(行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及競爭情報研究、文獻檢索、查新、科技文獻定點及定題服務等業務發展緊密相連的。

表3 人才專業技術職務職稱類別
目前,情報所作為貴州省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由辦公室、人事科、文獻館、科技情報研究室、科技宣傳策劃部、科技咨詢評估部、科技資料編輯部和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部組成。情報所業務工作主要為:承擔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研究,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圍繞產業發展和社會進步,開展相關產業(行業)技術發展路線圖、產業(行業)競爭情報研究,為行業發展提供服務;研究分析國內外科技文獻信息,開展文獻檢索、查新服務和科技文獻定點、定題服務;建立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相關的信息平臺,提供科技信息資源共享服務;開展國家、政府認可、授權的科技咨詢服務業務;承擔科技發展研究人才培訓,為科技發展提供人才服務;開展科技宣傳及相關聲像服務,編輯科技發展相關內部刊物。
近年來,圍繞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制定出臺了《鼓勵在職人員學歷提升管理辦法》《職工考勤制度》《離崗創業實施辦法》《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申報推薦辦法》《工作人員加班管理辦法》《勞務派遣人員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不斷完善了情報所干部人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促進情報所干部人事管理科學化、規范化。
充分利用“新時代職工講習所”“道德講堂”,開展各類思想政治理論學習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全所干部職工進一步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圍繞情報所主要業務方向,組織開展各類業務和能力提升培訓,每年安排培訓資金,統籌組織干部職工外出參加科技查新、情報研究、戰略研究、科技統計、科技評估等業務培訓,邀請中科院、戰略院、國家信息中心等單位專家來情報所組織開展業務培訓,干部職工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極大提高,促進了單位各項業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根據情報所發展,近年來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對接,全社會范圍內公開招考工作人員。2015年以來,共計招考專業技術崗工作人員10人,其中碩士4人,本科6人。
根據情報所發展,績效考核已從簡單的民主測評到現今與部門工作目標、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的考核機制。通過施行現今的績效考核機制,把單位發展與部門、干部職工發展聯系在一起,能夠較為客觀、公正、合理評價部門及部門工作人員,引導和促進貴州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工作人員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養、業務素質、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
①情報所雖然完成了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但是由于單位業務的發展,內設機構改革暫未完成。 ②情報所是科研型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人員占總人數的82.14%,但專業技術崗人員高級(21.74%)、中級(57.97%)、初級(20.29%)分布較為不合理,并未因為單位業務及專業技術崗人員發展而進行適時調整。 ③內設機構領導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不夠,領軍型研究人才匱乏。 ④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聘、崗位績效考核管理等激勵制度還需進一步完善。
借助萬方創新助手(STADS),統計了2010年至今(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7月15日)與科研型事業單位相關的文獻,累計發文17篇,文獻內容涉及企業化管理、黨建工作、工會工作、社會工作、檔案管理、機制改革、SWOT分析、績效考核等方面。根據研究學者對科研型事業單位的相關研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適合情報所人才發展的對策建議。
在貴州省科學技術廳黨組統一部署下,制定情報所及內設機構職能職責定位設置方案,統籌研究、政務服務與公共服務工作,強化科技情報研究與科技發展戰略研究職能。
以推進情報所業務發展為目標,以情報所職能職責為導向,調整人力資源配置,制定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方案,強化干部職工崗位目標管理,以期達到崗得其人、以人適崗、以崗育人,提高崗位管理水平。
4.3.1 完善中層干部培養機制。情報所領導要進一步認識提高中層干部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性,積極為建設好中層干部隊伍創造條件,為中層干部的成長提供施展的舞臺,制定交流任職、輪崗、業務考察學習、動態管理等提高其能力和素質的相關制度。
4.3.2 完善后備干部培養機制。建立起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后備干部顯得十分重要,可以通過制定輪崗、業務學習交流、青年論壇、動態管理、跟蹤管理等配套制度,以此來培養后備干部的業務綜合能力和領導能力。
4.3.3 建立完善領軍型人才培養機制。領軍型人才是各類人才隊伍的關鍵力量,是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代表,在推動情報所改革發展、科研創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重視并建立領軍型人才發現機制,對領軍型人才進行有效識別、定向培養。
以增強情報所管理創新能力、科研實力和業務能力為目標,著力提高科研人員隊伍素質,充分調動全所干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客觀、公正評價部門和干部職工的績效,著力構建導向明確、標準科學、體系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激發廣大職工愛崗敬業、扎實苦干、開拓進取,積極主動地完成工作任務。做好科學技術獎、科學技術進步獎、科技成果轉化獎、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文藝獎等各類科研獎項的宣傳工作,探索建立以政府獎勵為導向、情報所獎勵為主體的創新獎、進步獎、文明獎等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科技獎勵在激勵科技創新、鼓勵潛心研究、促進人才成長中的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