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坤,李繼承
(永登縣中醫醫院,甘肅 蘭州 730300)
高血壓是不良心腦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險因素,因此針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有效降壓的同時,還應對動脈粥樣硬化及心腦血管危險因素給予積極控制,最大程度降低危險因素的風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臨床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常用藥物,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起到協同作用,顯著提高降壓效果,并發揮抗動脈粥樣硬化、穩定斑塊等功效,降低心腦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概率[1]。本次研究以高血壓,冠心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84 例為樣本對象,評估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總結如下。
納入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9 月時段內高血壓,冠心病合并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84 例并隨機分組。對照組46 例患者:男女比26:20;年齡最小62 歲,最大80 歲,平均(71.42±4.48)歲。研究組38 例患者:男女比22:16;年齡最小62 歲,最大80歲,平均(71.42±4.48)歲。兩組基線資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圍中(P>0.05)。
納入標準:①納入對象均經頸動脈超聲、冠狀動脈造影診斷確診,至少有一支冠脈官腔直徑減少>50%,頸動脈形成粥樣斑塊,內膜中層厚度≥1.2mm;②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支持;③患者及家屬知曉研究所涉及內容,并可配合完成。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健全者;②意識、認知、精神障礙者;③合并惡性腫瘤疾病者;④免疫系統疾病、急慢性感染疾病者;⑤近期曾服用影響本次研究結果藥物者;⑥對本次研究藥物禁忌及過敏反應者;⑦臨床資料殘缺、無法配合及中途脫離研究者。
對照組予以氨氯地平片治療,口服,每日1 次,劑量5mg,持續治療6 個月。
研究組予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氨氯地平片用法及用量同對照組,阿托伐他汀鈣片,口服,每日1 次,劑量10mg,持續治療6 個月。
1.3.1 血壓水平
于治療前后觀察記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水平。
1.3.2 指導患者取仰臥位,頭部偏向檢查對側,充分暴露頸部,盡量仰伸頭頸,采取頸動脈超聲分別于治療前后測量患者粥樣硬化斑塊體積(PV)、內膜中層厚度(IMT)[2]。
1.3.3 采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生化分析儀分別于患者治療前后檢測血脂指標(TC 總膽固醇、TG 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HDL-G 高密度脂蛋白)、炎性因子(TNF-α腫瘤壞死因子、hs-CRP 超敏C 反應蛋白)。
相比治療前,在治療3 個月、6 個月后兩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呈顯著降低(P<0.05)。詳見表1。
表1 血壓水平對比(±s,mmHg)

表1 血壓水平對比(±s,mmHg)
注:相比治療前*P<0.05。
組別 時間 收縮壓 舒張壓對照組(n=46) 治療前 115.86±12.37 99.81±6.52治療3 個月 125.87±10.84* 87.25±5.21*治療6 個月 126.57±10.7* 84.26±4.79*研究組(n=38) 治療前 157.63±12.86 100.86±7.65治療3 個月 128.21±11.37* 84.41±5.43*治療6 個月 124.36±9.85* 83.21±5.86*
相比治療前,研究組在治療3 個月、6 個月后IMT、PV均顯著下降(P<0.05);且與同期對照組相比,研究組IMT 更低(P<0.05);兩組各時間段頸動脈PV 組內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研究組較對照組治療3 個月、6 個月后血脂指標、炎性因子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表2 斑塊體積、內膜中層厚度對比(±s)

表2 斑塊體積、內膜中層厚度對比(±s)
注:相比治療前*P<0.05 相比治療3 個月&P<0.05 相比對照組#P<0.05。
組別 時間 IMT(mm) PV(cm3)對照組(n=46) 治療前 1.42±0.25 0.25±0.25治療3 個月 1.41±0.27 0.17±0.13治療6 個月 1.38±0.15 0.15±0.11研究組(n=38) 治療前 1.49±0.25 0.25±0.26治療3 個月 1.43±0.28* 0.18±0.16*治療6 個月 1.12±0.15* 0.12±0.10*&
表3 血脂指標、炎性因子水平對比(±s)

表3 血脂指標、炎性因子水平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維度 對照組(n=46) 研究組(n=38)TC(mmol/L) 治療3 個月 1.28±0.32 4.32±0.85*治療6 個月 1.24±0.33 3.54±0.63*TG(mmol/L) 治療3 個月 4.26±0.81 1.63±0.65*治療6 個月 4.24±0.76 1.43±0.47*LDL-C(mmol/L) 治療3 個月 1.66±0.57 3.26±0.71*治療6 個月 1.57±0.57 2.57±0.52*HDL-G(mmol/L) 治療3 個月 1.58±0.43 1.33±0.32*治療6 個月 1.55±0.48 1.46±0.35*TNF-α(mg/L) 治療3 個月 226.81±18.76 183.49±17.39*治療6 個月 202.42±18.71 156.71±16.24*hs-CRP(ng/L) 治療3 個月 8.25±2.76 6.47±2.46*治療6 個月 7.21±2.17 4.25±2.21*
冠心病的病理基礎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時也是心腦血管嫉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研究顯示[3],高血壓、高血脂癥、過度肥胖、嗜酒、糖尿病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大,同時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應從全局出發,最大程度降低各項危險因素的風險,如此才能獲得最佳防治效果。
臨床研究顯示[4],高血壓患者對其血壓進行長期有效的控制,可顯著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高血壓、冠心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治療的關鍵在于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水平,使其處于平穩狀態。而炎癥反應是造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原因,其中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以直接反應患者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氨氯地平屬于鈣離子通道阻滯劑,對血管平滑肌選擇性作用,促使平滑肌松弛,擴張動脈血管,降低血管阻力,達到穩定、長久降壓的目的[5-6]。本次研究結果:相比治療前,在治療3 個月、6 個月后兩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均呈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較對照組治療3 個月、6 個月后血脂指標、炎性因子水平均優于對照組(P<0.05);相比治療前,研究組在治療3 個月、6 個月后IMT、PV 均顯著下降(P<0.05)。本次研究在應用氨氯地平的基礎上,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該藥物屬于他汀類藥物,在有效控制的患者血壓、血酯水平的基礎上,降低機體血液粘稠度,同時抑制脂蛋白氧化,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控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分化,降低血管內皮炎癥反應,抑制血小板凝聚,起到穩定并逆轉斑塊的作用。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在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治療中可取得顯著的效果[7]。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冠心病合并動脈粥樣硬化患者治療中應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可增強臨床整體療效,促進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情況的改善,有效降壓、調脂、穩定斑塊,抑制機體炎癥反應,發揮顯著的治療效果,故可推薦臨床應用。